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生态底线打造绿色工业

2018年06月14日14:1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时值盛夏,淅川工业经济迅猛上扬,渠首大地一派生机盎然。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淅川着力发展高效益低能耗、生态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主导、促转型,不断激活工业发展动能。聚焦汽车零部件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狠抓项目建设、重推科技创新、力破融资难题、着力企业解困,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这些年,淅川工业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县产业集聚区先后获评省“十快”、“河南省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等荣誉,“一县一业”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被树为省级典型,尤其是淅减公司跨国收购,演绎了“蛇吞象”的发展传奇。

  2017年,淅川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省十先产业集聚区,工业发展稳中有进。规上工业总产值242.06亿元,工业增加值49.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5.35亿元,实现利润12.74亿元;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达40家,“一县一业”增势迅猛。

  严守绿色底线 倒逼转型升级

  荒草丛生的院子,锈迹斑驳的生产设备陈列车间。淅川丰源化工公司的遗址,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昔日的繁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夕,这个年生产能力达6500吨合成氨、产值2.5亿元的化肥厂被强行关停。随即,公司开始转型发展,生产高端减振器,实现生态与效益双丰收。

  和丰源化工公司一样,淅川县先后关停数百家冶炼、化工等污染企业,引导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

  后移民时代,肩负水质保护使命的淅川,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严把生态门槛,淅川产业集聚区各领域的企业面临着行业内外的双重压力。

  而在这个梳理各产业是否合规,各项排放指标是否合格的过程中,淅川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将那些存在重污染的企业一股脑儿地“请出去”,而是以铁腕治污倒逼转型升级,帮助这些企业在新常态下华丽转身,努力生存下来。

  在改造提升冶金、化工、轻工三大传统产业之外,淅川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两大战略新型产业,倾力打造工业经济“四个百亿”工程(淅减公司自身实现100亿产值,汽车零部件行业实现100亿产值,铝深加工实现100亿产值,医药及饮料行业实现100亿产值),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工业梯队不断壮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虽然这些年,淅川淘汰了数百家企业,但在淅川决策者的努力下,县工业经济发展迅速走出低迷。据统计,近5年来,淅川新增规模以上企业近百家,林吉特、金博橡塑、顺隆弹簧等企业快速膨胀,逐渐长成淅川工业生力军。尤其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关联企业达到80余家,成为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传统走向新兴,从产业低端走向产业高端,淅川产业集聚区以其个性化的特色,促进了当地产业的集聚发展、魅力蝶变。

  激发人才活力 提供科技支撑

  随着淅川各产业的迅猛发展,一些技术瓶颈和技术难题也渐渐凸显。

  作为淅川汽车零部件行业重要成员之一的金利管业公司,就面临这样一道难题:由于产品酸洗材料的限制,环评一直过不了关,必须通过酸洗工艺技术改进解决这一难题。

  淅川汽车行业领头人——淅减公司,也有着同样的苦恼,因为企业研发成本太高,高端人才缺乏,一度成为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然而这一切,都在近年有所改变。淅川通过高端引智、精准引才,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科研院校缔结紧密合作关系,不断扩容“人才大智库”,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去年以来,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分别与淅减公司、淅川县政府达成协议,在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产品改良和产业升级方面开展合作。全县50多家企业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郑州大学等60多家大中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为了鼓励企业创新,淅川县还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关于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在顶层设计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购置研发仪器设备、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科技人员创新创业、高层次省(境)外科技团队来淅创新创业、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共用等方面予以补助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该县科技三项经费累计投入达3.5亿元,专利申请747件,授权508件,专利申请量位居南阳前列。

  淅减公司年产5万支高速列车减震器项目竣工投产;福森集团年产3亿支双黄连口服液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开始生产;淅川金博橡塑公司年产300万支空气弹簧减震器项目研发中心投入使用……

  如此机制下,一大批高科技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激发了淅川的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创新服务理念 优化营商环境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各地招商引资政策大同小异,与其比谁的政策更优惠,不如比谁的服务更贴心。

  如今,这种“环境”意识,在淅川干群中,已深深扎根。从营商环境建设上入手,打造行政审批的“高速通道”,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为项目落地生根、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优质服务,成为淅川产业集聚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心声。

  淅川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强化服务等方面,初步构建了一整套服务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明确专人跟踪推进各个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确保能开工的尽快开工,已开工的全速推进,已竣工的尽快产生效益。县领导分包重点企业,定期进行现场办公,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对企业、项目需要的所有审批事项,实行“一门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做到部门集中、审批事项集中、工作人员集中、办理过程集中和审批事项到位、部门授权到位、工作人员到位,政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建设了网上审批平台,开展网上审批服务,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审批效率。

  在解决企业融资难方面,县里专门成立企业解困办公室,对特困企业调研摸底,探索建立“政府协调引导、部门密切配合、金融主动服务、企业诚信发展”联动机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实现银企双方互惠双赢。定期召开金融联席会、银企洽谈会,引导、组织、协调各金融机构与企业深度融合对接。创新融资方式,推出“助保贷”、“银团贷”、“金土地确权贷”等业务。仅去年,淅川县金融机构就为中小企业贷款87.5亿元。

  破浪潮头立,扬帆风正劲。眼下,淅川产业集聚区又翻开崭新的一页,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全力打造绿色振兴核心增长极。2018年,淅川谋划重大项目85个,总投资183.84亿元。列入全省重点项目3个,总投资22.8亿元,现已全部开工建设。这些项目涵盖现代工业、高端装备制造、商贸服务、社会事业、城建交通等多个领域,项目的质量、规模、前景与带动性,均创近年新高。 (生俊东 王鸿昌 杨冰 康帆)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