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红利普惠“健康驻马店”

2017年03月21日00: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2016年,《驻马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健康驻马店”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步伐,巩固和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着力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驻马店市作为农业大市,解决好800多万城乡居民的健康问题,打造“健康驻马店”,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2016年,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期盼始终高度关注、热切回应,驻马店市卫生事业在攻坚克难中亮点频出、喜讯不断,驻马店市城镇居民在看病就医、健康保障上享受到了更多改革红利。

全民医保:让百姓看病更有“底气”。

这是一串令人振奋的数据:

——至2016年12月,驻马店市新农合、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参保率在98.5%以上,实现了医保全覆盖。

——城镇医保统一由市级统筹,市级统筹实际补偿比达56%,重大疾病实际补偿提高到70%,农村居民最高报销提高到50万元。

——县级公立医院积极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部分医疗机构实施率可达80%。

——制订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等,进一步规范了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纳入比例平均为52%,其中妇幼保健院纳入比例达72%。

为让百姓看病更有“底气”,切实减轻大病患者负担,驻马店市还探索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着力织就、筑牢了一张“重特大疾病保障网”。

继2011年全面推行农村儿童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两种大病医保后,2013年驻马店市又先后将乳腺癌、宫颈癌、血友病等33种大病纳入新农合大病医保范畴,对这35种大病新农合基本医保实行特殊的高标准报销。对基本医保报销后仍要承担巨额医疗费用的患者,大病保险为他们提供了“二次报销”的“福利”。自2015年5月20日起,驻马店市全面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根据新政策,参合农民在进行二次报销时,最高报销比例可达70%。

二次报销对参合农民来说,最大好处就是提高了新农合补偿后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即二次报销)。符合条件的患者出院时,能直接按新标准报销领钱。大病保险起付线、封顶线、保障范围不变,适当提高新农合补偿后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1.5万元至5万元(含5万元)部分按原标准50%的比例给予补偿;5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部分按60%(原标准为55%)的比例给予补偿;10万元以上部分按70%(原标准为65%)的比例给予补偿。根据全省政策,新农合大病二次报销按年度结算,一年内不论住院几次,起付线只扣除一次。为加强门诊与住院补偿方案的衔接,驻马店市适时将县级医疗机构部分慢性病门诊费用、各级门诊日间手术费用纳入了大病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同时,驻马店市加大对结核病患者救助力度。对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的结核病患者,其报销比例也可按照乡镇卫生院补偿标准执行。

公共卫生:百姓防病能力显著增强。

为解决驻马店市医疗服务体系基层薄弱的问题,2013年,驻马店市政府提出了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市财政拿出2000万元引导资金,县区配套1.2亿元,目前新建改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586个,基本解决村医集中办公问题。148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规范化建设,院容院貌明显改观,乡村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加大乡村卫生人才的招聘、调配和培训力度,积极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及农村巡诊工作,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分别提高28%、41%,门诊药费下降20%,次均住院费用下降24%,次均住院药费下降34%。

2016年以来,驻马店市积极推动社区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及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目前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人均45元,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率98.7%,儿童、孕产妇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90%,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管理率92%,传染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有序推进,10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落实免费婚前检查。

医改攻坚:更多“家门口”医院强起来。

因为大部分居民都生活在县域内,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基本不出县”,成为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环节。

走进泌阳县人民医院,每个医护人员都热情洋溢、礼貌有加,每个患者都有序排队、耐心等候……作为全国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泌阳县自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始终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以基本药物零差率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事、分配、服务等综合改革,有效地推动了改革的深化和新机制的建立,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初步实现了公益回归、群众受益的目标。

近年来,驻马店市把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医改的突破口来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强有力推进保障机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犹如开启了“破冰”之旅,根除了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弊端,使基本医疗服务公益性得到回归。实行“零差率”后,我市基层医疗机构用药进一步规范,用药结构渐趋合理,抗生素滥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建立了统一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制度,药品品种基本满足临床需要,药品配送及时率在90%以上;实现了“两降一升”,广大城乡居民切实感受到新医改带来的实惠。

从2011年6月30日起,驻马店市187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本药物使用全覆盖、零差价集中配送。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综合改革,确立了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管理体制,以岗位管理、竞聘上岗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以购买服务保障运行为主要内容的财政补偿机制,以集中采购统一管理为特点的基本药物制度,以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乡镇卫生院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明确,政府主导、体现公益性的运行新机制基本建立。

为调动业务骨干积极性,驻马店市设立了首席医师和服务标兵制度,实行动态评比,岗位补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工资制度对业务骨干的影响。建立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中心,对医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对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管理分户核算,较好地保证了国家资金安全合理使用。并提高了奖励性绩效工资在工资总额中的比重。这些改革创新和探索均得到省医改办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按照驻马店市政府要求,驻马店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于2014年11月1日全面启动,全市共有28家县级公立医院参与了改革。药品(除中药饮片)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医疗服务价格按省发改委批复调整,全部实行新农合住院病人按病种付费及“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新模式。积极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六项投入责任,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特别强调对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费用依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床位数每年每床按不低于4000元落实投入,纳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离退休人员费用从医院剥离出来由县财政负担或由社保发放,同时锁定了债务,制定了化解时间表。积极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三合理一规范”活动,对医院定期督查,严格控制过度检查、过度诊疗,不断提高诊疗服务水平。加强绩效考核,确保工作实效。各县政府和县级公立医院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细化了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同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总额等挂钩。强化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管理,建立问责机制,严禁将院长收入与医院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

分级诊疗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驻马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工作,把分级诊疗制度纳入了2016年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重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决策部署,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工作中,做了积极而有效地基础性工作。平舆县积极响应,确定了以县人民医院为试点,同13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明确了以公益性为原则和基础、各医疗机构密切协作的总体思路和实现首诊在基层、康复在基层,不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流程,形成了有序的就医格局。驻马店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的指导意见》,通过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医疗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逐步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同时,结合驻马店市实际,从2015年12月起选取汝南、遂平两县开展区域医疗协同试点工作,探索切实可行的区域协同医疗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为全市推广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积累经验。

2015年12月,遂平县按照省、市医改工作的要求提出了构建县域“互联网+协同医疗”服务新模式,即在县、乡区域影像协同模式的基础上搭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平台,以遂平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与县域内各乡镇卫生院形成县、乡区域医疗联合,依托临床辅助诊断、区域医学影像、区域生化检验等系统,实现县级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互联互通。截至2016年8月底,遂平县区域医学影像系统已开展县、乡影像协同诊断97621例,开展协同会诊13185例。其中,遂平县医院专家提出转诊建议791例,由专家提供治疗方案留在乡镇卫生院治疗12394例。在13185例协同会诊的病例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占76%,常见病占17%,疑难病占7%。

基层医生与上级医疗专家的协同诊疗方式不仅有助于弥补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力量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而且通过协同诊疗的方式实现了基层医生在线在岗培训,促进了基层医生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方便了群众就医,切实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促进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就医格局的逐步形成,为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建设“健康驻马店”,深化医改仍在进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开展区域医疗联合试点;推广“先诊疗、后结算”等服务模式;加快健康信息化建设……可以预见,随着下一步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全面推开、基层医疗机构的持续强大、分级诊疗模式的真正建立,患者诟病的“看病难”特别是大医院看病难,将通过有序就医、合理分流得到进一步缓解。(曹恒轩张秋燕)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