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蟒”——济源蟒河流域全面治理工程回望

2016年12月23日00:00

来源:济源网

男女老少齐上阵,全民动手共同治理蟒河 图片由市档案局提供

工人在打石硪 图片由市档案局提供

  蟒河,黄河在河南省境内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阳城县花野岭。它像一条凶恶的长蛇,从太行山的深山峡谷中蜿蜒跨越百十条沟壑,伸向豫西北平原,流经河南济源、孟县(今孟州市)、温县,于武陟县的董宋村注入黄河。蟒河全长130公里,其中济源境内长46公里,流域面积达700平方公里。

  据史料记载,蟒河流域人民长期以来饱受蟒河肆虐,房屋、耕地常被洪水淹没。在济源境内,仅1919年和1939年的两次暴雨,就有17个村庄的1208间房屋和3000多亩耕地被冲毁,蟒河流域内的低洼地全部被淹没。

  “再也不能这样持续下去了!”1953年,不怕困难、敢想敢干的济源人民发出这样的吼声,作出了“驯服蟒河”的重大决定。

  经过数年艰苦奋战,济源在蟒河流域13个支流内修建小水库63座,山区造林15万亩,建成水窖近万个,发展水浇地10万亩,基本上控制了蟒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昔日的荒坡地变成了美丽的梯田,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

  济源改造自然、治理蟒河的英雄壮举和成功经验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闻名全国、享誉世界,并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国务院两次表彰,荣获了新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县和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治山治水先进典范等称号。

  为了了解那段历史,记者采访当年参与治蟒的“老愚公”,查阅史料,探寻鲜为人知的励志故事。

  一段不堪回首、难以忘怀的往事——

  旱涝之患让蟒河流域人民饱受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痛苦

  蟒河承载着几代济源人沉重的记忆,伴随着城市的成长而生生不息。如今,乖巧的蟒河穿城而过,为城市增添了几分灵动。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河水波光粼粼。微风吹拂,平静的水面不时泛起层层涟漪。然而,这条看似平静、温顺的河流,曾经却是汹涌澎湃、桀骜不驯。

  “蟒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曾经是一条灾河、害河。济源段一般汛期流量每秒可达600立方米,最大流量每秒可达1000立方米。”蟒河西干渠管理人员卫刚在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前,土地失修,水土保持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十年九旱。蟒河一到汛期洪水泛滥,低洼地积水不能排泄,甚至受蠎河顶托,出现倒灌。在此期间,济源大量庄稼被淹死,济源大地一片荒芜。

  “有一次下大雨,山上的洪水把我家房屋冲毁了,山上的玉米、南瓜、豆角也全被冲下来。”谈起蟒河治理前的生活状况,承留镇虎岭村村民王月富记忆犹新。

  大水之后便是大旱。1942年和1943年,蟒河流域沟干河涸,赤地千里,颗粒未收。承留镇张河村村民成明莲说:“最旱的时候,一个人一年分九斤麦子。”为此,蟒河流域人民背井离乡,举家外出逃荒,饿死者不可胜数,造成人口锐减。

  旱涝之患给蟒河流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时,蟒河流域曾经流传这样的民谣:“蟒河水,长又长,弯弯曲曲不像样;天旱你往地下钻,天涝冲地又冲房;旱不收,涝减产,年年跟你受凄惶。”济孟人民过着“早上汤,中午糠(小米糠),晚上稀饭照月亮,冬天穿不上棉衣裳”的悲惨生活。

  千百年来,蟒河流域人民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在旱涝灾害中挣扎,在饥寒交迫中呻吟,总是翘首企盼有朝一日能够驯服蟒河。

  因古人有“剑不过蟒”之说,于是便有了“悬剑镇蟒”之举。昔日群众在济源城东关的蟒河大桥下面悬挂了一把青铜宝剑,剑柄砌于桥拱石缝之中,剑锋直刺河心。诚然,这种做法无济于事,蟒河的灾害也并未减少。但“悬剑镇蟒”寄托了济源人民要求治理蟒河的迫切愿望,也流露出了人们心中的些许无奈。

