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三院驻村第一书记李业武:让村民们家门口实现致富梦

2017年07月28日00:00

来源:大河网

  1

李业武(图右二)看望村里的老人和留守儿童。(资料图)

        2

李业武帮助指导村医发展。(资料图)

         3

去年刚刚落成的村委大院。(资料图)

       大河网讯 7月18日,盛夏的阳光显得格外热情。在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白庄村,一条条水泥路布满村子,两边的绿化树蔚然成行,三五成群的老人和孩子在树荫下玩耍,村主干道两旁的农家院里欢声笑语……一副祥和生机的农村生活图景展现在眼前,在酷热的夏季里让人的心灵上感到了一丝爽快。

  要想富先修路 村民们家门口实现“致富梦”

  一个在全镇位置不占优势的中等村子,没有独特的优势资源,没有显著的交通优势,凭啥能带动村民致富,凭啥能让村民看到未来的前景?白庄村在几年的时间里,依靠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同时也是驻村第一书记李业武的多方协调,渐渐走出了大多数村庄的发展“怪圈”,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下雨天村里全是泥,天晴了晒个麦子都得在田地里打场,丰收的晚秋黄梨运不出去,加工好的鸡毛掸子只能靠人力三轮车拉着出村……这是几年前白庄村的真实写照。“村子里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只有村委大院前的一条主干道。”村支部书记冯春计提起以前的村民生活,感慨万千。 现在的白庄村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变化万千。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新修的水泥路也延伸到了田间地头,家家户户住上了两层楼房,有的农户甚至自掏腰包,水泥路直接连接到村道路,彻底告别了土路时代。 在村民胡国顺的家里,记者看到一辆黑色的合资轿车停在大门口。一阵阵欢声笑语从院子里传了出来。院子内,几名工人正在忙着加工鸡毛掸子。“这两年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主要是村里的道路方便了。”胡国顺边拾掇着一捆捆鸡毛掸子,边说,“前年刚花了15万买了一辆轿车,现在老婆在外面采购,我在家里照看生意。”胡国顺告诉记者,现在他的鸡毛掸子已经远销国内外,有的商户直接把车开进家门口,一下子拉走上万个鸡毛掸子。

  “去年九月份就卖出去了5万斤,最高时的价格能卖到9元钱一斤,最低也能卖4元多一斤。”今年40多岁的胡中亮介绍,去年他一下子投入了20多万元,在新修的水泥路旁建起了一个双孢菇养殖基地,去年一年就收回了成本。蘑菇房子外面,褐色的牛粪和玉米棒子堆积成一排,室内的双孢菇已经露出了尖角。“当时我们6家农户想着集中投资能够形成规模,就能够吸引外面的商贩直接来村里收购。”胡中亮说,现在从他家的双孢菇养殖基地到漯河市区,只需要20多分钟的车程。 胡永亮,现在是村子里田中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长年以培育晚秋黄梨苗木为主,经他培育出的梨树苗在省内远近闻名,有的甚至销到了省外。“农村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先决条件就是得有路。”胡永亮说,现在白庄村的道路让他的梨树苗销售更加顺畅,已经开始在网上做起了批发生意。 羽毛加工、苗木基地、蘑菇基地,养鸡大户、养猪大户……白庄村的经济大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们几个正准备在村子北边搞一个休闲农庄,既可以垂钓游玩,还可以吃到特色农家饭。”村民胡亚奎看到村里的主干道延伸出村、连通外界后,和村子里的另外几个村民合伙准备修建一个大型的农业休闲基地,在家门口也实现致富梦。

  今非昔比 白庄村旧貌换新颜

  一排黄色的两层村室小楼,一溜崭新的房间是村卫生室和老年幸福院……谈起这两年的变化,冯春计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前老村室只有不到两间的平房,村里开会几个干部随便一坐就完事。”冯春计说,10多平方的老村室既是村委会办公室,又是临时的会议室,而村委大院里出了一片空白的泥土地以外,别无他物。

  在去年刚刚落成的村委大院,一楼一个30多平米的大房间里摆满了桌椅,各种规章制度在白墙上规矩地挂着;干净整洁的村卫生室和老年幸福院也即将投入使用。整个办公楼房在红黄颜色的搭配下,显得格外清新气派。 顺着村主干道向北走,一个1000多平方的大广场里安装了各类健身器材,旁边的一个农家乐饭店门前停留了几辆汽车。“这个大广场也是去年刚修建成的,平时很多人来这里休闲健身。”冯春计介绍,这个农家乐饭店经常给附近的村子承接宴席,生意十分火爆。 在驻村第一书记李业武的多次协调下,白庄村成功新安装了8台大型变压器,村民再也不用为断电犯愁。“这几台变压器价值不菲,每台的价格在18万元左右。”冯春计告诉记者,借助新安装的变压器,白庄村的井电配套也彻底变了样:以前平均4亩地一口机井,有时候浇地农户还得自带发电机,现在每口井都铺设了电缆,农户直接一恩开关,清泉就流进了地里。

  牛卫欣,白庄村20多年行医经验的赤脚医生。“没想到这辈子村里还专门有一个村室,”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给一名村民测量血压。在自家的两层小楼里,牛卫欣每天都要接待10多个寻医问药的村民。牛卫欣告诉记者,现在的行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等搬到新建的村卫生所里,还能增加几张病床,就可以缓解村民输液时床位紧张的难题了。 村委大院、村卫生所、文化广场、井电配套……这些在当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必备的要素,白庄村已经全部实现。“硬条件上去了,村民们就能得到发展的实惠,才有致富的基础。”李业武这样认为。

  送医进村子 提升村民的健康意识

  大医院难进,疑难杂症难诊,各种常见病却不断增多……前几年在白庄村里,也遇到了这样的农村关于农民健康的“通病”。 “以前看个病很不方便,有些病村民们知识落后,健康意识薄弱,随便在镇上的诊所拿点药就应付了事,没想得那么长远。”钮东峰,白庄村有名的贫困户。几年前,他经常感到心慌、胸闷,眼睛也渐渐不好使了。第一书记李业武来到村里后,他成了李业武重点关注对象。“先把我送到市三院里,给我找了最好的心内科大夫,”钮东峰告诉记者,在李书记的协调下,他还顺利治疗好了自己多年的白内障眼疾。 以前,白庄村多年不见一次市里的专家来村子里义诊,可现在每间隔两个多月,市三院的内科专家、眼科专家、妇产科专家等知名的权威人士,纷纷来到村里给村民们讲解健康知识,把脉问诊。

  “我还可以直接和市三院的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业务水平提高了不少。”村医牛卫欣说,李书记来到村里以后,他多次和镇上的村医在镇里培训学习,学习结束后,他们回到村里进行总结,让更多的病人及时地得到了有效治疗。 大广场修建成后,村里立马有人组织了广场舞舞蹈队。现在,40多岁的冯春云是这个舞蹈队的队长。“现在村民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了,主要是经常受到市三院医疗专家的提醒,一些高血压等常见病的合理用药、健康合理饮食、如何调节身体,这些知识我们都掌握了。”冯春云说,现在她带领的广场舞舞蹈队已经扩大到了40多人。

  生活条件好了,村民的思想也变得统一起来。在驻村第一书记李业武的带领下,白庄村干群凝聚力变得更强了,现在一说村里的建设,大家伙纷纷主动献策。“我们真得感谢李业武书记,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村民的日子会一天天更好!”冯春计说,大家伙对白庄村的未来都充满了希望。(梁煜 文/图)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