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打造金融扶贫新样本

2016年11月21日00:00

来源:信阳日报

  本报记者 赵雪峰 李海

  一座座农民新居依山傍水,一条条道路通到家门口,甘甜的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文化广场上,锻炼身体的群众络绎不绝。这是记者11月中旬在光山县凉亭乡石盘冲村采访时看到的场景。说到这一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光山县凉亭乡石盘冲村的村民王月英激动地说:“这是因为我们有了好的领路人,群众的干劲都起来了,市里给我们派来了个好书记啊!”

  群众口中念叨的“好书记”就是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信阳市办公室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陈峰。陈峰驻村一年来,按照市农信办提出的“马上就办”的工作要求,改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协助该村完善部分村组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如今,像陈峰一样,越来越多的市农信社(农商行)和光山县农联社干部职工结合岗位性质,为光山县精准扶贫献计献策、身体力行。

  据悉,今年以来,市农信社共向光山县投放扶贫贷款645笔,金额21374.48万元。其中,发放个人类扶贫贷款632笔,金额11324.48万元;发放企业类扶贫贷款13笔,金额10050万元,含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笔,金额500万元;支持涉农龙头企业2笔,金额3800万元;支持涉农专业大户3笔,金额1330万元;支持政府新型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1笔,金额800万元;支持具有带动脱贫作用的企业2笔,金额3200万元;支持县域新兴产业企业3笔,金额400万元。扶贫捐款捐物价值共计150余万元。光山县委在省两次脱贫攻坚推进会和中办定点帮扶座谈会上把省联社、省联社信阳市办公室、光山县农联社以“资、智、通、践”理念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做法当作重点汇报,受到中办的肯定、国务院扶贫督查组的认同和省委、省政府的鼓励。

  资:资源精准集成

  “扶贫就是在不拘泥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整合加以利用和开发,并为贫困户创造价值的过程。”省联社信阳市办公室主任赵建恒在光山县调研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时如是说。

  近年来,省联社信阳市办公室与光山县农联社配合光山县政府整合年产10万套环保无烟烧烤设备及油烟净化器项目、羽绒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等产业项目11个,资金4.6亿元。信贷政策倾斜支持了34名外出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有资金、会经营的农民企业家、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民带动贫困劳动人口创业就业。目前已累计创造就业岗位2600个,帮助贫困户3200户。已初步形成以金融服务为“树根”、主导产业为“树干”,电商和专业合作社为“树枝”、贫困户为“树叶”,实现“大树小树根连根,枝繁叶茂富农民”的“产业树”精准扶贫效果。

  针对自主创业能力受限制的贫困人口,省联社信阳市办公室尝试与政府合作,把细碎、分散、沉睡的各种生产要素转化为资产,整合到优势产业平台上扩展贫困人口生存生产空间,让其享受到优质资源,实现脱贫致富。各联社(农商行)利用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林权、茶地、荒山、滩涂、水面等农村集体资产量化作为贫困户在新型经营主体中的股份,使贫困户享受分红、就业、技术指导、产品回购等各种权益,从而建立市场主体、合作组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据悉,今年光山县农联社已正式与光山县政府农村改革试验办公室、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的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权、农民变股民,使得农村集体和贫困户都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实惠,试点工作已在该县寨河镇、槐店乡扎实有序开展。 (下转第二版)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