非法集资迷人眼

2016年05月26日00:00

来源:许昌日报

  

  近年来,非法集资的手法花样翻新,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在投资过程中,不要被高额回报所迷惑,需增强风险意识,谨慎选择投资渠道。从近年来侦破的非法集资案中,公安机关梳理出了六类典型手法。

  第一种是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第二种是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第三种是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第四种是以“养老”为旗号,有两种常用手法:一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二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等方式,引诱老年人投入资金。第五种是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第六种是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

  那么,如何快速识别非法集资呢?近日,市金融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要看融资合法性。合法的融资应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如发行股票要得到中国证监会批准,应当在股票交易所交易;销售保险要得到中国保监会批准,获得代理人资格;发行债券(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债券)要得到财政部批准或中国银监会批准。二要看宣传方式。如果是通过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获取的集资信息,或者亲戚朋友同事转发转告的信息,就要格外小心。三要看经营模式。投资回报有哪些?有没有实体项目?为什么不向银行贷款?集资款用在实体经营项目还是投向不明?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没有项目或者虚构项目,甚至劣质项目都蕴含着巨大风险,市民要格外注意。四要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谁都可以参与,对不特定对象来者不拒?这个时候,也要小心。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