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5+”扶贫模式惠及30万贫困人口

2018年03月09日13:58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眼下在北京“两会”准备有三个建议,一是强化贫困地区信息化教育扶贫,二是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推广畜禽养殖保险,三个建议,件件与扶贫有关。而在秦英林来北京参加“两会”前的2月27日,他还在接待来自我国最北端省份黑龙江省的克东县党政代表团,双方签订了战略扶贫合作协议。

  实际上,在该协议没签订前,秦英林的团队就已在该县开展扶贫帮扶工作了,而随着克东县的5270个贫困户“走”入牧原的战略扶贫“5+”模式,牧原集团已累计在全国13个省55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完成扶贫产业投资215.16亿元,并使其中7省19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的105600个贫困户成为“小股东”享受分红1.65多亿元,惠及30万贫困人口。

  猪尽管是千家万户的感情所系,但要真正养好猪,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秦英林认为,作为拥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应该帮助农民养好猪,圆梦想,发挥精准扶贫的引领作用,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因为扶贫做得好,去年9月,他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他所引领的企业获得了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奖。

  “十三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秦英林把做好养猪扶贫看做最大的政治,在企业内部成立专职专责的“扶贫办”,规划企业大格局扶贫方略,即,面向全国贫困地区布局养猪扶贫产业,致力把养猪主业做成全国最大的扶贫产业,惠及千家万户。目前,已把养猪扶贫产业从河南省内乡县而推向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13个省的54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奠定出大格局布局养殖扶贫大产业的坚实基础。

  秦英林向贫困户分红的经验来自创业地内乡县。在脱贫攻坚战略中,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既能让贫困户利用养猪稳定增收,同时又让农户规避技术、资金、管理等风险,还能让企业实现持续发展而集铸能更好服务社会的实力,从而实现“多方共赢”。于是,联手内乡县委县政府,一个全新的“龙头企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的资产收益帮扶扶贫模式涵盖了该县除政府兜底外的152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该模式有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联合增信,银行发放国家小额政策扶贫贷款,由贫困户组成的合作社利用贷款建设养猪场,企业发挥自己的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等诸多优势租赁养猪并还本付息,合同确保每一贫苦户连续10年每年获得稳定收益3200元;有劳力的贫困户还可优先经过培训,在企业在养猪产业链上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工作岗位上就业,获得每年20000——50000元的工资收入。该县黄楝村贫困户王彦会一家三口,自己身体多病干不动重活,妻子智障,孩子在上小学,他不但2016年参加合作社享受每年分红3200元,而且还在企业后勤就业获得每年20000元的工资收益,仅一年时间就脱了贫,他“坚信自己不但不会返贫,而且会很快致富奔小康”。

  在内乡取得经验后,秦英林又向全国各地贫困县复制推广“5+”资产收益帮扶扶贫模式。

  秦英林还在企业内部建立扶贫档案,像考核经营利润一样,将企业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强化对各子公司扶贫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考核,实行重奖重罚,有力推动了企业的扶贫工作。仅在2017年度考核中,就对扶贫成绩突出的19家子公司等颁发奖金510万元。

  秦英林在接受采访时说企业推进的“5+”模式的优势在“五好”,即选择了“好行业”、“好产业”、“好企业”、“好资产”,实现了脱贫致富的“好保障”。

  “目前‘5+’模式已惠及有10万户(贫困户)、近30万贫困人口享,但这只是起点。”秦英林接受采访时说:“企业和财富都是社会的,只有回归本源方显价值所在。未来3年,我们将在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完成扶贫产业投资200亿元,带动20万贫困户、6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秦英林坚信企业的大格局扶贫战略将依托他们成熟的“5+”扶贫模式而在贫困地区产生“短平快效应”,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生俊东 徐海林)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