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塑战速决”南乐率先开出全省首张“禁塑令”

2018年04月23日16:4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从国家层面出台“限塑令”至今,已经过去10年时间。如何应对“白色污染”,仍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从“限塑”到“禁塑”,这一次,南乐县成了河南省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南乐的底气在哪儿?能否执行到底?有环保人士认为,南乐县就像一个试验田,倘若成功,或将成为河南省推行全面“禁塑”的样板。

  “南乐禁塑”,一石激起千层浪。

  四月初,一纸“禁塑令”开创河南省“禁塑”先河以来,“禁塑战火”迅速在全县蔓延,南乐瞬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南乐,有什么底气“禁塑”?能否把“禁塑”一推到底?

  南乐县委书记孙栋

  南乐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冰

  “实施‘禁塑令’,唤醒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参与到美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来,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响应,也是水到渠成、顺势而为。”南乐县委书记孙栋如是表示。

  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自信。

  近年来,南乐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宜业宜居宜游生态南乐”的发展定位,围绕“绿色”布大局、谋大篇,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构建绿色发展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蹄疾步稳。

  底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执念”

  碧绿、葱绿、翠绿、嫩绿、黛绿、墨绿……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这是南乐;

  以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形成了完整的闭合链条,生物基材料产业园成为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这也是南乐

  专家媒体参观生物基材料产业园

  绿色,已经成了南乐城市的底色,发展的主色。而生物基材料产业是这个底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南乐县开出全省第一张“禁塑令”的最大底气。

  生物基材料产业是南乐县重点支持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南乐县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的发展思路,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充分发挥国家级生物基产业基地优势,通过完善技术链发展产业链,从上游产业向下游产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条、膨胀产业规模。先后引进了10万吨L-乳酸、5万吨聚乳酸、5万吨聚乳酸改性树脂材料、3万吨秸秆制乳酸等18个项目,累计已完成投资8.9亿元,投产项目11个,形成了从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制糖、L—乳酸、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到以自主研发生产的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制品、纤维、被服、可降解薄膜、水稻育秧盘等终端产品为主的完整聚乳酸材料产业链,建成了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争取上级支持,设立生物基材料产业基金,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与南京大学合作,攻破秸秆制乳酸、聚乳酸一步法合成等关键技术,为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南乐县还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生态绿色产品研发。对接市场需求,研发生产的可降解购物袋、垃圾袋、育秧盘、地膜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绿色环保,3-6个月内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目前,可降解育秧盘被列入农业部推广计划,在东三省等水稻主产区推广;可降解农膜在新疆建设兵团、湖北武汉蔬菜基地试用;可降解购物袋、垃圾袋远销欧美等国际市场;年产可降解餐盒、塑料袋达4.2亿个、生物基服饰1500万件。2017年,生物基材料产业产能达22.5万吨,实现产值近6.9亿元,2018年底产能可达50万吨。南乐县年消耗垃圾袋、购物袋、农用地膜等一次性塑料制品1200余吨,生物基材料产业完全能够满足南乐“禁塑”需求。同等规格下,生物可降解塑料成本是传统石油基塑料袋成本的1.8倍~2倍,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规模效应的影响,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有望接近传统石油基塑料袋的成本。同时,可降解材料广泛应用,必将有力促进南乐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

  不仅是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南乐县围绕“绿色”大做文章,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在全省率先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了生活垃圾治理城乡全覆盖、清扫全天候。2017年9月,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场会在南乐召开,开创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南乐经验”“南乐模式”,省内外200余个市、县(区)先后到南乐参观学习。为留住碧水蓝天,南乐县把环境污染防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来抓,铁腕治污、集中发力,先后排查“散乱污”企业1353家,拆除491家,整改862家,关停取缔高耗能、高污染企业3家……还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实施了“路长河长树长”责任制。坚持做水做绿做文化,高标准对县城区主干道、公园、游园进行绿化提升,并谋划打造了25公里大外环水系贯通及健康步道、大广高速引线暨马颊河湿地、森林公园、南湖等重点工程,推动形成“五湖映城 四水绕城”的水体景观,积极打造“城在林中、水在城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景观。

