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西簧乡:树上结出“致富果” 树下长出“钱串子”

2018年08月24日15:1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脱贫攻坚,产业为先。近年来,淅川县西簧乡大石河村结合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全村重点发展中药材、林果、食用菌等绿色产业,并采取田间种植和林下套种中药材相结合的模式,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一场大雨过后,田里的草长势迅速。在西簧乡大石河村,贫困户陈俭华正在核桃树下忙着除草,陈俭华告诉记者,他家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患有心脏病且肺部溃烂,常年来往于医院,由于常年照顾妻子,过去在家只能种些庄稼,生活负担很重。

  大石河村贫困户陈俭华向记者介绍说:“以前种地,靠天吃饭,收入没保障,后来在村里帮助下,我种了三亩核桃,今年卖了3600多元,生活也有了保障。”

  大石河村位于山区,该村土地贫瘠、群众居住分散,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19人,该村素有种植核桃的传统,但都是零散种植、规模不大。近年来,为增加村民收入,该村整合资金,引进先进技术,鼓励引导群众规模化种植薄皮核桃。三淅高速通车后从该村经过,新修的209国道也从该村穿过。村里的核桃种植户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有了销路。

  陈俭华说:“现在高速路通车后,来往的车辆也多了,我把摘的鲜核桃摆到路边都有人来买,价钱也比别人上门来收购要高。”

  核桃种植起来了,村民也有了销路。但是怎样将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怎样将群众的利益最大化、怎样实现短线产业促民增收,成了大石河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最关心的问题。

  经过多次调研考察,该村选取种植油牡丹、杭白菊、蒲公英等种植周期短、种植风险低、收益可观的中药材,并鼓励村民在原有的核桃树下进行套种。找准了产业发展的路子,怎样推广又成了该村面临的难题。

  县司法局派驻大石河村第一书记张朋飞在采访中介绍道:“过去村里有药材种植的历史,但是由于村民盲目发展,管理不规范,种植技术落后和销售渠道不稳定。所以就出现了种什么、什么不挣钱的现象。因此,中药材种植没有从根本上给老百姓带来经济效益。导致了我们在推广中药材种植时,许多村民担心种亏了咋办。”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做百遍思想工作,不如带村民去实地看一看。西簧乡组织大石河村干部群众外出学习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又邀请专家向村民讲解油牡丹、杭白菊、蒲公英的生长条件、种植技术、种植投入、产量、销路、经济效益等情况,还引进两家公司从种苗投放、技术支撑、高价回收等方面给予村民支持,并与村民签订销售合同,为村民的销路上了“双保险”,打消了群众的思想顾虑,开始大力引导贫困户种植中药材。

  为扩大种植规模,规范种植方式,带动更多人致富。大石河村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村民种植中药材,由公司和合作社负责发苗,包技术、包回收、包销路,合作社和贫困户按1:9比例分红净利润;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五保贫困户,让其与有劳动能力的农户结对子,合作社仍分1成,其余9成两者平分。药材的销路和技术有了保障,村民也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更加坚定了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

  张朋飞在采访中介绍说:“大石河村为了打造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带,现已引进了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淅川县世通中药材有限公司和祥和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水肥微喷自动化灌溉技术和集中化管理、种植等现代化方式,截止目前我们中药材种植面积到达200余亩,现在村民每亩地的综合收入最低能达到4000元。部分贫困户已从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让他们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现在全村的贫困户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扶贫产业发展中来。” (生俊东 冷新星 董博)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