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融合 新乡如何构筑“人才高地”

2016年11月07日00:00

来源:新乡日报

  嗒嗒,嗒嗒……

  战国殷红的天幕下,乱云飞渡。一个风沙弥漫的夜晚,孤愤的卫国青年公孙鞅策马奔走,越黄河,穿崤函,叩开了另一个正渴求贤才国度的大门。

  人择明君而臣,鸟择良木而栖。不为本国所用的公孙鞅,在秦国主导的一场变革,让地处边陲的秦国迅速强大,奠定统一六国之基。

  一个人的影子可以铺满大地。2000多年过去了,“得一人而兴国”的哲思,依然深深地启示着人们。

  今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改革创新之风激荡长空,对人才的渴求从未如此急迫。

  从“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地区”到“国家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再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个个鲜亮的金字招牌考问着我们。

  大风起兮,人才安在?

  古来事业由人做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韩非子寥寥几言,切中肯絮。

  燕国,地狭人少,外有侵扰,时有亡国之险。燕昭王易水东南高筑黄金台,乐毅、邹衍、剧辛等竞相归燕,国家很快富强,与齐交战,半年连下70城。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诗人李白如是慨叹。

  得一人而兴的道理,亘古如斯,今莫能外。

  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在河南工作期间,在多个场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农夫山泉的老板——浙江人钟睒睒,还是养生堂公司的老板,正是这家公司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支戊肝疫苗。此前,钟睒睒走过无数一流大学,寻访人才,最后落脚到了厦门大学。夜深人静,一栋小楼里总是透出如豆的光,灯光里总是那个勤奋不息的年轻人,一天、两天、三天……长期如此。

  “就是你了!我不懂技术,但会看人”。二者一拍即合,共建联合实验室,形成从技术到产品的全面协作关系。

  这个年轻人叫夏宁邵,只有中专学历,起初不过是湖南娄底一家医院传染科的普通医生。与钟睒睒合作的第九年,世界上第一支戊肝疫苗诞生。

  引来一个人才,成就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普莱柯生物”的故事,也生动地印证了这一道理。

  洛阳普莱柯生物公司,曾经深陷“质量门”泥潭,上市之路,困难重重。然而,这家企业不惜千金买宝刀,引进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实验室首席专家田克恭博士,终于在

  全球率先研制成功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仅此一项,就给企业带来近10亿元的销售收入。

  新乡200公里外的商丘市民权县,曾经的冰熊集团也早已倒下。但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农区下的工业弱县,又何以蝶变,迅速崛起为“中国冷谷”,实现冰点与热点的交相辉映?

  除了聚合原有产业工人,民权县更是善借制冷人才,而人才多来自于新乡。周末专车请过去,上班再送过来。而今,“冷谷”集聚了整机装备企业30多家、制冷配件企业50多家,产量占据国内半壁江山,使全国制冷行业不仅有了“民权标准”,更有了“民权创造”。

  80后高相启带领团队成功研发“旋翅冷凝器”,打破韩国的技术和专利封锁,一举拿下14项国家专利,企业销售收入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这得益于河南科隆集团在全省建立第一个企业创客中心。

  今天的苏南地区没有受制于上海的“虹吸效应”,反而蓬勃发展,无不得益于积极主动借势借力,特别是人才上的借势借力。上海是高端人才聚集地,无法与之抗衡的苏南地区,30年前就另辟蹊径,推出“星期天工程师”计划,周末请上海的高端人才来到自己“家里”为我所用。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这是柔性大人才观。聚集力不如郑州的新乡,同样可以借鉴,可以运作。

  卢柯,曾是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著名材料学科学家,卫辉市人。王晓东,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著名生物医学专家,新乡人。徐跃明,全国热处理标准化专家,北京机电研究所副所长,辉县市人……

  他们出生在新乡,成长于新乡,不仅与家乡有着深厚感情,其专长更与新乡产业契合,希冀家乡的明天更美好,更愿为家乡奉献。

  新乡的发展迫切需要引进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带动本土人才提升层次、提升水平,还要善于发掘、整合,用好郑州、京津地区的高端人才。尤其要盯紧、用好新乡籍,以及与新乡有着特殊感情的高素质人才,为我所用。

  关键一招在人才

  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花落郑洛新,我们由衷欣喜,但欣喜之余,也有隐隐担忧。

  因为,在郑洛新创新“金三角”中,郑州有较强引力聚集各类高端人才,洛阳有较厚实力用好人才,而新乡位居“老三”,在融合的大趋势下,郑州、洛阳的人才会逆流至新乡,但可能会更多地吸聚新乡的人才。“流动是双向的,对于新乡而言,做得好,不仅可以留住人才,更能流入人才。反之,自身的存量人

  才亦会渐渐流出。”采访中,有专家如是警醒新乡。

  我们不得不头脑清醒。

  我们虽有32家国家级、219家省级科研院所,但这些科研院所与新乡的密切度还不够紧,产业契合度还不够高。

  我们虽有6所高校、3所独立本科层次院校、15万名在校大学生,但只有河南师范大学步入了省部共建行列,无一所“211”“985”高水平大学,高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还不够多。

  我们虽有108家高新技术企业,且九成以上的规模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系,但融合度、协同性还待强化。

  我们虽曾连续3年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96%,位居全省第一,但2015年已降至1.6%,已被先进市赶超。

  放眼大势,更能看到差距。

  深圳吸引世界精英,打造全球创客中心,目前每8个深圳人就有一位创业者。

  郑州有20多家知识产权专利代理机构,新乡仅有一家,大量科研成果沉睡不醒。

  新乡有近20家银行,但仍处于存款贷款初级阶段,科技金融产品匮乏。

  郑州航空港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33家企业聚过来,政府一口气引进25人权威智库,有院士、有“千人计划”专家、有归国首席科学家。

