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淅川:凝聚向上向善的磅礴动力

2017年12月28日14:1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上善若水,润育天下。沿着千里长渠一路南下,是与北京因水结缘的河南省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淅川守着“大水缸”,握着“水龙头”,要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保水质,淅川“树不能伐、鱼不能捕、矿不能开、畜不能养”,作为河南省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南阳市贫困人口最多的县,淅川仍有6万贫困群众,且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保水质和促发展的矛盾十分尖锐。

  水质“红线”不能碰,发展劲头不能松!

  “厚植道德沃土,构筑精神高地,用‘软实力’激活发展‘新动能’。激发每一个淅川人向善向上的活力,汇聚奋进动力,便是坚如磐石、无坚不摧的渠首力量!”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的话掷地有声。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两弘扬一争做”“三清理一公开”等活动,大力实施德育教育,激浊扬清、气象一新,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向好,一幅水清民富县强的生态画卷在渠首徐徐展开。

  树正气——“两弘扬一争做”绽放文明之花

  12月下旬,走进淅川,也走进了一部厚重历史,走进了一片精神沃土。

  淅川是楚国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楚国先人在这里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开启了楚人“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历史序幕。这里曾孕育了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至今葆有优良的家风家训。

  淅川也是全国移民大县,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有近40万淅川移民为了一江清水北流,抛家舍业,义无反顾地搬迁他乡。淅川人民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铸造了感天动地的“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

  精神的火种,在今天更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面对发展重任,我们必须弘扬新风正气、铲除歪风邪气,汇聚强大正能量。”卢捍卫介绍,我们弘扬“移民精神”、好家风家训,评选“最美淅川人”,用真人真事、嘉言懿行垂范乡里,使之成为引领全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巨大力量。

  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台账。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动员大会,划分时间节点,明确任务分工,层层落实责任。

  一时间,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宣传。活动在500个村(社区)4495个村民小组,以及百余个局直部门、千余家工厂企业同步开展。

  曾经创造辉煌的移民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组织移民精神巡回宣讲,让移民精神叫响全国。结合“渠首欢歌”“百姓宣讲直通车”“慰问移民巡回演出”等活动,自创一批反映移民精神和好家风家训的文艺节目进行巡演。充分利用移民民俗文化馆、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设立移民文化研究会,对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进行移民精神教育,将移民精神传承发扬光大。

  润泽市井乡村的好家风家训,也得到大力弘扬。

  采取走访推荐、评比表彰、展示交流、传承弘扬等举措,弘扬好家风家训。发动千家万户说家风、议家训,开展“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稿、演讲赛等活动,在县、乡镇、村、组各级掀起晒家风、传家训热潮。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淅川在外有影响力的人物家族撰写家风家训,在县内显要位置建立家风家训文化墙,展示优秀家风家训。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将自己家的家风家训通过公开栏、网络等公开展示。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好家风家训伴我成长”主题活动。

  一场细雨天下春。好家风家训的弘扬,在全社会营造了文明礼仪、孝老爱亲、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并带动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好转。

  争做最美淅川人活动,让身边的模范成为正能量的代言人。

  评选“感动淅川十大人物”和道德模范,建设崇德尚贤馆、先进人物风采展示橱窗,开展“最美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创作了一批文艺作品。打造淅川人民的精神偶像,激活社会正能量。

  各乡镇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评选活动。厚坡镇率先在全县推出“最美乡贤”。九重镇评选了最美家庭、最美孝心儿媳、致富带头人、自强不息脱贫户、最美工匠、最美保洁员等18个模范类型。毛堂、西簧等乡镇还将评选出的“最美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聘请为矛盾调解员,在邻里纠纷、信访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城市乡村、学校商店、机关厂矿等,一批业绩突出、影响广泛、在各行业能示范引领的“最美淅川人”被挖掘出来。通过干部论坛、道德讲堂等形式,淅川县让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祝成海在偏僻山村扎根教书40年,后因高血压导致瘫痪,只能依靠拐杖走路,老母亲无人照料,他就每天推着轮椅上的母亲去上班。祝成海和其他9名事迹感人的教师,被评为淅川“十大师德标兵”。

  政法系统评选“最美律师”“最美法官”“最美干警”等,县妇联开辟“最美家庭”专栏,县地税局选出10家企业为“最美纳税人”,县林业局评选最美护林员。

  获评县道德模范后,淅川县“爱心联盟”发起人刘明震开始享受令人羡慕的新待遇:景区旅游免门票、商场购物给打折……

  让有德者有得,让好人有好报!在“两弘扬一争做”活动中,淅川出台政策,确保先进典型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敬,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关心、争当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促进“两弘扬一争做”活动持续不断深入开展。

  身边的榜样,最有说服力。群众评、评群众的过程,就是人人学好、人人向善的过程。一个个身边的“小人物”站上道德“大舞台”,一个个可信可学的身边好人感召人、影响人,激励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形成了道德建设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动局面。

  除积弊——“三清理一公开”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刚搬迁时,村里很不稳定,有群众还到省里上访。”淅川县上集镇张营村支部书记温景明回忆。

  从淅川县纪委了解到,以往80%以上的信访问题都集中在基层和农村,主要涉及基层干部作风、村组集体财务、各类惠农项目落实等领域。

  受移民、南水北调工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淅川农村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村务公开不到位等问题。群众对村集体财务支出不甚了解,对惠农项目资金实施和发放情况知之了了,对村干部不满,甚至上访反映问题。

