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整合各项医疗资源?健康扶贫效果良好

2017年08月04日00: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鲁山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185户、65342人,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占到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3%,惟有采取超常举措,标本兼治,才能确保脱贫攻坚战夺取全胜。”近日,鲁山县扶贫办主任陈英健给笔者介绍。据了解,鲁山县是秦巴片区国家级贫困县,该县高度重视健康扶贫,整合各项医疗资源,多措并举打出健康扶贫精准组合拳,收到了良好效果。

  全面开展调查统计,摸清健康扶贫底子。该县成立了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鲁山县健康扶贫专项方案》《鲁山县健康扶贫工作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由县里牵头抓总,乡镇具体负责,村组全力配合,在全县开展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大调查活动,并根据每位贫困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健康扶贫台账,做到一人一档,建立了鲁山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数据库。经认真核实,目前该县因病致贫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43%。其中,大病3797人,慢性病17180人,为精准实施健康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立四层报销机制,减少群众治病支出。实行合作医疗报销,县财政投入40万元为无能力交纳基本医疗保险、60岁以上无能力缴纳养老保险的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补贴,拿出近200万元,对所有贫困户的基本医疗保险每人补助30元。县内所有医疗机构为因病致贫人员就医开设绿色通道,实施先住院后付费。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等9种重大病症的贫困患者住院,不设起付线。加大资金投入。市、县财政投入910万元为贫困群众交纳大病补充保险和大病补充救助保险,使贫困群众在基本医疗补助外,进一步获得大病补充保险和大病补充救助保险。实行医疗救助。住院报销后剩余部分,由民政部门通过医疗救助再帮扶,今年以来共救助2195人次。实行门诊救助。对不需住院的心脏病、肾衰、白血病等特殊病种进行门诊救助。通过多层救助,使群众大病花费的90%以上得到解决。

  构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做到有病能治且早治。积极对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强化县、乡、村三级卫生院所建设,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县一级分别建设1所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县级综合医院总投资4.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床位1200张。目前已完成投资2亿多元,目前病房楼和后勤保障楼均已封顶,门诊医技楼正在建设。县中医院总投资2.7亿元,规划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床位800张。目前病房楼和急救中心项目已完工,2017年底可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总投资3200万元,一期医疗业务主楼、辅助用房建设工程已于2015年5月完工并投入使,二期保健业务用房已列入国家《十三五》储备项目库。乡镇一级,全县21个乡(镇、办事处)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达到一级医院标准。村一级实现了村级卫生室全覆盖。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大力推广“先住院后付费,一条龙就诊服务、一站式结算报销”做法,为贫困群众就医开设绿色通道。同时,着力加强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医疗水平,使群众就近就医,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确保贫困群众少生病、少跑腿。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健康扶贫的重要内容,做到预防为主、预防为先。建立群众健康卡。对每位贫困群众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一一登记在册,定期复查,做好健康卡建立、高血压随访,及时掌握情况。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把贫困户中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和慢性病患者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免费签约服务。目前,已签约因病致贫服务对象1.5万人,签约率96%。

  在下步工作中,该县将进一步优化基层就医环境,建立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精准识别、精准救助患大病、慢性病的贫困人口;进一步整合各类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着力向健康扶贫上倾斜发力;进一步调动慈善机构、公益组织、扶贫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度,提高工作成效,形成合力,共同开创健康扶贫新局面,为该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常国景)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