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方外正”秦英林:从22头猪养起的“河南首富”

2017年07月05日00:00

来源:大河网

微信图片_20170705114801

  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

  大河网讯 秦英林已是第三次成为河南首富。而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秦英林展现的企业家精神让人感动。他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的责任,造福社会、勇于担当的价值观,让人肃然起敬。

  “内方外正”秦英林

  提起秦英林,人们已经不再陌生。最新福布斯2017华人富豪榜,秦英林以净资产20亿美元位列191位,再次成为河南首富。这是秦英林近三年来再次成为福布斯富豪榜河南首富,加上上次胡润富豪榜排名,秦英林已是第三次成为河南首富。

  秦英林的成功绝非偶然。秦英林的成功,有天时、地利,也有人和。这天时、地利、人和是秦英林用心默默实践的结果,是秦英林引领牧原人拼搏创造的结果。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秦英林展现的企业家精神让人感动。他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的责任,造福社会、勇于担当的价值观,让人肃然起敬。

  从22头猪养起的“河南首富”

  秦英林,1965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是秦英林从懂事起就有的念想。上高中时秦英林就想帮父母养猪,却被望子成龙的父母赶回了学校。考大学时,秦英林没听老师的劝告,放弃了可以上更好大学的机会,所有志愿都与养猪有关,最终如愿以偿考入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秦英林与那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们一样,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春天。他没有过多地考虑,毅然辞去公职,带着同窗妻子钱瑛从城市回到了他们的家乡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顶着世俗的偏见和冷嘲热讽四处筹措资金,创办了牧原公司,开始了养猪事业。

  秦英林从22头猪养起,历经坎坷艰难,但他胸怀胆略,豪气在肩,一路健步走来。2014年1月28日,旗下公司牧原股份正式登陆A股市场。目前,牧原已发展成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态农业等为一体,在国内率先建成完整封闭式生猪养殖循环产业链,集约化饲养规模居全国前列的集团企业。

  “牧原从改革开放中走来,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牧原的今天。”“艰难磨练是牧原人最大的精神财富。不养猪,我们也不会品尝出什么叫艰难,什么叫执着,什么叫坚守,什么叫价值!”秦英林说。

  在前不久的中国绿公司年会上,秦英林道出了“中国养猪神话”的秘诀。他说,人们认知上的传统养猪行业,是产业落后的代名词。牧原的成长史是一部创新史,从猪舍设计的一代代、一点点改善,再到饲料与兽医防疫等一步步的创新,在一个传统养殖行业内,打造了一个融汇了多学科的高科技企业。现在,养猪已经是个高门槛的行业了。在牧原,一名饲养员年养殖规模达1万头,产值超过了1000万元,甚至达到了2000万元。

  勇做“知识英雄”

  秦英林不仅是企业家,更是养殖技术的专家。他设计的双曲砖拱结构猪舍,至今仍然使用。如今牧原的猪舍设计已达12代,每一代都浸透着他的设计智慧。

  历经25年的发展,牧原集团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需求,探索并坚持走出了有牧原特色的规模化养殖模式,实现了生猪养殖工业化,即猪舍建设标准化、生猪饲养批次化、养殖饲喂自动化、粪污处理机械化、生产管理智能化。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被业界称为“牧原模式”。目前,公司已成功将此模式复制到十几个省的60多个县区。

  牧原还实现了在东北寒冷地区养殖生猪,采用热交换系统进行猪舍内的空气流通以及温度控制,取代了传统锅炉,实现了温控不用煤,既达到了生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又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牧原还培养出了一批国家级养猪专家的技术团队,在饲料配方、猪舍设计、环保设施等方面先后获得获得国家授权的专利共有452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434项,外观专利3项。同时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任务1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科技进步奖1项,南阳市科技进步奖3项。除了猪舍研发之外,饲料配比、种猪繁育、仔猪早期断奶等关键技术,都是秦英林亲自带队研发的。

  “内方外正”与“三不争”

  牧原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内方外正,推进社会进步!”

