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下“绣花”功夫做好扶贫“针线活”

2018年08月22日10:2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现在一个月能挣2000元钱,我和孩子生活有了保障,扶贫政策让俺生活有了希望!”8月21日,正在云台山景区打扫卫生的赵小芳高兴地说。

  今年37岁的赵小芳是修武县云台山镇古洞爻村贫困户,6年前丈夫不幸去世,她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靠打零工艰难度日。如今,通过镇政府和帮扶单位穿针引线,景区提供的就业岗位与贫困群众就业需求精准配对,赵小芳成为云台山景区一名保洁员。据了解,修武县由核心景区提供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就业,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成了景区的保洁员、服务员、管理员。去年以来,像赵小芳这样通过在景区就业实现稳定脱贫(增收)的有19户57名贫困群众。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修武一手抓扶贫政策落实,一手牵贫困群众需求,将扶贫政策与群众需求精准匹配,建立起适宜地域特色、符合群众实际、满足百姓需求的扶贫工作长效机制,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落细落小,帮扶政策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像绣花一样做好扶贫“针线活”。

  像绣花一样,捋顺线条、按图作业。

  扶贫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手中千根线,根根不能乱”。该县组织15家行业部门,全面梳理扶贫政策,研究出台就医、就学、危房改造、电费减免等扶贫政策56条,印制成政策“图谱”,扶贫干部有了“明白账”,贫困户当上“明白人”。

  扶贫政策落实怎样,贫困户有知情权,更有发言权。每个贫困户享受的政策,该县组织帮扶责任人入户反向核对、正向宣传,提升贫困群众认知感、获得感,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得精准到位。

  发挥旅游大县优势,加快旅游项目建设,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创造条件。云台山景区谋划实施了夜游云溪谷、云台山小吃村等10个重点项目,将带来100个就业岗位。西村乡规划建设双庙“双峡市场”、甲板创村“象鼻山”等5个旅游市场,带动46户贫困户年均增收7000元以上。

  像绣花一样,章法有度、精准用劲。

  贫困村、贫困户情况千差万别,扶贫工作必须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和产业基础,一村一策、一户一案,精准扶贫才能到位见效。

  郇封镇东常村贫困户李秋利的儿子想开一家婚庆公司,却苦于缺少资金,5万元的小额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让金融精准扶贫和贫困户创业良性互动,去年年初以来,该县已帮助70户贫困户走上自主创业、脱贫致富之路。

  郇封镇还利用到户增收项目优惠政策,为贫困妇女量身定制手工织布项目,破解农村妇女“挣钱就顾不上家,顾家就挣不了钱”的共性问题。手工织布项目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陆续有36个行政村的60多户贫困户参与其中,预计每年户均可增收3000多元。

  像绣花一样,上下贯通、久久为功。

  云台山镇东岭后村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全村共15户58人,有3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1人,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戴了多年。

  研究上级扶贫政策,积极向上申请资金项目。今年3月,利用13万元上级扶贫资金,东岭后村建起50亩皂刺产业经济林。4750株皂刺新品种5年左右进入盛产期后,3户贫困户户均年可增收7000元。

  让传统村落走出“深闺”,该县将东岭后、金陵坡等深山村纳入全域旅游大盘,投资4600万元建设金云路、东虎路,将10多个传统村落串珠成链,深山区乡村旅游、民宿开发即将步入“快车道”。

  同样是省级贫困村,五里源乡南庄村已实现脱贫。近两年,南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不但村容村貌整洁一新,还建起了27座蔬菜大棚和1座面积150平方米的生鲜冷库,村集体产业实现上档升级,27户贫困户中已有26户摆脱贫困。

  据了解,该县通过实施旅游、产业、就业、金融等增收帮扶措施,去年实现856户3052名贫困群众脱贫,6个贫困村摘帽。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第六次推进会议上,该县荣获2017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称号。(王辉 范燕彬 王乐)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