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石门乡:贫困群众乐享生态扶贫“红利”

2018年09月29日10:3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9月27日,在南召县石门乡寺山村中药材菊花种植基地,300亩的金丝贡菊、黄金菊长势旺盛,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菊花,一尺高翠绿色菊花开始打包、吐蕊,预计国庆后将盛开怒放,菊花产品已经签订销售订单,全部销往上海、北京、广州、香港等大城市。

  54岁的寺山村贫困户晋国强正忙着组织村里群众种植管理,6个贫困群众一字排开在菊花地里喷施营养肥。晋国强患上高血压,去年又做了脾脏切除手术,无法干重活。老父亲患有心脏病、白内障,眼睛失明,丧失劳动能力。儿子在鹤壁市上大学,每月需要供给生活费。因病因学致贫,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来气。

  今年,南召县石门乡引进在外创业人员胡增刚返乡创办南召县美盛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流转土地300亩连片种植中药材菊花,带动周边7个村、30多户贫困群众务工就业,主要从事菊花种植、田间除草、浇灌以及菊花采摘等活计,每人每天70元,实现日清日结。晋国强负责菊花种植基地日常管理,组织周边群众劳动生产,每月固定工资3000元。“我家以前日子过的十分艰难,备受贫困的煎熬。要不是美盛合作社培育这项绿色富民产业,俺家的日子真的过不下去。现在,我在种植基地长期务工,精心侍弄菊花,每月收入稳定,生活有保障,心里很踏实。”

  享受生态产业“红利”的寺山村贫困户胡增丽也有同样的深切感受。5年前,胡增丽的丈夫因病去世,给她留下巨额的医疗债务。屋漏偏遇连阴雨,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压迫神经线,去年以来先后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市骨科医院做了2次手术,除去新农合医疗报销、医疗救助,个人自费支付1.6万元。女儿在中学读书,每学期需要提供生活费。家庭缺劳动力、缺资金,沉重的生活担子由她独立支撑,柔韧的双肩扛起超负荷的重担,胡增丽力不从心,度日为艰。经过乡里帮扶责任人的推荐介绍,她进入美盛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每月固定工资2000元,解决了家里增收难题。

  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南召县石门乡依据乡情,培育发展生态富民产业,重点发展香菇、苗木花卉、菊花、艾草等绿色产业,通过产业扶贫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转移就业,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实现大产业增收全覆盖、小项目增收精准到户,做到贫困户有致富产业、有带动主体、有增收项目、有实用技能,确保让贫困群众有业可从、有企可带、有股可入、有利可获。

  南召县石门乡华康艾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艾条、艾柱、艾草精油、艾草本草洗衣液、艾草清香洗洁精、艾草香皂等系列艾制品,与上海一家电商企业缔结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县里汇融国际电商销售平台,产品源源不断销往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年销售额近4000万元,曾被淘宝网评为“金牌卖家”。华康艾制品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无偿向每户贫困户免费提供艾根、种植技术,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每亩艾草收益3000元。该公司与石门乡236户贫困户签订了种植、包销合同,建立艾草种植基地8处,种植艾草3000亩。同时,该公司定向招收贫困户进厂务工,保底工资2000以上,目前安排贫困劳动力37人进厂务工,每人每月补贴生活费100元。

  石门乡黑石寨村贫困户马丽平一家7口人,公公患有心脏病,常年寻医问药,每月药费需要500元。家里2个孩子幼儿园,弟弟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家庭经济十分拮据,日子入不敷出。3年多来,马丽平和婆婆两人在华康艾制品公司扶贫就业车间务工,婆婆在卷条车间手工卷制艾柱,她在全自动卷条机生产艾条,婆媳俩人均每月收入2000元,基本顾着家庭日常生活开支。“我和婆婆在艾草扶贫车间上班,每月上班20多天,收入2000多元,解决了一大家子生活困难。有了这份稳定收入,俺家增收有门路,致富有信心,脱贫有希望!”

  南召县石门乡在产业扶贫中实施生态“福”民,把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环境提升结合起来,在贫困村扶持发展花卉苗木、优质果品、食用菌、中药材、艾草等特色种植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市场引导等手段助农增收,走出一条百姓致富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的产业扶贫新路。绿了田园,富了农家,美了村庄,农村变得“绿富美”;贫困户收入增高,生活富裕,精神帅气,奔小康充满信心,个个成了“高富帅”。(生俊东 廖涛 张强 王博 )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