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绿染渠首千山翠 产业带动农民富

2017年09月11日00: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青山吐翠,林木丰茂。初秋的淅川县依然绿树掩映、鸟语花香,处处生机勃勃。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布生态文明建设之局,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淅川的必然选择。

  “五年来,我们以水质至上、绿色发展为主线,以‘两圈’(环库生态圈和环城生态圈)‘一线’(主干公路沿线)‘一带’(主要河流两岸绿化带)‘一工程’(林业产业富民工程)为重点,把造林绿化与保水质、富群众、兴旅游等相结合,全面加快水清民富县强新淅川建设步伐。”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

  机制创新,让荒山绿起来。

  “今年我种了1000亩树,打理好了,成活率能达到95%……”日前,在毛堂乡八龙山上,造林大户陈登科指着漫山遍野的树苗说。

  在淅川,像陈登科一样承包荒山的造林大户有35户,他们常年扎根在荒山上植绿护绿。

  为构筑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生态屏障”,该县积极创新造林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合同化造林形式,与企业和造林大户签订造林合同,按成活率兑付造林资金,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创新林权改革机制,对重点工程全部实施土地流转,将所有的林地确权到户,将农民转为产业工人,确保所栽林木留得住、管得好、能见效。

  据统计,该县每年生态林造林绿化面积以10万亩速度推进,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造林合格面积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

  产业带动,让果农富起来。

  为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该县把林业与生态农业、脱贫攻坚相结合,努力探索“林果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引进、扶持涉林企业,优先发展软籽石榴、薄壳核桃等经济林,通过土地流转、资金扶持、入股分红、务工等方式,让群众“一举多得”,装满钱袋子。

  截至目前,该县共引进涉林企业65家,承包荒山荒坡26万余亩,带动9万余名山区群众走上林业致富路。

  林旅融合,让库区美起来。

  在丹江口水库东岸的马蹬镇白渡村,8000多亩樱花、海棠、五角枫等迎风招展。这是该县围绕环库公路建设打造的“旅游名片”。

  “淅川大力推动林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互动发展,打造生态景观,推动林业发展由‘为林而林’向‘为游而林’转变。”淅川县林业局局长武建宏介绍。

  如今,像白渡滩这样的生态旅游景点遍地开花,“春赏花,夏遮荫,秋采果,冬有绿”的环库旅游生态圈已初具规模,生态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山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五年弹指一挥间,渠首山河焕新颜。作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河南省绿化模范县”,淅川县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32.8%增加到现在的45.3%,环库区森林覆盖率已达51.4%,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及以上标准。(生俊东 石雪帆 杨振辉)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