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民不谋身

2016年12月05日00:00

来源:信阳日报

  本报记者 时秀敏 胡庆芳

  “不能在军营施展抱负,就要在家乡有所作为。”1965年,36岁的海军军官许光成为新县人武部的一名普通参谋,在给父亲的信中,他这样写道。

  走过革命岁月的新县,百废待兴。“一个灯泡照亮全城,一个喇叭响彻全城,一根香烟抽遍全城”就是其真实写照。决心扎根家乡的许光,要在这片被热血染红的土地上画出美丽的图画。

  “许光为家乡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为解决县里的‘通话’和‘通电’等难题,曾四处奔波,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立下了大功。”新县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县长韩文定说。

  1969年夏,时任新县武装部军事科长的许光主动请缨,负责建设千斤乡159微波站。山上没有路,就披荆斩棘;没有机械,就肩挑背扛。300多个日子里挥洒汗水,不分昼夜,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当微波站建成时,精干的许光愈发黑瘦,但老区人民听到了山外的声音,许光笑了!

  上世纪70年代初,许光受命带领民兵架设高压线路。几吨重的水泥杆,要靠人工一根根往山上扛,一锹锹往山里“栽”。巍峨的大别山,在许光的眼里,就像辽阔的北海,任他驰骋。35千伏的高压线路架通了,明亮的电灯照亮了当年的鄂豫皖苏区首府,老区人民沸腾了!

  “回来的路上我碰见他,眉毛烧得直打弯儿,脸上全是水泡,都快认不出来了。”新县人武部原军事科副科长丁进先提起当年的那场大火,仍唏嘘不已。

  那是1980年,新县西大山突发火情。时任武装部副部长的许光正值夜班。得知火情,他二话不说,立即前往救火。由于消防器材短缺,只好用砍下来的树枝扑火。火焰烈烈,山风助燃,迎面而来的热浪将许光脸上炙烤出了一个个血泡,他却连续战斗了一个晚上。

  许光就是这样,哪里有需要,他就冲向哪里,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1987年7月,新县连降大雨,时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许光连续奔波在抗洪抢险的路上。一天深夜,在赶往乡镇处理险情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他昏迷了三天三夜,头部缝了近20针,经过全力救治,才脱离危险。醒来后,他首先问起的还是水库的安全。

  对于新县田铺乡河铺村的群众来说,许光是他们几十年念念不忘的“大贵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河铺村尚不通电,群众打米磨面要翻山越岭几公里,到相邻的湖北省丁家楼湾,有时要来回跑几趟。在村里驻队的许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县电业部门联系。第二年,这个贫穷落后的深山村就通上了电。许光又帮群众协调贷款,买来打米机、磨面机,困扰老百姓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

  “干部享受了,群众就难受了。”这是许光时常挂在嘴边的话。驻队期间,他走遍了家家户户,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无论到哪家吃饭,他都坚持给粮票。为了不给群众增加负担,他立下了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的“三不”规定。驻队结束后,很多老百姓都成了许光家的常客。谁家有困难找他帮忙,他从不推迟。他最关心的就是老百姓的收成怎么样,日子过得好不好。

  一次,受许光资助多年的河铺村农民朱慈柱带着几个乡亲去看望许光,当了解到老百姓还饮用河沟里浑浊的水时,许光当即让朱慈柱回去打报告。报告批下来后,他又带着卫生局的同志去实地测量、寻找水源。山高路陡,大家劝他不用亲自去,他坚决不同意,硬是和年轻人一起艰难地跋涉和攀登,最终在山的最高点找到了水源。一个月后,家家户户就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他心里装的全是我们老百姓,把老百姓的事儿看得比什么都重!”朱慈柱动情地说。

  “把老百姓的事儿看得比什么都重”的许光,却将自己的事儿、自家的事儿,看得很轻很轻。

  上世纪“三支两军”期间,组织上有意提拔时任参谋的许光担任科长,许光却极力向组织上推荐年轻的同事周光辉。周光辉被任命为副科长,一下子成了许光的领导。看到年轻人优先进步,别人觉得不可理解,许光却甘之若饴。1982年,省军区拟调许光为信阳军分区领导,他却向组织推荐了和他同级的同事汪华先。汪华先被任命为军分区参谋长,他自己却转业到了地方。

  1992年,许光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办手续时有同事提醒他,若能证明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就能享受离休待遇。事实上,早在1948年,许光就在部队穿上了军装,许多证人仍然健在。这本是一件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许光却淡然地说:“我出身苦难,在战争中幸存下来,还参了军,入了党,提了干,我很满足。”

  “不能一家独好,要大家都好。”许光任武装部副部长时,单位分配家属房,按级别他可以分到一处团职房。他却主动提出:“我是本地人,家里有房子。”将房子让给了一位四川籍的政工干事。

  新县公安局干部李林是许光看着长大的,从小就对这位“解放军叔叔”充满了敬仰。长大后,当了兵的李林每次探亲回来,都要去看望许光。可有一年,他却找不到了许光的家。经打听才知,为了县人大盖家属楼,解决更多人的住房问题,许光主动让出了自家的四合院,带着家人租住在半山腰的一处民房里。

  “房子窄小,山路难走,我问为啥不租个好点的房子,他说,租房只是暂时的,这里租金便宜。他还安慰我说,住楼好啊,住楼人多,热闹!”李林感慨地说。

  两年后,家属楼建好了,许光一家就搬到了二楼西边只有6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一住就是20多年,直到他那颗始终装着百姓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您听,大别山间又响起了那动听的歌声:中华美德毕生践行/你把奉献写得那么认真/为了家乡的富裕文明/无怨无悔辛勤地耕耘/抛开那将门的光环/甘愿做普普通通的人/你是那山巅的杜鹃/火红绽放成美丽的风景/你是那挺拔的劲松/高风亮节激励后人……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