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村:扶贫扶出百姓好“福气”

2016年11月29日00:00

来源:安阳日报

图为村民在参观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本报记者 刘剑昆 文/图

  “扶贫扶到心坎儿上,村容、人心都亮堂;党的政策人人夸,咱村百姓好福气……”11月26日上午,在林州市桂林镇南屯村,年逾花甲的王全江老人站在村里刚刚并网发电的光伏发电站前,为在场的村民表演一段方言快板。

  王全江老人今年61岁,他道出的是自己的亲身感受,更是心声。他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有夫妻二人和一个女儿。他本人腿有残疾,行动不便,曾在临近的原康镇一家企业当门卫,每月有1200元的收入。可是,今年该企业停产,家里失去了收入来源,他正上初中的女儿的学业也遇到了危机。

  包村扶贫的各级干部和村干部得知情况后及时展开了扶贫帮困行动,为王全江安排了公益岗位,让他在村里当环卫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村干部又到桂林镇一中反映了情况,为王全江的女儿争取了贫困户寄宿生补贴费,每年可以享受1250元的补贴。另外,王全江家可以享受农村低保和社会养老保险。

  “我每天清扫街道,走到俺村的光伏发电站附近,总想到这里转转。这发电站是我们村的摇钱树,是我们贫困户的生活保障,我得看好它。”王全江对记者说。

  南屯村是一个山村,全村共有263户1118口人,是省级贫困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广书介绍,村里的光伏发电站今年由上级扶贫部门支援建设,共投资43万元,装机容量60千瓦,刚刚于11月7日并网发电,每年可以创收8万余元。

  “这得益于国家的光伏扶贫惠民措施,村里的贫困户共有5户,我们将把光伏发电站创造的收入用于扶持和补贴贫困户,救济因遭遇各种不幸而致贫的群众。所以,村里人都把光伏发电站当做宝贝,精心看守、保护。”

  5户贫困户,各有各的不幸,他们也曾承受了巨大痛苦。但是,每一户都从扶贫中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温暖。贫困户王俊文说:“党的扶贫政策好,干部们又想办法帮助我们脱贫,我们是有福气的。”

  王俊文一家4口人,他今年41岁,长期患肾病,需要吃药治疗,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他父亲年迈无劳动能力,妻子务农,12岁的儿子正在外乡上六年级。

  去年春天,包村扶贫干部和村干部跑到山西省太原市一家建筑工地为王俊文找工作。他们找到家乡的一位项目经理说明了情况,这位项目经理最终安排王俊文在工地看仓库。王俊文每年可以有2万元的收入。包村扶贫干部又协调教育部门,为王俊文的儿子申请了每年1000元的学业补贴。

  今年,村里又根据相关规定为王俊文家落实扶贫搬迁措施。今年国庆节后,王俊文一家又在林州市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幸福家园分到了2套50平方米的安置房。

  “每一户贫困户都要照顾好,让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幸福感,这是我们扶贫的指导思想。”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广书告诉记者。

  对贫困户陈有伏家,村里为陈有伏安排了环卫工公益岗,每月有600元收入,并协调村里一家企业接纳他的儿子陈军广就业,每月可以挣1500元工资。对郭建才家,包村扶贫干部多方协调,为郭建才追回了交通事故赔偿款,并为他的妻子安排了环卫工的公益岗。对无劳动能力的陈志杰家,从“五保”、低保、社保等方面给予保障。

  “干部的好、政策的好,我们说不尽、道不完,都记在心里了!”陈有伏动情地说。

  感受到幸福的不仅仅是贫困户。70岁的韩凤英老人正带着孙女在村里的街道上玩耍,听说记者采访,她开口说道:“以前我们村里的街道都是坑坑洼洼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下雨天孩子们上学都得让大人穿着雨靴背着过去,现在路面都用水泥硬化了,走在上面真舒服!”

  “有外地的干部来我们村参观时感叹说,从村容村貌来说,我们村就不像贫困村。其实,这是扶贫政策带来的变化。”陈广书说,“近年,上级多个部门为我们村拨款600余万元,帮助我们硬化了大街小巷,建设了文化广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今年的扶贫力度更大,精准扶贫落到了实处,谁都觉得南屯村变化大。”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