  一项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宏伟工程——

  山上山下、上游下游同步进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注蟒河治理工作,蟒河流域人民对治理蟒河也有很高的期待。

  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套用,靠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和“一切困难都能克服”的决心,经过两个春秋的深入调研后,1953年,济源县委、县政府根据蟒河的自然特点,制定了综合治理蟒河的全面规划。

  这个规划以治理蟒河为主,在全县山区和平原全面开展治山治水、水土保持工作。其要点是:在山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培护草坡,提高林草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丘陵岗坡地修梯田,打水窖,蓄水防旱;河沟汊港兴修水库群,拦蓄洪水;平原地区修渠打井,兴利排灌;低洼易涝区修筑沟洫台田,降低水位,保种保收;下游建节制闸,发电、分洪、灌溉。

  1953年冬,蟒河流域全面治理正式拉开帷幕。因当时物资极度匮乏,到1955年秋天,水利建设进展不快。1955年冬至1956年初,随着高级合作社的成立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走向高潮,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荒山绿化,坡地梯田化,洼地川台化,平地水利化”的号召,掀起了热火朝天的“百库、千井、万水窖”蟒河流域全面治理高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这场改变济源人民命运的治理蟒河之战逐步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至蟒河流域的每个村庄,点燃了每个劳动者心中的激情。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蟒河两岸每天有2万多名群众奋战在山谷丘陵。

  治理蟒河的过程,是一个山上山下、上游下游全面治理、同时治理的过程。

  山区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为了解决林牧矛盾,在封山育林时,济源采取了“三封三不封”的办法:牧区不封,非牧区封;封树,不封草;封近山,不封远山。到1957年,全县已有18万亩成林,对拦洪蓄水、减少下游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丘陵坡地修梯田,打水窖,蓄雨水。改造梯田的做法是修墙垒堰,起高垫低,把斜坡地变成外高里低的田块,蓄积雨水,让水不出地界。丘陵区改为水窖蓄水,天旱时用于灌溉。

  河沟汊港建水库,拦洪蓄水变害为利。全县结合水土保持,先后建数十座小水库,可蓄水747万立方米、灌溉农田63000亩。

  低洼地挖沟修渠,修筑沟洫台田。地处蟒河中游的西水屯、南水屯、北水屯、南堰头、北堰头、东马头、西马头、中马头、苗店一带地势低洼,常年有积水。县里组织群众先后开挖三条通往蟒河的排涝河和100多条排水沟;疏浚蟒河的支流珠龙河,开辟150多条灌溉渠;把易涝地改造成沟洫台田——地块的一头与大路相连,其余三面都挖成五尺多宽、四尺多深的水沟,水沟与水沟相连,一并通往排水沟。

  中下游分段拦水,用于灌溉发电。济源在赵礼庄修建一个抽水站,可以浇地七八千亩;在碑子建一座水电站。“碑子水电站是蟒河流域治理时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主要供应马寨、庙街、碑子和十几个机关、学校、商店晚间照明及一个榨油厂生产用电。”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常明强告诉记者,如今,这座水电站早已废弃。

  一部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光辉史诗——

  济源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自力更生、排除万难,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蟒河治理大会战

  为改变土地贫瘠、洪涝灾害频繁、自然条件差的状况,1953年至1957年,在党的领导下,济源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克服资金不足、技术缺乏、条件简陋等一系列难题,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蟒河治理大会战。

  蟒河老二干渠,又名共产主义大渠,发源于泗坪,全长五公里。“20世纪50年代,济源县副县长翟永清带领克井人民‘驯服’了蟒河,修建了老二干渠,解决了白涧、王才庄、大郭富、小郭富、酒务等6个村的灌溉问题。”卫刚在说,正是这条地处绝壁的共产主义大渠,启发了当时的林县人民,于是有了后来举世瞩目的红旗渠。