  “这些问题,侵害了基层群众利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动摇了农民群众对基层政权的信任,败坏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威信。”淅川县县长杨红忠表示,必须开出猛药方,治理“微腐败”。

  2016年年初,“三清理一公开”专项活动在全县展开。清理村级财务,清理惠农资金项目,清理不合格党员,深化党务村务公开。聚焦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基层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县委书记挂帅任专项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分别担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副主任,办公室下设村级财务清理组等七个专项工作组。450名经过集中培训的机关干部组成86个工作组驻村工作,对全县500个村4495个村民小组近五年的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

  “工作组进村后逐户走访,发放问卷,重点调查低保、五保、危房改造项目等落实情况。”此次活动给香花镇黄庄村支书时伟留下深刻印象。

  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工作队受理举报562个,审计资金113802万元,清理村资产、债权债务、项目资金共计97767万元,初步认定不合格党员共计24人,直接为国家和集体追回资金233万余元,纠正不符合惠民资金适用对象200余人。至目前,结案65件,纪律处分90人,移交司法机关14人,同时化解了一大批基层矛盾和问题,解决了部分农村党组织“软瘫散”的问题,切实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过去,个别村里的事情多由村干部关门拍板,不公开透明,群众不满意。‘三清理一公开’活动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寺湾镇副镇长王成敏说。

  工作组进入寺湾镇不久,秦家沟村就有群众通过“特殊渠道”反映问题——从村到镇的道路两边被贴上举报信,质问村里荒山河塘承包费是否被私吞。

  工作组立即进村调查,督导秦家沟村做好详细财务公示。“账务公开了,村民心头的疑问烟消云散。给群众一个明白,也还了干部一个清白。”秦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党国文说。

  深入乡村第一线,田间地头问民情,工作组也帮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难题。

  连吉安是老城镇黑龙泉村民,身有残疾,因特殊因素,连吉安妻子和三个孩子无户口,孩子上学无学籍。工作组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后,多次联系协商,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中线办在盛湾镇马沟村入户走访座谈时,发现安全饮水工程经常断水,找到断水原因后,争取水利部门安全饮水维护资金10万元,马沟村民又用上了甘甜的水。

  在淅川县采访时看到,500个行政村在显著位置安装了统一的标准化公开栏,13大项公示内容写得清清楚楚,并且统一加装摄像头,实时监控公开栏公示情况。从严查处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倒逼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清理一公开”专项活动的开展,给了群众一本“明白账”。村里家底清了、账目明了、人气顺了,群众对干部的误解消除了,干部公信力和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也使矛盾化解在源头,从根源上杜绝信访问题产生,减少了基层信访总量。去年以来,淅川赴京上访下降35%,到省上访下降20%,呈现出和谐稳定谋发展的喜人局面。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了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三清理一公开”活动有效促进了乡村民主管理、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

  筑根基——立德树人谱写崭新篇章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九大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为承载着未来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至关重要。淅川县打出了一系列德育“组合拳”,补齐了中小学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短板”,编织出中小学德育提升的保障网。

  成立德育专班,建立德育中心,召开动员大会,编撰县本教材,评选师德标兵,完善制度体系,加大奖惩力度,强化跟踪问责。全县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路线图”完整而清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改进德育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效。

  以教学为主线,实现课堂育人。各学校按照“五固定”的要求开设德育课程,配齐配强德育教师,充分开发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以制度引领,实现管理育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生的学习、文明、礼仪、卫生、安全等行为习惯入手,建章立制,精细考核,形成全天候、多方位、无盲区的德育工作格局。

  以氛围营造为客体,促环境育人。重视校园绿化、美化、亮化,打造育人氛围,让一草一木说话,让每面墙壁育人,让校园成为书香校园,成为孩子心灵的沃土。

  以共育为手段,实现家校联合育人。各学校成立家校联谊协会,完善家访制度,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家校互动,凝聚育人合力。

  以活动为载体,德育从说教走向体验。“三拒绝”(拒绝零食、拒绝零花钱、拒绝家长无序接送)、“两操”(中学生激情跑操、小学生《弟子规》韵律操)、“三大步”(读励志信、填成长册、建立育人导师制)励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成为淅川县德育工作亮点,深刻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

  如今,走进淅川中小学校,扑面而来的是激情和活力迸射的朝气,感受到的是书香和文明氛围。

  老师们欣喜地说,德育犹如一剂强心剂,令学生精神振奋,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学校处处呈现出新风正气:打架斗殴的现象少了,和睦相处的多了;乱刻乱画的少了,爱护公物的多了;比吃比穿的少了,节约简朴的多了。

  家长们感激地说,孩子在家不顶嘴了,主动帮助做家务,懂得感恩了,变得懂事了。

  自2016年起,淅川县还连续两年评选表彰了一批“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美德少年”,并分别拿出700万元、1200万元重奖先进典型模范及教育有功之臣,“真金白银”的实惠,使道德之花在校园内灿烂绽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绵绵不绝,久久为功。德育教化犹如燎原星火,带动一大群,影响一大片,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成了淅川人的自觉行动,融入大众生活。

  12月2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三周年来临之际,九重镇渠首朝阳小学学生宣读“保水质护运行”倡议书,自发到渠首干渠沿线捡拾生活垃圾,引来大批游客参与其中,共同呵护一库清水北送。(生俊东 杨振辉)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