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一死刑犯临刑前再三感谢管教员 为啥?

2017年12月12日15:33

来源:大河网

  “感谢看守所的领导,感谢管教对我的帮助和照顾,感谢!感谢!!”2017年6月28日,38岁的男子张山化(化名)道别鹿邑县看守所的管教员,被带进执行室,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一个句号。

  不会写自己名字却在北京靠“狠”扬名

  张山化兄弟姐妹4人,没上过学的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18岁,他北漂京城,靠着近两米的身高、健壮的身躯,到处跟社会上的混混“争地盘”“抢位置”,年少轻狂的他由于“讲义气”“下手狠”在当时的北京也算是“混出了名堂”。然而,张山化却在此时向社会“伸出了第三只手”。

  1997年5月,张山化因盗窃罪被鹿邑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刑满释放后的张山化不是想着悔过自新,重新做人,而是任由贪婪懒惰的“害虫”滋生蔓延,干起了“劫道”的勾当。2004年7月,张山化因涉嫌抢劫罪、扰乱法庭秩序罪被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年,2010年2月刑满释放。

  目无法律二次出狱后持刀致两死两伤

  2011年3月24日凌晨,张山化伙同他人在鹿邑县县城北关的某酒吧蹦迪时,与董武、李刚等人发生身体碰撞后引起冲突,张山化遂持刀将董武、李刚二人扎伤后逃跑,在逃跑途中也又将前来追赶的李炎、张奇扎伤。后董李二人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经鉴定李炎损伤属重伤,张奇属轻微伤。案发后张山化逃往北京“避难”,妄想逃过法律的制裁。鹿邑县公安局立即组织开展追逃工作,经过工作追逃民警锁定张山化藏身之地后,布下“天罗地网”一举将嫌疑人张山化缉拿归案。

  “老油条”与管教从对着干到主动配合

  2011年4月,嫌疑人张山化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鹿邑县公安局刑事拘留,羁押于鹿邑县看守所。张山化此次已是三进宫了,对看守所内的环境可谓“轻车熟路”了。但是对于他这样一个“老油条”,却给管教工作带来了不可想象的困难。在羁押期间,张山化一度不服从管理,跟管教民警“对着干”。看守所内羁押的像张山化这样的“老油条”并不是少数,但是管教民警总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教育措施,感化了一个又一个“铁石心肠”。

  鹿邑县看守所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教育方针,对在押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张山化在羁押期间,管教民警张卫星从日常生活到心理健康对其可谓是“呕心沥血”,处处关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张山化虽然桀骜不驯,但张卫星平日对他所做的一点一滴,使得他内心“感恩”的种子慢慢发芽成长,开始主动配合管教工作。

  因案件复杂,张山化在看守所羁押时间较长。张山化一度扬言“死前要找个垫背的”,思想不稳定。原来是案件有了新进展,这就意味着离他“最后”的日子不远了。张卫星得知后,立即对其进行谈话教育,心理干预治疗,在谈话中了解到,张山化最放心不下的是家中年老的父母,为不能床前尽孝感到羞愧。获悉此情后,鹿邑县看守所专门到张山化的家中,看望其父母并送上生活必需品。4月12日是张山化38岁生日,看守所领导得知后,为张山化送上生日蛋糕及精美凉菜,并专门为其拍摄了一组生日照片。在一系列的感化政策下,张山化表示:“感谢所领导及管教民警对我所做的一切,我一定服从管理,不给看守所找麻烦”。

  临刑会见父母异常冷静行刑前连声致谢管教

  2017年6月27日下午,死刑犯张山化的父母在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鹿邑县看守所进行家属会见,亲人相见的场面总是令人动容,更何况是生离死别。

  满脸皱纹的母亲早已哭成“泪人”,两鬓斑白的父亲一直哀声叹气,他恨“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恨儿子“不争气”。他说:“走到这一步,不要怨别人。如果我是法官,我也会判你死刑。感谢看守所的领导们对你的照顾,感谢大家!你放心,我们肯定把你的后事办好,有什么要求可以说……”此时的张山化异常冷静,或许不想父母再伤心难过。

  6月28日上午8点,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执行死刑通知书,死刑犯张山化被带出监室,去掉了在脚上戴了六年之久的脚镣,随之而来的宣读执行死刑通知书、验明正身、签字、拍照等一系列法律程序,当法院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时候没?他转身面对看守所的各位领导和管教,双手抱拳说:“感谢看守所的领导,感谢管教对我的帮助和照顾,感谢!!!感谢!!!”临刑前再三的感谢,换不回他在世上多停留的一分钟,由衷的忏悔也终将随着他的离去化作青烟,希望正如他所说,下辈子可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编辑:张馨予 审核 :张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