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深入农村宣讲十九大精神

2017年11月01日18:3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10月30日晚上,已就寝的方城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被电话叫醒。

  电话是县委书记褚清黎打来的:“明天一早咱就去村里给老百姓宣讲十九大精神,你上班的时候给相关的部门通知下,咱得早点下去,越早越好啊。”

  当天,方城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刚刚传达过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情况和主要精神。县委书记褚清黎对十九大报告原文已经精读了三遍,他说,越读越有收获,越读认识越有提高,每读一遍都有升华。现在就想着尽快把十九大精神宣讲给老百姓,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和所盼,回应老百姓的疑虑、担心和希望。

  10月31日,褚清黎去了博望镇的前荒村,该村是个党员大村,经济基础也比较好,支部建设搞得也比较好;11月1日,褚清黎又去了小史店镇东沟村,该村是个贫困村,脱贫攻坚的任务还比较重。

  一夜寒风,气温骤降。但听说县委书记来了村里讲十九大,人们不一会就涌向了村部。

  褚清黎坐下来,说:“今天来,我不仅要讲,还要听大家说,大家有啥疑虑、有啥期盼、有啥担心,咱都可以好好聊聊。”

  两个村,村情不同,老百姓的想法和期待自然不一样。前荒村规模化种植有黄金梨2800多亩,群众经济收入有来源,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前荒村党员王国太首先举起了手,要让县委书记瞻望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图景。

  褚清黎说,“美好生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简单说就是“人美丽,身健康,家幸福,心欢喜,国强盛”。但从广义上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次党的十九大又对美好生活的远景进行了高瞻远瞩的谋划,接下来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多谋民生之福利,多解民生之忧患,多创民生之新境,进一步优化教育、健康、科技、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这边话音未落,掌声就响了起来,人群中不知谁大声说到,“大家对土地承包问题比较担心”。

  褚清黎说,你说对了,食为人天,农为正本。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大家的担心就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重点。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即将到期的节点下,下一轮的土地承包政策备受关注,十九大报告中宣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颗长效定心丸。要求我们必须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包括土地经营权和农民土地承包权分离和分别保障,结合我们县域实际,就要着力“农业规模化,规模示范化,示范特色化,特色工业化,工业链条化”联动发展,通过发展“生殁双循环”生态畜牧、生态种植等途径,让一产“接二连三”,在“田变园”“山变园”上破题,百姓不离开乡土,在一定的作业半径之内,依靠产业的支撑、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让农民变工人、农民变股民,就地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享受城市人拥有的教育、卫生、交通、通信、电力等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增强获得感,共同富裕奔小康。

  东沟村现在还是一个贫困村,高凤娥家是褚清黎分包的贫困户,她说:“十九大报告对俺贫困户特别关心,感觉心里可高兴啦。听说还要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不知道能给大家带来啥实惠?”

  褚清黎接着她的话头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这四类人来说是最得实惠的事情。一是普通农民。“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通过政策导向,让资本再次回流农村,把农村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风文明都搞起来,并且实现通过新产业带动农民致富。二是银发族。通过城乡协调发展,产生“逆城镇化”的虹吸现象,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到农村养老,发展农村休闲服务业。三是农村创业者。今后的政策导向会努力促成人、财、物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让农村创业者更方便地解决人、地、钱等各项问题。比如我们正在深化的“回创”工程,吸纳方城籍在外创业人员回归本土创业、回报家乡,拉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理念等汇聚方城,带动我们的农民朋友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已经成为一种走势,他们有信心、有毅力,有一技之长,还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四是农村土地经纪人。不管是农场、合作社,还是休闲农业,各项创业无疑都将带动用地需求,因此农村土地流转中介市场肯定会持续爆发。除了收取流转中介费用之外,农村土地经纪人还可以开展法律咨询、项目规划等综合服务,全面支持农村创业者的整个创业流程。

  县委书记说得头头是道,农民百姓听得津津有味。博望镇前荒村党支部书记徐运芝忍不住说到:“我插一句,十九大报告里说建设美丽乡村,这可是我们多年的期盼。”褚清黎说,对,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乡村振兴,让乡村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繁荣与兴盛,是六亿农村居民的福祉所系。中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都是农民。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超越。你们前荒村有这个条件和基础了,就看你们支部这班人如何甩开膀子,领着大家一起干了。

  郭乙魁是驻东沟村第一书记,他说:“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三留守”问题和撂(料)荒现象普遍存在,将来‘谁来种地’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挑战。”

  褚清黎说,这个问题十九大报告中就有了答案。乡村振兴首先是“人的回归”。就东沟村来讲,每年有很多人外出打工,每到节假日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回家,回家后会感叹故土的熟悉感、归属感和自在感。如何吸引这些走出去的青壮年回到家乡,尤其是有知识、有头脑、有闯劲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就业,这或许才是乡村振兴和繁荣的关键。

  “实际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乡村振兴战略”会给咱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你们说是不是?”褚清黎的话赢得了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

  “乡村振兴战略,是个温暖人心的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说进了每个我们的心坎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的现代农村建设总要求,勾勒出未来农村的美丽图景,指明了乡村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思路,点亮了乡村发展希望之灯,点燃了亿万农民心中奋进之火,也温暖了亿万农民的心,让农民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振兴乡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补齐的短板。当前,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切中乡村发展的要害,必将极大激发乡村发展活力,鼓舞乡村发展士气,增强乡村吸引力,助推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构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各位党员、各位乡亲们,大家的担心、疑虑和期盼,十九大报告给了我们很好的回应。”褚清黎说,“我们不仅要学得通、看得明白,关键是要做得实。对广大农村来说,稳定脱贫、全面小康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下一步,乡镇镇党委和村党支部都要再接再厉,加强自身建设,咬定脱贫摘帽不放松,直至最后胜利,以实践成效锻造基层党组织‘地基中的钢筋’。”

  两天时间里,褚清黎从前荒村讲到东沟村。屋里屋外,不时腾起一阵笑声,这既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欣慰,也是对美丽美好生活的希冀。( 曹国宏 张中坡 朱全永)


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