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联社多措并举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精准到位

2017年10月27日22:0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鲁山联社深入贯彻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充分发挥自身亲农优势,综合利用产业扶贫和小额贷款扶贫两种模式,在产品设计、资金投放、优质服务、带贫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持续推进金融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截至10月中旬,共发放扶贫贷款15311万元,带动27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其中,个人小额扶贫贷款6011万元、惠及贫困户1287户,另有115户、575万元正在办理;产业扶贫贷款9300万元,惠及扶贫企业13家。

  强化组织领导,为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将金融扶贫作为鲁山联社的一项中心任务来抓,成立了以理事长任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金融扶贫工作。召开不同层次会议,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金融扶贫相关政策,传达贯彻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和要求。抽调21名工作人员,专职负责金融扶贫工作的实施。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了《鲁山联社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金融扶贫四项制度,指导金融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在联社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加大小额贷款投放力度,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与县扶贫办签订协议,由县财政投入15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放大5倍投放小额扶贫贷款。一是全员动员,积极筹备。动员全县各信用社、联社客户部,深入贫困乡村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贷款需求、个人征信等情况,建立精准扶贫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村村有台账,户户有信息。二是筹措资金,扩大投放。坚持以信贷资源为依托,出台《扶贫小额贷款管理办法》,优化贷款结构,集中资金,确保小额贷款需求。

  同时,该联社向县人民银行申请使用扶贫再贷款1.5亿元,不断拓宽扶贫信贷资金投放渠道。支持部分贫困户贷款入股龙头企业,参与企业分红,规避了发展风险,提高了收入效益。如尧山镇168户贫困户贷款入股墨子古街景区,每户每年可享受分红5000元左右。三是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在县行政服务大厅设立扶贫信贷业务窗口,开通贫困户小额扶贫信贷绿色通道,从“贷款对象、贷款办理、贷后管理”三个方面简化扶贫贷款流程,在手续完善情况下3日内即可完成贷款发放;对偏远地区贫困户出动“流动银行车”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帮助其办理小额扶贫贷款手续,持续开展“致富贷”业务,积极帮助贫困户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果木种植、畜禽养殖等增收项目。

  积极投放企业帮扶贷款,提升扶贫产业带动能力。我们择优选择管理规范、效益良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增强其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围绕乡村旅游、丝绸家纺、腰带加工、食品加工、林果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今年累计发放产业扶贫类贷款9300万元,通过产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员就业900余人,带动35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其中,向红通天肥业有限公司发放贷款600万元,帮助其扩大生产规模,该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带动15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向炜成实业有限公司发放贷款330万元,该企业辐射周边张店、梁洼、董周等乡镇,带动10余个行政村发展种植、养殖,户均年收入达3-5万元。

  落实金融惠民措施,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围绕贫困地区民生建设,创新惠民举措,畅通金融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积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围绕全县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涉农信贷投入,为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提供信贷支持。如向张良镇段庄村发放低息贷款190万元,用于村中道路、地下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该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创新金融产品。针对农村地区新形势、新变化、新需求,适时推出“医无忧”、“家乐贷”、“农贷通”等10余种贷款产品,多角度、多层次地满足贫困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是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深入推进金融基础服务“村村通”建设,合理规划增设金融自助服务点,推广普及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实现了偏远乡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转账、取款等业务。四是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成立金融知识宣讲团,深入全县25个乡(镇、办事处),开展金融扶贫政策万人培训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扶贫政策,讲解贷款流程,普及金融知识,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

  履行扶贫职责,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该联社对口帮扶仓头乡潘窑村,该村涉及贫困户53户、贫困人口148人。通过驻派第一书记、“一对一”精准帮扶、党员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切实做到走访到户、慰问到人、帮扶到位。帮助该村制定了光伏产业扶贫发展规划,修建入村道路6公里,解决9名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捐赠资金1万余元,秋、冬季御寒衣物1200余件。截至目前,已实现该村8户、32名贫困户脱贫。(蔡长伟 赵中亚  李骁飞)


编辑:姜秋霞 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