  兴修水利是个技术活。为解决技术问题,济源县委提出“各级党委书记要动手,全党办水利,干部要技术化,既是政治发动者,又是技术指导者”。时任济源县副县长李传清清晰地记得,当时县里只有3名技术员。为把技术教给群众,他和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李立本同技术员一起,于1956年2月在蟒河上游的三河水库工地上,挑选了98名有文化的农民进行培训。时任县委书记赵世珉到王屋公社具体指导,训练了120名打水窖的技术员。

  李传清回忆:“当时困难虽然很多,但群众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性、创造性都很高,许多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为了在蟒河各支流上修建小水库,县里抽调各公社干部和热心水利的青年学习如何修建小水库。学成后,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掀起了修建小水库的高潮。“这些小型工程,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当时,县委还制定了‘谁受益谁负担、多受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不受益不负担’的政策,水库占谁地,谁可在水库内养鱼,收入归己。”李传清说,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人们按照农闲大干、农忙小干、特忙暂停的办法,施工中本着先小后大、先易后难的原则,积极开展一片一坡一沟集中治理。

  今年83岁的退休干部李英杰就是这场气壮山河、改变家园、全民兴建水利大会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如今,他还珍藏着当年蟒河流域治理的一张规划图,上面标注着不同规模的水库和水窖。

  “当时全县只有一个水平仪,根本无法满足四面开花的水库建设需要,大家就自己动手制作土水平仪。”李英杰回忆,参加三河水库建设的泥工、木工们认真研究水平仪的构造后,找来一张三角纸(等腰直角),在中间划一条直线,线下垂一小石子,将其作为水平仪使用。根据这一原理,他们还“捣鼓”出木质、竹质水槽盛水的“水平仪”,解决了水平仪短缺难题。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当时水库筑坝没有打夯机,更没有压路机,群众就制作很多石硪,用于人工打夯。”李传清介绍,石硪取材于石,状若小石磨,上面凿若干个小孔,系上绳子,七八个人一组,一人喊号“嘿呀嘿呀嘿呀”,其余人跟着一起喊并拉动石硪,一起一落,夯实基础。一提到石硪,李传清就显得神采飞扬,不时用手比划着,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和群众一起用石硪打夯、战天斗地的火热场景。

  人心齐,泰山移。蟒河治理工程因民心向之而演绎出众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当时财力、物力匮乏,国家投资很少,群众就自备干粮、自带工具!在粮食奇缺的情况下,群众顶着饥饿艰难劳作,用自家的镢头、铁锹和箩筐,完成了一项项工程,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宏伟业绩。

  20世纪50年代的济源大地,处处涌动着济源人的激情和干劲,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画面。在郭庄水库筑坝基时,物料运输最困难,坝基上用的沙和条石,要靠人抬肩挑,走20多里路,才能送到工地上。东留养等地修建的10座水库,则采取就地取材的办法,发动群众把家里用不着的石块搬到工地,解决了工地上石料不足的问题。

  饥饿、困乏、寒冷,阻挡不了济源人民治理蟒河的脚步。在桃花洞水库挖坝心时,下起了大雪,地上积雪三四寸厚,坝心冒出来的水和雪冻在一起,施工相当困难。在公社干部的带领下,大家轮番作业,日夜不停,整整苦战了一个月,才把水库建成。三河水库是蟒河治理的一项重要工程,225米长的坝基动工后,地下水一直往上冒。指挥部一边安排两台抽水机和三辆提水车昼夜不停地抽水,一边召集几百个小伙子组成青年突击队,跳进冰凉刺骨的泥水里,从坝心里挖出8800立方米泥沙,并填进好土,筑起了坝心墙。工程进入筑坝阶段后,工地上昼夜人山人海,挑土的排成长队,行走如飞,打夯的号子声此起彼伏。

  在蟒河治理大会战中,不少家庭是全家上阵,于是出现了许多“夫妻窖”“姐妹塘”“少年林”“青年谷坊”以及一日百井的动人场面。

  经过多年治理,到1957年,蟒河流域的13个支流内修小水库63座,山区造林15万亩,建成近万个水窖,发展水浇地10万亩,基本上控制了蟒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坡地变梯田,效益逐年提高,粮食总产量也较1952年翻了一番。有了水,群众打心眼里高兴。白道河水库通水时,坡头村双目失明的郑世道专程到水库旁听水声。

