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踏歌行

2016年09月18日00:00

来源:济源网

  (一)岁月如歌,五年弹指一挥间。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济源经济发展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爬坡过坎、奋力前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干成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较好完成了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五年淬炼,济源经济发展成果愈发璀璨夺目。

  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持续较大的下行压力,我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新兴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传统产业迸发新的活力,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构建。

  这是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十二五”末,我市生产总值492.5亿元,年均增长10.8%,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居全省第二位,是“十一五”末的1.4倍。地方财政总收入64.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8.6亿元,均为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0.5亿元,是2010年的1.3倍,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亿元,年均增长14.4%,是“十一五”末的1.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5年累计投资1760亿元,是“十一五”的2.4倍。

  这是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

  “十二五”末,我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4∶65.8∶29.8,一产占比巩固,二产占比下降,三产占比提高。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达75%,居全省前列。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高成长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2.1%和31.1%,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13和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9.8%,较“十一五”末提高10.1个百分点,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达10.8%。

  一串串跃动的数字,是72万济源人民交出的沉甸甸的成绩单。如果用一条曲线描绘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济源经济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喜人态势。

  (三)新兴产业崛起,工业转型升级迈步跨越。

  2012年3月24日,总投资200亿元的济源富士康产业园项目签约,179天之后,一期项目顺利投产,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济源速度”;

  2014年4月,力帆济源新能源电动车项目签约,同年12月,首批新能源电动汽车下线,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市落地生根;

  ……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市努力推动产业优化布局和发展动力转换,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我市大力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提升计划,以精深加工、技术改造、完善链条为重点,改造提升有色、钢铁、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我市大力实施高成长产业壮大计划,以机械制造和矿用电器产业为重点,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内企业兼并重组、协作配套,开发高端产品,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我市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精心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生物、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鼓励传统优势企业进军新兴产业领域,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五年来,我市全力打造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发展、新能源汽车、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化工和能源基地,济源富士康产业园、力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国煤科矿用机电产业园、西安交大科技产业园、静脉产业园、大岭风电、地面光伏电站、巨力钢丝绳等一批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纷纷落地。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全国首批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市,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十二五”期间,我市三个产业集聚区落户企业380余家,较“十一五”末新增280余家;吸纳就业约9万人,较“十一五”末新增近7万人。虎岭晋级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川晋级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获批国家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高新入选全国矿用防爆电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四)全域旅游爆燃,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发展。

  五年来,我市旅游业加快发展并成长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我市根据区位优势和文化特色,适时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为优化经济结构、助推城市转型升级发动了新的引擎。

  2011年,我市荣获“河南省旅游强市”称号。

  2013年,我市调整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开始组建市旅游集团。

  2015年,我市入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被评为“最具创意休闲城市”。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近3340万人次,平均年增速21.3%;实现旅游收入150.08亿元,平均年增速23.98%。2015年年底,我市共拥有旅游景区8家,其中AAAA级景区4家。

  我市结合全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全域旅游上不断补短板、丰业态、提档次,景区旅游和乡村旅游齐头并进,龙头景区和一般景区同步提升,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相得益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周庄冰挂、马村梨花、南山葡萄、韩彦红果、三教堂向阳花……全域旅游美景在微信上不断刷屏。

  我市积极推进规划完善、龙头打造、软硬件提升等工作,建设了一批重大旅游工程项目,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小浪底观瀑节、王屋山登山节、环南山自行车公开赛等一批旅游品牌逐渐叫响。

  在全域旅游引领下,我市现代服务业实现全面升级,服务业投资增速首次超过工业。

  五年来,我市房地产、现代物流、餐饮酒店、商贸等行业有序发展;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热点行业加快成长;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快速膨胀。截至2015年年底,我市30多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电商企业。我市建成了电子商务产业园,让众多创客实现创业梦想。电子商务、软件设计、信息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动漫设计等互联网相关产业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紧追时代步伐。

  (五)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代农业水平持续提升。

  我市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提升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

  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我市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我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推动蔬菜制种、奶业、核桃、生猪、蛋鸡、肉兔、冬凌草、绿色高端农产品等8个产业化集群跨越式发展;精心打造10个精品农业园区,进一步提升农业的集约化、特色化水平;引进了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伊利乳业,极大带动了畜牧养殖产业升级;蔬菜制种产业从千余亩发展到目前的2万余亩,济源产蔬菜种子走向世界各地,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十二五”末,我市粮食年总产达到22.6万吨,实现“十二连增”。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一园两带十农庄”加快推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近千家。畜牧保险联动“济源模式”在全国推广。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市级运营中心、100个村级服务站建成运营。河口村水库建成蓄水,王屋山供水复线、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加快推进。农机化耕种收综合水平在90%以上。

  (六)稳增长保态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自身结构性矛盾等严峻形势,我市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以赴稳增长保态势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在困境中仍持续两位数增长。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宏观经济政策,及时出台25项政策措施和14个专项方案,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凝聚应对危机的强大合力。强化对经济运行的服务和指导,重点解决传统骨干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搭建产销、银企、用工对接平台,强化要素保障供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保障了经济增速稳中趋升、效益稳中向好。

  (七)历尽天华成此景,壮志飞腾更高峰。

  “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盛大开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市来到了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紧要关口和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秉持愚公移山精神的济源人民,正万众一心、激流勇进,以更加铿锵有力的步伐,健步走向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