  洛阳聚集专职院士5人,新乡至今只有一人,且在驻新单位——22所。新乡的“牧野人才计划”,一年过去了,还停留在谋划阶段。

  ……

  应当看到,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并非是决定城市发展的唯一因素。以资源消耗为代价换取增长的时代,已宣告终结;以人的智慧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的内生发展时代,横亘眼前。

  更为深刻的是,创新型人才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文明的创造者,也是城市最现实、最稳定、最具实力的纳税群体和最有购买力的消费群体。同时,对于改善人口结构、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毫不讳言,新乡远没有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新乡远没有形成创新思维竞相涌流的浓厚氛围,新乡远没有形成创新成果纷至沓来的生动局面。

  刚刚出炉的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更冷峻的现实:虽然全市经济运行继续延续去年以来逐月向好、逐季回升的发展态势,但多项关键数据还在低位徘徊,运行中的问题、难题还较多,潜在风险还未排除,挑战仍在眼前。

  改变偏重的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新业态,靠什么?

  做强龙头型带动性企业,形成“雁阵效应”,靠什么?

  壮大相对落后的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区梯次发展,靠什么?

  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勿让人才成“人在”,真正让人才变成人“财”,这不仅是擦亮一系列国家招牌的关键所在,亦是实现新乡跨越追赶的不二选择。

  新乡的未来在创新,新乡的成败在人才。

  创优环境尽其才

  “参天大树的下面,必有一片沃土”。

  江苏盐城本是苏北欠发达地区,为引进人才,推出“八个一”精细化服务:为领军人才提供一张文娱年卡丰富生活、一套工作设施支持研发、一套拎包即住人才公寓安居乐业、一条绿色通道安置家人、一名工作秘书助力排忧、一名主治医师保障健康、一名领导干部结对服务、一辆工作用车方便出行。宁愿“房等人”,决不“人等房”,投入13.5亿元建设江北规模最大的人才安居乐园,让人才“放下包就能安家”。

  短短一年时间,盐城市成功引进院士团队24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7人,建成“千人计划”研究院4个,创新创业人才快速集聚。

  在浙江,早已找不到“招商引资”这个名词,“招才引智”成为普遍共识。宁波市采取“1+1+1”方式,即一名顶尖人才、一个核心团队,给予最高一亿元的项目资助。

  省内郑州、许昌、焦作、南阳、商丘等地,早几年前就出台人才政策。许昌推出“双百工程”,10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专家担任高校兼职教授,参与教学与科技攻关,高校派100名专家、教授、博士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引进人才不易,需要舍得投入揽才;留下人才很难,需要开阔胸襟容才;用好人才难上加难,需要良性机制人尽其才。

  同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洛阳,5年内拿出不少于20亿元,面向全球募求“河洛英才”,清华大学邢新会团队等45个创新创业团队前来“揭榜”,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微生物所,上海交大、科大讯飞、华大基因、深圳光启等“凤凰”纷纷来栖。

  洛阳设计了一套环环相扣的用人机制。领军人才来了,首先必须就地独立注册公司,团队允许有“不经常在洛”成员,但必须有一定数量“常在洛”成员,这样形成既松散、又稳定的人才模式。其次,必须有研发中心,有发展目标,必须得投一定资金。比如,团队拿2000万元,政府跟投几千万元,形成共同做事机制。最后,政府平时不打扰团队,只负责年度考核、中期考核,考核合格,政府再给予奖励、补贴。

  现实中,另一个壁垒阻碍着

  科研人员埋首钻研: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科研人员不发论文、不拿项目,很难有良好待遇,更难有一席之地。

  改革尖兵广东省是如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呢?他们出台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只要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并成功实现转化,科研人员即使没有论文,也照样能申报正高职称。

  肩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旗帜的新乡,能否更大胆一些,在科研人才创新试验领域闯出一条新路来?

  最近,市科技局局长刘玫琳最为头疼、最为着急的一件事,就是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和引进问题。她深有感触地说,科技创新绝非易事,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从资金到平台、从配套到服务、从环境到氛围,环环相扣,环环要津。

  对于新乡而言,当前最需要的人才有3种: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领军型人才为某一领域的开拓人、奠基人,自主技术能填补国内或国际空白;高层次人才在同行内具有重要的创新地位和影响,对经济社会贡献巨大;紧缺型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创业型“专才”。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宋丙涛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力,各地都在发展,就看谁能打好人才竞争战,谁能最大程度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用好人才关键在于环境。政策一贯,预期稳;公平诚信,成体系;宽容失败,容得错;创新平台,能发力;生活舒心,乐于居;科研交流,不孤岛;成果转化,得实惠。凡此种种,皆为环境。

  转型升级,爬坡过坎,既不能后退,更不能止步。新乡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打造人才高地。

  企业需要什么人才,人才需要什么平台,我们做到摸清家底,知己知彼了吗?既要培育、关心本土人才,又要下力气引进领军人才,我们做到双管齐下了吗?把一盆盆好看的盆景,转化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把亮丽的风景,打造为无限的风光,我们持之以恒做到了吗?把一摞摞藏在书架上的论文,转化为展示在琳琅满目货架上的产品,我们打通中间梗阻了吗?

  扪心自问,细细思忖,现实的难题,时代的命题,催逼着我们作答。

  唯愿今天的公孙鞅,不再西顾,也不再南飞,而能在故土卫地人尽其才,圆梦成业。

  总策划:杨军 张牧童协 调:张蔚寰 王高峰采 写:刘军旗 翟京元图片提供:李汉收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