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构建专项、行业、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格局

2018年06月17日17:1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新郑市以精准为导向,务实重干、大胆创新,采取"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坚持以"N+2"帮扶计划为重要抓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7年实现脱贫33人(其中省级7户1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

  在充分细化落实中央、省、郑州市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新郑坚持"规定动作"要做好、"自选动作"要出彩,结合实际、自我加压、创新举措,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行业扶贫:精准定位找"支点"

  "一个支点,就可以撬起地球。"对于脱贫攻坚工作来讲,把脱贫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行业职能部门,也许正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其中一个支点。

  于是,新郑市在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完成"N+2"脱贫帮扶计划的基础上,按照因病、因残、因学、缺技能、缺就业门路等5大类致贫原因和"转、扶、搬、保、救"五项脱贫帮扶措施,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归类汇总,把脱贫任务分解落实到民政、教育、卫生、交通等行业职能部门,对照致贫原因,发挥行业优势,制定出台健康脱贫、教育脱贫等脱贫实施方案,构建了"1+19"政策支撑体系。

  同时,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白象集团每年投入50万元,在具茨山搬迁社区周围租赁500亩地,免费让搬迁群众种植蔬菜。

  健康扶贫:对症下药治"痛点"

  因病致贫是贫困人口致贫的第一主因,治愈贫困人口"痛点",关系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曾是因病致贫的写照。如今,新郑市各医疗单位已为贫困群众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并为贫困户建立规范化健康档案,免收门诊挂号费、注射费、换药费、急救车接送费和免费健康体检,住院治疗的免收住院押金,个人合规自付住院费用再减免10%;入院就医的贫困患者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2017年度,新郑各医疗单位为354名贫困患者累计免收住院押金100余万元,为其减免就医费用8.2万元。

  另外,新郑还定期组织医疗队帮扶义诊,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共开展义诊210次,惠及群众1万余人。积极开展慈善救助,为2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申请华信慈善基金,共救助2.83万元;连续两年出资748.5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每人购买医疗保险,2017年度已赔付人次达278人次,赔付金额101.7万元,贫困群众所有住院总费用补偿比例在95%以上,乡镇级医院报销比例达到了100%,基本实现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政府兜底;组织贫困人口到医保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慢性病体检鉴定,为贫困群众减免鉴定费用11万余元,对通过医保鉴定的350人,按照200元/人的标准配发慢性病常用药物,超过基药范围的可发放季节性防治药物。

  金融扶贫:输血造血消"盲点"

  扶贫开发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更是"盲区""盲点",如何有针对性地精准扶贫、对症下药,提供金融供给,疏通融资渠道,显得更为迫切。

  对于这一点,新郑市薛店镇丁庄村村民刘松义深有体会。当初他为了开办一家红枣加工厂,因资金困难走投无门之时,当地郑银村镇银行客户经理在了解情况后,为他提供了金融扶贫业务,厂子得以顺利投产,当年就实现销售红枣产品200多吨,利润达到30多万元。

  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更是资金的运作和传导主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新郑市大力推进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个县级服务中心、6个乡级服务站、31个村级服务部为主体的服务体系。信用评定体系中贫困户信息采集工作全部完成;安排财政资金2600万元作为金融扶贫专项风险补偿金,与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按照相应比例分担,创新风险缓释模式。

  充分发挥"金种子"小额信贷金融扶贫作用,对贫困户申请的"金种子"贷款简化审批流程、加快手续办理。截至去年,新郑市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887笔、3954万元,占全部贫困户的30.9%,户均获贷额度4.46万元;与好想你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20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56户、146人。(王君杰)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