  “内方外正”尤为引人注目。曾经有人问秦英林,这样在外边行得通吗?秦英林说,“自律和自信,是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无论企业发展到哪,找政府部门办事,不卑不亢,你一次不办,我二次再去,你二次不办,我三次再去……你真不给办,我就把事放下来……坚决不做‘外圆’的事。”他说:“现在,我们办事容易多了,我们就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社会进步。”

  牧原有个著名的“三不争”:不与政府争条件、不与农民争利益、不与员工争薪酬。也有“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民社区生活、有利于牧原事业可持续发展。还有“三个依靠”:依靠县乡村党委政府支持合力发展、依靠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参与发展、依靠一套谁贡献谁受益的奖励机制加快发展。

  “三不争”让牧原提升境界谋发展,“三个有利于”让牧原敞开胸怀谋发展,“三个依靠”让牧原拆去围墙谋发展。

  秦英林倡导的牧原核心价值观,不是说说让别人看的,而是实实在在这样做的。“不用瘦肉精”“坚持偿还贷款”“承担风险收购芽麦”,以及勇于分享财富等那些故事,已经广为传颂。

  早些年,养猪使用瘦肉精是潜规则。有一次猪价大跌时,牧原的猪因没使用瘦肉精,大批该出栏的猪根本卖不出去,猪饿得嗷嗷叫,公司没钱买饲料。瘦肉精销售商找到秦英林说:“我免费给你提供瘦肉精并负责高价收购,保证仪器检测不出来,你一头还多赚好几十元!”秦英林说:“仪器检测不出来,我的良心能检测出来!”一些饲养员想“偷偷试一下”,而秦英林态度坚决:“谁用,我开除谁!”他耐心地对饲养员说:“我们养的不仅仅是猪,是食品,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要给自己爹妈吃,给自己的孩子吃,给天下老百姓吃的。”他教育大家说:“养猪一定要先养良心,只有良心养好了,你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养猪先养良心。”秦英林这话一直印记在牧原人的心底。

  1999年,国家为了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实行打包剥离不良贷款。当时牧原欠银行贷款,无力偿还,也被剥离。养猪十几年也没赚这么多钱,打包处理之后,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对牧原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是秦英林再出惊人之举,在高层会上,就欠银行贷款一事,他毅然决然地说:“还!这钱是国家的,必须还!”于是,在公司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秦英林主动找到银行办理还款手续,就连银行内部的人都不理解,感到惋惜,说秦英林是个“傻子”。秦英林说:“担起的责任,不是负担,是在修自己的路!是担起了自己的未来大业!”秦英林讲信用,勇担当,赢得了银行的信任,很快有8家银行分别为公司授信、贷款几千万、几亿元。农业银行甚至创新贷款方法,允许用生猪活体做抵押为其贷款。更有国际金融公司(IFC)主动找到牧原投资入股1000万美元,社会资本、商业资本的大力支持,助推牧原公司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9年小麦收购期间,牧原所在地内乡县遇到了连阴雨,小麦发芽,市场无法收购。百姓愁,政府忧。关键时刻,秦英林找到县政府:“这芽麦我收,我全收!”

  没有场地,公司自己租赁;资金不足,秦英林找银行贷;价格,按正常小麦收购价,现收现结。秦英林不仅把内乡的所有芽麦都收了,而且把周边县市区老百姓们送来的芽麦也全收了。但他们用收购的芽麦做成的饲料,猪只吃了3天就不吃了。“贷款1亿多元收这么多芽麦,如果猪真不吃,足以让公司倒闭啊!”但秦英林并不后悔自己的担当,他说:“我们做企业的,就是要在老百姓需要的时候伸手相助,如果企业因收芽麦而倒闭了,就在我秦英林的坟头立上牌子,上面写上‘因收芽麦而死’!”秦英林蹲在猪舍里观察,一天一夜没吃饭没合眼,当他用手往猪嘴里送食时,他笑了,“原来你不吃是因为芽麦做的饲料太黏啊”,遂改用烘干的颗粒饲料解决了难题。

  第二年,全国饲料价格大涨,秦英林不但没有吃亏,反而从中受益了。

  在牧原,秦英林只做两件事:一是养好猪,二是育好人。他以价值观理念选择同路人,他以愿景梦想驱动人。让整个公司成为一个梦想的舞台,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牧原公司的《拜猪文》。

  《拜猪文》写道:“猪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他平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悄无声息地离开。当人们看不见他的时候,他已经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猪的一生,实则是伟大的一生!”