  执行 ——“党政机关当好领头雁”是行动引领

  翻开南乐“禁塑令”,4月1日,6月1日,10月1日,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勾画了推进“禁塑令”的“路线图”。

  “禁塑”一小步,环保一大步。作为全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怎样把这件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办好、办实,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表率,南乐县放开胆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通过党政机关带头、分步推进实施、广泛宣传动员等手段,努力做好“治理白色污染”的先行者。

  机关带头做示范。使人行者,身先行之。该县首先将生物基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4月1日起,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各类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带头使用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举办“南乐禁塑·走进机关”活动,对党政机关“禁塑”工作进行监督。举办“践行禁塑令,文明我先行”千人签名仪式,动员全县干部职工自觉使用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为全面“禁塑”工作起好步、带好头。目前,已在全县120个机关单位、100余所中小学校、300余家医院和村卫生室、2000余家商户推广应用。

  广泛动员聚共识。4月4日,召开“禁塑”千人动员大会,各乡镇、各部门层层动员。在广播电视台、政府网站设立专栏,大力宣传“禁塑”重要意义、工作措施、取得的成效、正反典型。对零售和服务场所发放《治理白色污染推广使用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告知书》3000余份,并与经营者签订承诺书;通过学生家长“小手拉大手”,发放“禁塑”倡议书9万余份,促进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做到全面“禁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谋划开展以“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为主题的“世界地球日”、以“塑战速决”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凝聚全社会关注土壤污染、支持全面“禁塑”的广泛共识。

  重点领域全覆盖。6月1日起,商场超市、餐饮娱乐、集贸市场、快递物流等重点领域,经营单位必须全部使用一次性可降解购物袋。目前,南乐县美团外卖已经举办启动仪式,在行业内率先开始使用一次性可降解购物袋,每天用量5000余个。制定《南乐县推广农用可降解地膜的实施意见》,10月1日起,在农业生产领域推广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拟通过差价补贴方式,降低农户生产成本,确保可降解地膜全面推广。

  责任——“将禁塑进行到底”正层层压紧

  “我承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抵制‘白色污染’,共享绿色生活,共建生态南乐!”;

  “我要把可降解塑料袋的故事讲给妈妈听!”……

  连日来,从县城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从“千人大签名”到电视公开承诺,再到“小手拉大手”,“禁塑令”的触角正在一层层地延伸、一层层地扩展。

  “将禁塑进行到底”,南乐县正在紧锣密鼓地编织制度机制之网,强化落实“禁塑令”的硬约束。

  压实领导责任。该县将“禁塑”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委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统筹安排全县“禁塑”工作。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牵头成立宣传发动、推广应用、督导检查3个专项工作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台账,定期调研督导,及时协调推进,促进工作开展。县发改、工商质监、农牧、机关事务等部门负责同志通过广播电视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各乡镇均成立“禁塑”领导小组,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党员干部人人有任务,层层抓落实。

  加强部门联动。根据部门职责,分领域制定“禁塑”方案,定期深入机关、企业、学校、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场所进行专项检查,对违规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行为,最高处以2万元罚款。加强督导问责,严格责任追究,对“禁塑”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的党政机关负责人,由县纪检监察部门从重从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已分两期通报8个单位。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市场培育机制,定期组织生产企业对接市场用户,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市场需求。建立购销台账制度,指导集贸市场设立经营摊位,实现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监管。建立餐厨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制度,通过有偿回收一次性可降解餐盒及餐厨垃圾,减少生活垃圾填埋量。建立违法使用塑料制品有奖举报制度,对举报者予以100元至2000元的奖励,激励广大群众进行监督。建立“禁塑”考核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评,促进“禁塑”常抓不懈。

  “我们期待在更多的地区和领域推广使用可降解制品,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共同践行‘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打造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南乐担当。”南乐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冰表示。(王聪 蒋晓宇 刘洪坤 冯云丽)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