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党旗红

2016年06月22日00:00

来源:济源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示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弘扬正气、树立标杆,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履职尽责、奋发有为,本报即日起开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先进基层党组织风采录”专栏,大力宣传中央、省委、市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王会 通讯员 薛永亮

  6月21日,太阳还没升上来,大峪镇寺郎腰村村民张小利就在自家的大葱地里忙碌着。“趁着早上凉快,来地里干些农活。”张小利一边熟练地为大葱培土,一边对记者说,“可别小看这些大葱,管理好了,一亩地年收七八千元不成问题。我们家就是靠这3亩大葱脱贫了。”

  “将发展特色产业与推动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是大峪镇党委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大峪镇党委书记张林如是说。近年,寺郎腰大葱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成1万亩大葱基地,年产大葱4万吨。大葱种植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寺郎腰村共有32户贫困户依靠种植大葱成功脱贫。

  推动精准扶贫,实施产业脱贫只是大峪镇党委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一个缩影。近年,该镇在党建沃土上“深耕细作”,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坚持“一线工作法”和“1234”结对帮扶活动,对焦服务群众“零距离”;创造“党员先锋指数管理法”,解决基层党员管理“老大难”问题;实施“三比三争”精准“滴灌”扶贫,强力助推各村竞相发展。

  靶向治疗解难题 服务群众“零距离”

  大峪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着完整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着务实重干的党员干部,有着开拓进取的党委班子,同样也有着难以破解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基层建立起一座座坚强堡垒?如何实现党委引领48个党支部带动3万名群众共同发力?答案是: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

  大峪镇党委号召每名党员干部联系1个村,每村联系2个贫困户,每年要为帮扶村办3件实事、为联系户办4件实事。

  “1234”结对帮扶活动开启了大峪镇党委的全新布局。260名党员干部与30个村、520户结成“帮扶对”,形成 “帮扶团”,从消除贫困开始,解决群众信心问题。赵英鸽家是陡岩沟村的贫困户。自大峪镇镇长刘慧华与赵英鸽结成了“帮扶对”后,为她送来了10头猪崽。“今年春天赶上猪价上涨,收入还不错。”如今,赵英鸽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今年春天,山区大旱,然而桥沟村的小麦却长势喜人。村民杨婷指着新建的蓄水坝说:“这都是包村干部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往年浇地都得抬泵、架管,遇到天旱时,连水都没有。现在水龙头拧开,就能浇地,很方便。”

  政府服务送上门,群众办事不出村。大峪镇党委大力完善镇、村、组基层服务体系,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班子成员现场办公,机关干部流动对接,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实施“一站式”服务,建设镇服务中心、村服务站、组服务点,村干部坐班值班,党员全程代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前大小事都要到镇里办,一来一回得一天。现在办事基本不用出村,几分钟就把事情解决了。”桥沟村村民杜二功深有感触地说。

  强化问责抓队伍 党员先锋做表率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抓好农村基层党建,重在解决问题。大峪镇党委以敢于担当的情怀,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强化问责,攻坚克难。

  抓班子强责任。该镇党委高度重视“龙头建设”,强化学习,先后出台党委会议议事制度、“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等13项举措,实行上级点评、班子成员互评、群众测评,转作风提效能,齐心协力“把好舵”。

  抓党建促发展,核心任务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该镇党委推出“党员先锋指数”管理,着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作用突出的党员干部队伍。“我们分类建立考评体系,科学设置指数分值;建立日常行为积分卡,亮出标尺,分出高下,极大激发了党员比学赶超活力,充分发挥其服务发展的先锋作用。”刘慧华说。

  发展成效是检验“党员先锋指数”管理的重要标准。曾庄村党支部书记薛龙生参加了镇里举行的支部书记论坛,又到周边村观摩后眼界大开。回村后,他和其他村党支部成员带头发展蔬菜制种,随后不少村民也开始种植。如今,该村蔬菜制种面积600余亩,可实现经济收益300余万元。“去年我种了3亩白菜制种,收入近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曾庄村村民黄秀前不久刚刚卖了白菜籽。

  “三比三争”激活力 “滴灌”扶贫助发展

  一石激起千层浪。基层党员干部眼界拓宽后,干事创业的热情也随之高涨。大峪镇党委审时度势,在全镇实施“三比三争”竞赛活动:比脱贫攻坚,争当模范;比特色产业,争当标兵;比美丽乡村,争当先锋,将党组织建到了产业链上,延伸组织服务的触角,形成资本与资源、劳力、土地、技术联合的“资本四联”格局。

  昔日的穷乡僻壤,一场经济大戏史无前例地拉开帷幕。在镇党委的正确指引下,各村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精准扶贫。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建成了万箱水产养殖、万亩薄皮核桃等5个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党支部+公司”模式,引进天瑞实业、中亿科技等20家重点企业;通过“党支部+基地”模式,打造了青萝河十里花廊、砚瓦河休闲垂钓等度假胜地,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融合。

  基层党组织“三比三争”活动,带给群众的是沉甸甸的收获和实惠。东沟村率先建成了享誉豫晋两省的休闲胜地,夺得了河南省“最美乡村”称号。村民周小渠在村里办起了游乐场,日进账数千元。村民李娟娟在邻居家开办的“农家乐”打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东沟村的示范带动下,曾庄、偏看、桥沟等一个个美丽乡村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美大峪280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张林告诉记者,通过亮旗帜、固堡垒、树先锋,大峪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有效彰显,党员干部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接踵而来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级生态乡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省级以上40多项荣誉,是山乡巨变的最好注解。

  如今,建功“十三五”的大幕已拉开,敢想敢干的大峪镇党委正带领3万父老乡亲实施着更为有效的规划:推进项目倍增工程、旅游名镇工程、生态富民工程、基础提升工程,最终实现村村有产业、村村是精品、村村群众提前奔小康的目标。

编辑:张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