  秦英林说,不懂感恩的人,是最不受尊重的人。他就是要通过拜猪,让员工感恩猪。因为猪,让他们走上了富裕,获得了幸福;因为猪的一生,是傻乎乎的一生,是乐呵呵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一生,是不求索取的一生,是不求回报的一生,是给人带来丰盛幸福的一生。所以,秦英林要让他旗下的员工通过学习猪来悟做人、悟做事、悟人生、悟感恩、悟担当、悟奉献。

  秦英林经常对牧原人说:“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快乐就在于最大化地创造价值。”他说:“创造价值是本事,敢于分享是胸怀;只有更多地创造价值,才能更多地和社会分享财富。”

  多年来,秦英林在牧原内部倡导一个价值公式,即“个人创造价值-自己占有=奉献社会”,他教育员工要努力创造,让“个人创造价值”大些、大些、再大些;要谨慎享用,尽力使“自己占有”小些、小些、再小些;只有这样,“奉献社会”的值才能大些、大些、更大些,才能让社会更多地享受到每个人的创造给社会带来的幸福。

  秦英林有“七个站位”:“把自己当作联合国秘书长,看一看全球环境变化,比照发达国家的作为,思考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共同保护地球;站在国家总理的位置上,看一看在中国的条件下,各行各业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大文章;站在环保部长的位置上,看一看养猪业,应当如何构建养猪经济与生态;站在农业部长的位置上,看一看我们该如何构建行业可持续发展;站在地方政府市长的位置上,看一看该如何让人民能够吃上优质安全肉,如何让民众邻里间和谐相处,社区环境也美好;站在养猪场周边社区民众的位置上,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体验养猪生产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影响,以激励我们自己该如何提高环保标准,与周边社区一起发展;站到养猪生产者的位置上,自警自省,增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意识,明确告诉自己,要想长期发展,自己当奋起!”

  牧原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把环保作为公司可持续成长的主要课题来抓,在国家政策尚未提出更高的环保标准要求时,牧原就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环保理念与技术,持续提升公司的环保标准。目前,政府加大了环保治理要求,出台了相应的环保标准,而牧原的环保标准已经远远高于国家标准了。

  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牧原的步伐越走越坚实。

  扶贫创新 勇于担当

  “首富不足贵,首善才珍贵。”道出了秦英林的内心诉求。牧原秉承“事业做多大,社会责任就有多大”的理念,在推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放大社会责任,担当扶贫帮困重任。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精准扶贫政策后,公司结合自身社会责任理念和产业特点,积极开展工作,在内乡县率先形成了“1+2+N”的造血能力强、持续时间长的精准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地方政府信任、百姓欢迎、社会满意的精准扶贫的好路子。如今,牧原的精准扶贫模式已经开始在各地复制实施。

  牧原以生猪养殖产业为载体,持续加大在贫困地区投资,通过数以亿计的产业投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前已在2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个省级贫困县投资过百亿元,建设生猪产业体系。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带动建筑、运输、种植等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

  同时,从创业之初,秦英林就把扶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建设当作自己的义务。出资设立牧原教育基金,建立扶贫帮困、奖优助学的长效机制,实现精准扶贫与捐资助学的有效结合。“如果为每一户农民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代际贫困的问题。”

  牧原通过奖励先进教师,帮助教师家庭增加收入,激励教师献身教学积极性,提升扶助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水平。

  在内乡,从2015年开始,牧原教育基金已上升到政府层面,秦英林个人捐助1500万元成立了内乡牧原教育基金。2016年捐助基金提升到5000万元,并承诺连捐20年。

  牧原资助辐射小学教育的范围也从内乡不断扩大到省内外更多地区的贫困学校,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秦英林说,扶贫工作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牧原公司愿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始终秉承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拿出更多资金,与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一道,共同努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总结为一句话:跟党走,全方位、多措施、龙头带动,助力投资地区早日脱贫!(生俊东 徐海林)

  


编辑:张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