  1958年至1960年,孟县开始修建白墙水库,对蟒河进行进一步治理。

  就这样,济孟两地人民经过数年战天斗地、众志成城的努力,终于“驯服”了蟒河,使其变害为利,频岁安澜。

  一份独领风骚、享誉全球的荣耀——

  济源蟒河治理经验得到毛主席的充分肯定,两次受到国务院嘉奖

  在蟒河治理过程中,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节省了大量经费。据统计,这项由党统一领导、济源人民自己动手实施的大规模工程,历时数年,总用工250万个,而国家投资只有25万元、贷款扶助10万元。

  蟒河治理经验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在全省、全国推广。济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开始受到全国各地乃至国际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关注。济源愚公移山精神由此唱响全国、驰名中外。

  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对济源蟒河治理经验予以充分肯定,指出:“把蟒河等经验一总结,总结出了葡萄串、满天星,这是对事物的逐步认识的过程。排(排水)、大(大型工程)、国(国家办)与蓄(蓄水)、小(小型工程)、群(群众办)是对立的统一。蓄、小、群为主,当然也要排、大、国。”

  国务院两次嘉奖济源。1957年10月21日,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周恩来亲自签名授予“蟒河驯服 万民受益”锦旗。1958年9月,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再次授旗给济源,“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驯服洪水,为更高级水利化而努力”。

  《河南日报》《人民日报》先后多次对济源蟒河治理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报道。1954年1月26日,《河南日报》以《济源县去年兴修水利的经验》为题,报道了济源l953年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取得的成就。1957年,《人民日报》先后两次对济源依靠群众治理蟒河消除洪水灾害的做法给予报道。其中,11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专题报道,介绍济源蟒河治理的事迹和经验,并配发社论《推广先进经验 发动群众大兴水利》。这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更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57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河南省委召开豫北13县负责人座谈会,肯定了济源县“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小型为主,以蓄为主,以群众自办为主”的蟒河治理经验,并在全省进行推广。

  1958年12月,济源县荣获周恩来签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随后,济源蟒河治理经验,吸引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19个代表团前来参观学习。

  济源因蟒河治理经验,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在国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最早来济源参观访问的外国代表团是罗马尼亚。1958年6月11日,罗马尼亚代表团全体成员在纸坊水库工地上参加劳动,和中国人民一起往大坝上挑土。为了铭记这份友情,纸坊水库被命名为“中罗友谊水库”。令人遗憾的是,该水库在20世纪80年代因五三一建设被拆除。

  此后,苏联、朝鲜、越南、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10多个国家,都先后派政府代表团来济源参观学习,并对济源蟒河治理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毫无疑问,蟒河治理为济源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不断进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成就。

  记者手记 永葆敢为人先的精气神

  愚公移山、敢为人先是济源的城市精神。即便是在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年代,秉承着愚公移山精神的济源人民也不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始终走在前列。在济源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蟒河流域全面治理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在20世纪50年代,济源就因改造自然、治理蟒河的英雄壮举和成功经验而闻名全国、享誉世界。这场由党统一领导、济源人民全面规划、群众自己动手实施的治蟒大会战,总用工250万个,国家投资只有25万元,贷款扶助10万元。

  可以说,蟒河流域全面治理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套用。济源人民依靠“人定胜天”的信念和“一切困难都能克服”的决心,在环境极其恶劣、物资极度匮乏、几近不可能的状态下完成了这项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书写了一部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打造了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治山治水先进典范。

  当记者走访当年参与蟒河流域全面治理的那些“老愚公”时,突然发现,岁月无情,很多人已离我们远去。

  斯人虽逝,但精神永存。如今,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一种力量,融入72.9万名“新愚公”的血脉。

  吃水不忘挖井人,乘凉不忘栽树人。我们要尊重历史、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永葆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攻坚克难,敢于拼搏,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永葆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和蓬勃向上的朝气,朝着目标不断前行,去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