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建的一面旗帜

2016年10月18日00:00

来源:新乡日报

  中共新乡市委党校调研组

  近年来,辉县市冀屯镇经济社会与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发展很快,涌现出许多亮点:2015年全镇公共财政收入达2.3亿元,位于新乡市各乡镇第一;经过多年努力,食用菌种植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产业化程度最先进的支柱产业,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现代农业、农民创业园、小城镇建设齐发力,几年时间就神话般地走上了“三化”协调发展道路,位居全市前列;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一直排位于全市100多个乡镇的前3名;全镇33个行政村,先进党组织达到了90%以上,后进党组织基本“消灭”,各村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竞赛的发展态势;营造出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干部努力服务群众,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顺利落实,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周边乡镇的村民都很羡慕冀屯镇群众的生活环境。这一切得益于冀屯镇党委重视党建工作,走出了抓党建促发展、促和谐的正确路子。

  (一)抓党建必须促经济社会发展

  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一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落实,二是引领干部群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冀屯镇党委从提高抓发展能力入手抓党建,通过抓党建促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选好抓发展突破口。冀屯镇原来是传统农业乡镇,如何让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乡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任务。党委书记赵化录同志在调研时发现该镇部分农民种植食用菌率先致富,经过论证认为,这里很

  适合食用菌种植,于是党委决定,要求各村党员干部带头做示范,政府从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经过10多年努力,食用菌产业终于成为该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二是用好抓发展的政策机遇。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政策,谁能利用好政策,谁就抓住了机遇,就会加快发展。冀屯镇党委吃透国家政策,紧盯上级、争取机遇。例如,上世纪90年代,他们紧盯国家村村通项目,先后修筑乡村道路220余公里,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前些年,他们敏锐发现国家出台了土地整理项目,经过积极努力,争取到了4期1.8亿元的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使全镇8.5万亩耕地实现了路、井、电、渠全覆盖,这项工作走在了各乡镇前列。近年来,又提前实现了安全饮水项目全覆盖。

  三是抓发展敢于啃硬骨头。在重大发展任务、尖锐矛盾面前,冀屯镇党委敢于啃硬骨头。2011年12月,该镇采煤塌陷区的东北流、西北流两个村拆迁、搬迁,镇党委缜密决策,制订正确方案,深入做群众工作,结果仅用3天就顺利完成两个村687户的搬迁、拆迁任务,创造了拆迁史上的奇迹。2012年以来,为解决新型社区、招商引资等用地问题,他们积极利用国家土地政策,先后征用增减挂钩用地2200多亩,农民创业园综合整治用地1900多亩,为社区发展和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其中的奥秘是过细的思想工作,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二)抓党建必须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创造幸福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冀屯

  镇党委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是创建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从2013年开始,冀屯镇推行了干部入村记民情日记、镇村干部服务群众代理代办、对贫困户实行扶贫帮带的三项制度。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开展以来,共走访1.2万户农户,征求群众意见2万多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3万余件,救助患病群众252人。其中,发放救助资金近5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36人20余万元。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的有效实施,又带动了一批让群众得实惠的重大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干群党群关系。在最近一次民意测评中,全镇群众对镇党委、镇政府满意度高达95%以上。

  二是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让群众当家做主。冀屯镇党委认识到,党要领导群众,必须让群众当家做主,给群众决策权、知情权。每次重大决策,党委先调查研究,弄清村情民意,然后制订方案,再同群众协商,努力使群众认识与党委认识高度一致。2011年东北流、西北流两村搬迁,仅做群众思想工作就长达3个月,他们运用民主协商方式,组织群众充分讨论,吸收合理意见,完善党委方案;对少数持不同意见的群众,既深入做好思想工作,又照顾合理诉求,这样才做到了只用3天时间就顺利地完成拆迁、搬迁任务。

  三是发挥村民代表和村监委作用,重大事情做到公开透明。让群众当家做主,还必须让群众监督干部。冀屯镇党委要求各村,凡重大问题,党支部负责制定决策,村委会负责执行决策,村监委和村民代表在支部领导下负责监督决策,使农村3个组织既分工又合作。村监委全程监督决策执行情况,执行结果及时向党员、村民代表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这既体现了党的领导和村民当家做主,又防止了干部以权谋私,切实保护了干部。

  (三)抓党建必须化解农村矛盾

  当前,农村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利益矛盾日渐增多,如何化解矛盾摆在乡镇党委面前。冀屯镇党委是从两个方面积极化解矛盾的。

  一是“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乡镇”。冀屯镇党委把“小矛盾不出村”作为对村干部的基本要求,作为评价干部的风向标。同时,镇党委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干部服务群众作用;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开展“好人好事”评比活动,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在良好生态环境中,大量小矛盾在干部、党员和群众作用下,都得到了化解。在大矛盾化解方面,由村干部邀请上级职能部门同村干部一起化解,同时党委、政府提供物质、政策、法律等支持;实现了因法律政策不清引起的矛盾,通过聘请政策法律顾问讲解得到化解;因群众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引起的矛盾,通过公道、公平给予补偿,使矛盾得到解决。

  二是“旧的上访矛盾逐步得以化解,新的上访矛盾不再发生”。前些年,该镇也因各种原因出现了一批上访矛盾,引起了社会不稳定。近年来,冀屯镇党委加大了化解矛盾力度,他们采取的方法是:因偿还能力不足引起的涉法涉诉矛盾,政府积极作为,既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又紧贴政策上限给予补偿,使矛盾

  得到解决;因干部作风引起的上访矛盾,坚决依法依规,对违规干部予以处理,从而化解了矛盾;对缠访闹访形成的上访事件,抓住其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打击,从而化解这些矛盾;因利益纠纷引起的上访矛盾,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利用群众中的“能人”化解这类矛盾。由于采取了正确的化解办法,近年来,全镇56起上访矛盾得到化解。同时,积极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使农民的困难与矛盾,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因而全镇近年来新的上访矛盾不再发生。

  (四)抓党建必须筑牢堡垒农村工作重点是抓好“关键少数”,即干部队伍建设,同时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也是系统工程,必须环环相扣。冀屯镇党委抓住了其中3个关键环节。

  一是抓好优秀村支书选拔。冀屯镇党委在村支书人选上坚持两个原则:即不优秀者不能担任村支书,多数群众不认可不能担任村支书。党委下派工作组,对该村进行长达1个月的调研,在弄清村情、党情、民情的基础上,党委经过研究,确定一村一策,或由党员竞选办法,得票多者为支书;或党委提名,进行差额选举;或党委只确定1名人选,实行等额选举;或因没有优秀村支书人选的,只选出支委,下派“第一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再从群众中选出“双强干部”,协助工作,成熟时先入党再成为村支书。(下转第二版)

  冀屯镇经过10多年努力,把传统农业乡镇变成“三化”协调发展的现代乡镇,得益于有一位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赵化录同志从1998年4月至今,在冀屯镇党委书记岗位上连续工作18年,他探索出抓党建促发展、促和谐的特色道路,该镇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农民多方受益,矛盾化解在基层,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高达95%。冀屯镇是乡镇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其经验可学习、可传承。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