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的“幸福年”

2017年02月04日00:00

来源:新乡日报

  本报记者赵新颜通讯员闫利娜

  请人写一副春联,再割上一大块肉包饺子,除此之外,今年春节,封丘县鲁岗镇前岗村的王敬坤还专门购买了有特殊含义的年货:一只鸡和一条鱼。他说,“鸡年有余”,图个喜庆。

  对王敬坤来说,2016年是生活巨变的一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拥有一份月薪3000元的固定工作,这一年,他第一次尝到了生活的甘甜。

  王敬坤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贫困户:母亲早逝,患食道癌的父亲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后去世了;妻子患有癫痫病,一年四季不能离药、不能离人;两个女儿还在上小学。全家人就靠3亩薄田维持生计,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

  在王敬坤这个38岁农村汉子的记忆中,生活从来都是苦涩的。

  变化始于一年前的那个春天,干部们走村串户来到了王敬坤家,了解情况后,把他定为贫困户,还建立了档案……不久,他就成了豫封多肉种植基地的工人,每月拿3000元工资不说,过节还能领到一份福利。

  据了解,这家新建的基地是封丘县统一编号的精准扶贫就业点,有不少贫困户来此务工。

  “以前买不起新衣裳,眼看着人家的闺女穿新的,俺只能把旧的洗洗就算是过年了,俩孩儿从来没有哭闹过,可我得难受好几天……”说起辛酸事,王敬坤几欲落泪。

  “今年手头宽余了,俺赶集买了新衣裳,俩孩儿穿上又唱又跳,她妈看见可高兴。”生活逐渐走出贫困的王敬坤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为了这俩孩儿,为了这个家,俺要好好干!”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