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的新春愿景

2017年02月19日00:00

来源:周口日报

  对于61岁的付昆仑来说,今年春节总算松了口气。他是沈丘县刘庄店镇郭营村村民。早年,儿子、儿媳常年在上海打工,付昆仑夫妇在家照顾孙辈上学,属于小康之家。

  2015年2月,付昆仑在体检时发现患有直肠癌。“治病已经花了20多万元,现在的后续治疗每月还得6000多元。”付昆仑说,这场大病不仅耗尽多年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债4万多元,巨大的经济压力让一家人喘不过气来。

  “镇里了解到我的情况,随即将我纳入贫困户,还给我们家办理了低保,算下来每年有8500元。”付昆仑介绍,除低保外,镇政府还为他申请到户增收帮扶资金9000元。

  付昆仑说,自己这一病,不光干不了重活,还要妻子照顾,孙子、孙女经常无人照看,家里的5亩耕地也面临撂荒。

  镇里了解后,扶贫办很快给出了解决方案。当地一家肉鹅养殖大户流转了付昆仑家的5亩耕地,每年租金5000元,并让付昆仑和老伴闲暇时在肉鹅场做些力所能及的杂活,每天工资50元,每月增收1000元。

  “为了方便照顾孩子,村委会还给俺儿媳在村里找了家服装厂打工,每月工资2500多元,吃住在家,算下来不比在外面挣得少。”付昆仑说。

  2016年农历刚进入腊月,付昆仑便开始逐一登门拜访之前借钱给自己的亲友。如今,他终于赶在年前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今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收入还可以,手里有点钱就和家人商量赶紧把欠的钱还了,既然咱脱贫了,就不能再拖着债过年了!”付昆仑笑着说。

  付昆仑告诉记者,刚开始以为自己得了痔疮,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全面体检,才知道已经是直肠癌中晚期。

  “由于农民的体检意识薄弱,所以在我们村很多重大疾病一旦确诊,就是晚期,很难治愈,还必须去省级医院就诊,治疗的费用也更高。”他希望能在农村设立农民体检站,让老百姓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

  他也希望新农合的报销比例,特别是重大疾病这一块能进一步提高。他拿自己当例子:前期治疗费20多万,报销后仍然花了十几万,这对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

  (原载于2月14日《河南日报》)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