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三元合力”打造“抢手”毕业生

2018年06月21日15:09

来源:大河网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地方高校如何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东方智慧?

  黄河科技学院作为新中国首所民办本科院校,紧扣时代脉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每年毕业季,学校的毕业生都是各家单位争抢的对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

  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如何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培养“抢手”毕业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创新性地探索了“课堂+园区+企业”的“三元合力”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成为适应职场的“能工巧匠”。

  课堂:课程体系个性化“分流”

  高春辉是黄河科技学院2017届毕业生,现为浙江杭州素女文化交流中心一名前端开发工程师,月薪12000元:“大一时辅导员就指导学生们要提前给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她说当前大学毕业生一般有就业、创业、考研三个方向,这对我大学四年的职业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我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黄河科技学院坚持“面向全体、人人成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改革思路,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学生就业、创业、升学三个职业发展方向实施课程分类培养,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与发展空间。

  对于就业的学生,着重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与企业共同开发以“实务、案例、问题、标准、流程”为主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特色课程119门,强化学生实战能力培养。在专业学习中,积极推进项目驱动下的“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推行“课程设计、真实训练、创新设计、毕业设计”前后贯通的改革思路,建立了“内容综合化、形式多样化、过程全程化”的多元型课程考试新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发挥课堂在职业指导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获得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立项,有效促进了课堂教育效果的提升。

  对于升学的学生,学校组建考研班、专升本训练营,增加基础教学比例。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分级教学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考研的学生加大理论知识教育,组建考研帮扶团队,5个考研学生配备一位导师,从基础课程学习、专业课程学习、考前辅导、选择考研学校、志愿填报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考研辅导和留学指导。王菲雯便是这一系统成熟的培养模式的受益者,2016年她成为世界排名前50的斯旺西大学的研究生。

  对于创业的学生,学校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持续优化,以“专创融合”为核心,构建了“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创业辅导、微创业培育”4个平台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创业教育+项目实训+创业实践”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课程群。同时,对有创新创业意向和潜质的学生开设“创业沙盘模拟”等课程和创业沙龙、GYB培训等,并引进翻转校园APP、智慧树等网络课程资源库,编写《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类著作9部,建立了以在校生、优秀校友、优秀企业家等为代表的创业典型案例库。

  园区:创新创业园区全方位“开放”

  从30元起家到发展成为拥有近3000亩校园、30000余名学生的黄河科技学院,可以说,“敢为天下先”的创业基因一直持续至今。而在学校校园里走一圈,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创业”氛围:24小时开放实验室、创客训练营、校企合作工作室等给想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硬件场所,“一秒快速折叠电动车”“智能开门机”“桌面3D打印机”等学生创客作品在这里诞生。

  黄河科技学院以“开放、创新、生态”三大理念为引领,加大投入,集聚资源,构建了创新创业服务生态体系。学校与郑州市二七区政府部门深化战略合作,结合学校科技人才与学科专业优势,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和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共建“U创港”创新创业综合体,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生物医药三大创新创业园区,初步打造了一个功能齐全、定位面向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开放、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创客工作室、创客工厂、实验室三位一体的实验平台,助力学生创意落地,充分满足学生在指定实验、自带项目实验、课外活动实验、科研项目实验等方面的需求。黄河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三位一体创业园区,则满足不同创业阶段学生需求。黄河众创咖啡、创新创业综合体、创业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为创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2011届学生李威成功创办郑州飞轮威尔实业有限公司,就得益于学校在办公场地、技术攻关、专利申请等方面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其产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近亿元。

  黄河众创空间入驻企业有32个项目获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近300万元,2015年被哈佛录取后选择休学创业的赵杰,创办公司入驻园区,分别获得真格基金和阿里创投1300万元和1亿元融资,目前公司估值1.5亿元。2017年,入驻项目“青春小酒”获得2017年河南省“豫创天下”创业大赛创意组三等奖;马维祥团队的“黑枸杞项目”获得第四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河南分赛现代农业初创组铜奖、2017年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等奖项,并获得河南省教育部门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10万元、国家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扶持基金两万元,马维祥荣获“河南最美大学生”称号并入围“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2017年7月,国家“双创”专题督查调研组到学校调研,对大学科技园给予了高度评价。

  企业:校企合作多方面“育人”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再次成为热词,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红利。作为高校,该如何利用这一政策机遇,在校企合作中做出成效?

  黄河科技学院紧密结合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主动服务中寻求和探索与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各类企业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合作机制,有效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良性互动,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多种合作模式,使行业组织、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育、培养效果评价等教育教学工作,在推进深度的产教融合中拓展教育教学资源。

  “学院通过引企入校、订单培养、自办实体等形式,在联合研发、申报基地、成果转让、创办实体公司等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机械工程学院实训中心主任刘德波介绍说,近年来,学院与西工机电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控技术综合训练中心,双方共享资源设备,服务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了学生深入生产一线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学院还每年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6年上半学年,201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范献迪与学院3个系的100余名学生一起到洛阳一拖开展了一个月的实习实训,“这次实习,让我们真正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工厂的生产过程、生产线布局、技术装备,把学校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范献迪说,实训启迪了他的思维,他和同学一起进行设计改装,成功申报了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去年5月格力电器有限公司的招聘中,经过严格的笔试、三轮面试,最终他凭借实习实践经历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成为该公司在河南地区录用的10余人之一。

  2017年11月,第二期华为创新实验班企业现场招聘会在黄河科技学院火热举行,来自通信、无线、设备、测控和网络专业的29名华为创新班的学生受到多家华为产业链公司的青睐。据悉,华为创新实验班始于2016年9月,是学校信息工程学院依托华为网络学院,针对通信、电子、光电、网络等相关专业的大四学生开办的华为职业认证创新实验班,该实验班是华为在河南省高校中首次创办。第二期华为创新实验班于2017年9月5日正式开班,采取企业课程加学分置换的方式,历时两个月,29名学生已经全部考取华为中级认证。

  近年来,学校通过收购企业、引企入校、创办企业、校企共建4种形式,已建有各科类实验室116个,实验分室372个,校内实训基地15个,校外实训基地316个。学校收购企业,成立河南华中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与河南省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联合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并共建“工程检测中心”;与郑州市政府部门、河南农业大学、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签订协议,共建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技术合作研究中心等;建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可开展56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60种行业组织的标准化职业资格考试。

  黄河科技学院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启始,秉持“开拓、拼搏、实干、奉献”的初心,砥砺奋进,努力践行“办一所对学生负责任的大学”的庄严承诺,它正以坚定的信心和坚实的步伐,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在建设地方名牌大学和高水平应用科技大学的征程中昂首前行!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