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最美的风景是教师

2018年07月02日16:09

来源:大河网

  种桃种李种春风,守秋守夏守芳华。

  当一个人遇见一位好老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在黄河科技学院,学生们说:是幸运,因为他们像灯塔;是幸福,因为他们像朋友;是幸事,因为他们教授的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好漫长的人生之路。

  潜心育人她的课堂教的是人生

  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变化。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教师何书彩,就拥有这般眼睛。

  2007年,何书彩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成为社科部一名思政老师。听课、请教、找学生沟通,何书彩每天忙个不停。很快,她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课堂结合大量案例讲解;每堂课设定话题组织学生讨论;作业要求学生围绕热点话题撰写评论。

  “我应该教学生什么?”初上讲台时,何书彩反躬自问。寒来暑往,十多年过去了,她仍然无法给自己一个全面的答案。但,她肯定的是:教给学生的,不能只是课堂知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何书彩不知道的是,她的言行潜移默化,已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生说,何老师讲时政要闻时,经常穿插领导人工作生活中的小故事,从那里,我们学会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创新的精神;讨论社会热点话题时,她引导我们出善言、行善心、做善事;课间休息时,她给我们播放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带领我们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无意之举的背后,是她坚定执著的付出和追求。每天下班,何书彩坚持读书并撰写读书心得,至今,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3部专著,并于2015年成功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项目。

  2017年5月,教育部例行听课过程中,何书彩的授课被称赞为:“政治上有高度,理论上有深度,情感上有温度,效果上有认可度”。

  14年坚守,她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汉族朋友

  作为全国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基地,黄河科技学院民族学院担负着为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等十所高校培养少数民族预科人才的任务,学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50个民族,学生情况复杂,管理任务重、难度大。

  在这个特殊而又平凡的岗位上,张丽丽一干就是14年。

  2015年5月,张丽丽接到一个电话:“张老师,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感谢您当时带着我看病,帮我筹集手术费……”打电话的是2005级新疆籍哈萨克族学生,名叫居马地里。2006年,他被确诊为肾癌,要做右肾切除手术,远在南疆的家长不能及时赶到,张丽丽带着他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检查,发动全校师生捐款近3万元凑够了医药费。

  “张老师很温暖,是我们的好朋友,更是我们人生的导师。”学生们对张丽丽的评价中,温暖、开朗、幽默、口才好、正能量是最常见的词组。

  “把学生放在张老师班级很放心,她比家长细心,有方法,愿意与家长和学生交朋友,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家长们也如此肯定她。

  2013级17班获得河南省普通高校先进班集体,2014级19班获得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中国梦预科梦梦之歌”全国征文比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2013级学生获得“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知识大赛河南赛区一、三等奖各1名。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竞赛多人获奖,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

  全方位建设打造匠心教师队伍

  在黄河科技学院,有1800余名和何书彩、张丽丽一样的匠心教师。他们尽心尽力、诲人不倦,他们是学生心中的“先生”;他们研精究微、润物无声,他们的课是学生不舍得耽误的“必修课”;他们文思敏捷、德才兼备,是学生心目中的“神人”。

  在“人才强校”战略引领下,黄河科技学院已然构建起雄厚的人才队伍,构筑起学校发展的基石,擎起一流应用科技大学的旗帜。

  近年来,学校通过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完善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体系、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实施百名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举措,促进了大批中青年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培育一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科研人才队伍,锻造“双师型”教师600余人,他们的存在,让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社会紧密结合。

  该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拓展引进范围和渠道,加快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步伐,一大批国内外高级专家和著名学者选择栖身于此: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根岸英一受聘为终身名誉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鲁枢元担纲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此外,黄河科技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建设,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