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产业撬动精准扶贫

2017年02月14日00:00

来源:濮阳日报

  本报濮阳2月12日电(记者龚金星马跃峰)在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打渔陈镇晨晨服饰的车间里,有一间安静的小屋。每天放学后,总有一群孩子在这里写作业、看动画片。这个特殊的“托儿所”,为务工农民量身打造,而这家企业的另一个身份,是濮阳市精准扶贫就业点。

  在就业点上班的枣包楼村农民李明凤,上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下有上幼儿园的儿子。一家人除了3亩地,全靠她的丈夫打零工维持生计。“村口有了就业点,一个月轻松就能挣1000多元。活多忙不完,还能把小孩接到车间。”李明凤说。

  “留得住妈,拴得住娃!”这是群众对就业点的形象说法。濮阳是革命老区、河南省扶贫开发重点区,有457个贫困村、20万贫困人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濮阳实施“百企万户”工程,在贫困村建设470个扶贫就业点。每个就业点要求“项目到村、岗位到户、技能到人、政策到家”,已吸纳13274名贫困农民,人均年增收1500―2000元。

  扶贫就业点是否“可持续”,关键在产业基础。晨晨服饰总经理焦修县原在浙江经营服装,这几年遭遇招工难,回到家乡办起家庭作坊。去年5月,台前县对乡镇产业摸底时看中该厂,新厂房由县里统一规划、统一标识,土地由村集体负责,厂房产权、租金归集体所有。建厂所需的130万元,60万元由县财政奖补,50万元从银行贷款,政府每年贴息80%。不到一个月,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拔地而起。“招工难解决了,还降低了用工成本,一年产值能超800万元。”焦修县兴奋地说。

  扶贫就业点的功能不止于此。晨晨服饰的车间里,38名贫困户稳定就业;房顶上,600多平方米的光伏板已经建成,年均发电6.55万千瓦时,可帮扶20个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在台前县,发展光伏产业,帮助无劳动能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成为脱贫重要一环。全县选定3334户纳入集中式光伏扶贫计划,预计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濮阳财政列支2.9亿元支持产业发展,实施‘百企万户’、农业产业化扶贫、智慧扶贫和电商扶贫、金融保险扶贫、培训教育扶贫5大工程,探索企业提供岗位、光伏扶贫等8个增收渠道,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濮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原载《人民日报》2月13日1版)

编辑:张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