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南水北调城区段打造成“新地标”——访焦作市政协常委焦崇奎

2018年09月29日11:3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焦作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9月26日开幕,会后,本网采访了焦作市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焦作市委员会驻会副主委焦崇奎。焦崇奎说,焦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穿过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议尽快将南水北调中心城区段打造成焦作新的地标,造福焦作人民。

  焦作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焦作市委员会副主委焦崇奎

  焦崇奎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焦作境内工程全长76公里,其中8.82公里穿越焦作中心城区,西起丰收路与焦武路交叉口,东止中原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城区段工程占地1983亩,绿化带道路工程占地计4027亩。

  焦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区段自2010年征迁修建以来,在河道及其两边中心段发现了明清古民居、寺庙、祠堂几十处,从地下挖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尤以东汉古民居---陶仓楼最具代表性。2008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代表河南参展,展示了中原厚重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智慧。同时,还发掘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焦作人民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使我们曾引以自豪的“唯一穿城而过”尽快变成造福人民的福祉,不辜负焦作人民的殷切期望,建议尽快将南水北调中心城区段两侧绿化道内打造成焦作历史文化的饕餮盛宴,打造成焦作历史文化旅游的“城市名片”。

  焦崇奎建议,第一,要打造焦作历史文化地标、华夏第一楼、东汉古民居---陶仓楼。把在南水北调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特别是以焦作为代表的出土文物陶仓楼(有三十多座,形式多种,二到七层,是东汉的古民居建筑,根据东汉一般楼阁的间距推算,实际建筑约有二三十米高,它反映了东汉鼎盛时期古山阳是高楼林立,辉煌的大都市),按照1:1的比例复制还原成当时的建筑,临南水北调渠而建,构建焦作历史文化的地标王。

  第二,要保护开发利用两岸的古民居游。建设以祖师庙—玉帝庙—三官庙—王兰广故居—张家祠堂为依托建设具有明清地方特色的城市绿色主题开放式文化公园,对绿化带内其它保护状况较好的三官庙、玉帝庙、农民政治夜校、西王褚、西于村、定和等多处古建筑,适当加以维修,恢复明清原有时的规模,使其能够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发挥出较好的旅游示范作用,建成具有深厚文化历史内涵的特色文化长廊。

  第三,要建设焦作的孝文化游。“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已经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二十四孝》中,有四个是焦作人,分别是西汉末年武陟小董村卖身葬父的董永、东汉光武中兴时沁阳水北关刻木事亲的丁兰、东汉时期温县埋儿奉母的郭巨、晋朝沁阳崇义扼虎救父的杨香。还有个人是曾在焦作温县做过官的山东琅邪卧冰求鲤的王祥。孝道文化在焦作亘古绵延,血脉相传。如替亡妻奉养双亲和抚养残障内弟的“大孝之爱”的谢延信。前几年数字电影《中国古代孝道故事》在焦作影视城投拍,并全国发行;应建立孝道文化游,让更多的群众和游客在休闲游玩的同时,接受孝道文化,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做贡献。

  第四,要建设永久的焦作南水北调纪念馆。焦作是南水北调中线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焦作人民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市民为了南水北调工程搬离了世代居住的地方,舍小家为大家,目的是让我们的城市建设更加美好,让南水北调工程惠及更多的民众。为了弘扬焦作南水北调精神,让世人铭记,建造一座永久纪念南水北调纪念馆。

  第五,要打造焦作的市花、市树长廊。沿两岸规划的绿化带,大规模、高规格设计种植几百种月季花,用二到三年打造一个四季如春、繁花似锦、色彩缤纷的月季花海,每年举办月季花观赏节;规划种植具有焦作地域特色的千年长寿树市树---槐树,体现焦作厚重古朴的内涵。(王辉)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