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茶艾”两叶驱动 给力脱贫攻坚

2018年07月23日17:1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盛夏时节,走进淮河源头桐柏县,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艾草基地和随处可见的生态茶园镶嵌在青山绿水中,如颗颗“绿钻石”,构成了一幅让人赏心悦目的田园生态图。绿色“茶艾”田园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生态产品”,更是桐柏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枝玉叶”。

  “艾草基地建在了家门口,在这里干活,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过去想都不敢想。”正在地里干活的桐柏县月河镇汪庄村村民方中兰告诉记者。方中兰今年50岁,肢体残疾,家里有三个学生,过去依靠家里的几亩薄地生存,收入单一,增收困难。自从几年前家门口建起了基地,她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了艾草基地,每亩每年能获得700元的收入,她平时在基地负责锄草,种根等日杂工作,每天又能收入80元,有了固定的增收渠道,方中兰脸上的笑容慢慢多了起来,整个人也精神了很多。

  与方中兰不同,桐柏县程湾镇栗子园村的贫困户余保卫正与“茶”为伴盼脱贫。去年9月份,在北京一快递公司打工的余保卫,不慎从传送带上摔下导致骨折,不得不回家休养。而此时,余保卫家还有两个学生,一个读大学,一个读初中,每年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由此,余保卫被列为贫困户。一系列的精准扶贫政策,又让余保卫看到了希望。身体慢慢恢复后,他被推荐到离家不远的丹峰山茶叶基地上班,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我感觉挺好的,在家门口就能挣这么多,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的事。”余保卫说,现在家里的两个学生也获得了教育补贴,再加上政府的贴息贷款分红,今年脱贫很有希望。

采摘茶叶

  如今在桐柏,很多像方中兰和余保卫一样的贫困农民依靠从事茶和艾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桐柏地处淮河源头,生态富集,村民种植茶和艾的历史悠久。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把发展茶、艾产业作为带动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引爆点,着力打造“中原茶乡”和“中华艾乡”,以“长抓茶近抓艾”为方向,科学地将茶、艾产业与精准扶贫战略目标相结合,先后出台了产业扶贫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茶产业方面,出台了《关于推进茶产业发展实施精准扶贫的若干意见》《桐柏县实施茶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对建成5亩以下茶园基地的贫困户,免费提供茶树良种,对流转贫困户土地或吸纳贫困人员就业超过一定比例集中连片建成的50亩以上茶园基地的大户或合作社,经验收合格,无性系良种茶园一次性给予每亩1500元的良种补贴;有性系良种茶园一次性给予每亩500元的良种补贴。倾力打造了以吴城镇闫庄-王湾-陈留店,程湾镇程湾-曹河-石头庄-岳沟-栗子园-邓河为主线的茶产业特色旅游经济带,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宽贫困群众的致富门路。

  据悉,桐柏县共有茶叶龙头企业20余家,茶叶专业合作社41家,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合作共赢机制。目前已引导带动全县14个乡镇,36个种茶贫困村,1700余户贫困户参与茶产业发展。在艾产业方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艾产业实施产业扶贫的意见》,大力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利用到户增收项目资金种植艾草,按每亩1000元的标准进行扶持,每户最高补助5亩。积极打造艾产业扶贫重点带,对在贫困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区域,新建成集中连片艾草基地200亩、500亩、1000亩的,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的补助。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对带动脱贫效果好的艾草加工、销售等龙头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重点扶持。在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组,采取“政府+贫困户”的模式,把分散的贫困户联合成片,由乡镇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贫困户按每户3亩的标准无偿受益。同时,返聘贫困户在基地务工,乡镇支付劳务费。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免费提供种植、管理、收割并送到家等“一条龙”式的服务,带动贫困户增效创收,去冬今春,带动全县种植艾草贫困村48个,3600余户贫困户依靠种植艾草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桐柏的优势在生态,特色在茶艾。下一步,桐柏县将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在盘活土地资源、壮大龙头企业和强化技术支撑上下功夫,做强做大茶艾产业,探索一条符合桐柏特色的生态产业富民之路。”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说。(生俊东 杨红玉)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