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抓好产业集群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11月30日19:26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初冬时节,走进新野县,到处还是蔬菜碧绿。在施庵镇兴业外贸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以沼气工程为依托,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供港蔬菜基地,流转土地面积2000亩,种植广东菜心和芥兰等品种。通过用沼肥替代化肥,结合过滤沼液喷灌蔬菜,发展“猪-沼-菜”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示范效果,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初步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农牧一体、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雏形。

  新野是中国棉纺织名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牛肉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等荣誉,产业集聚区成功晋升为二星级。新野县位于中原经济区西南门户、豫鄂两省交界地带,南阳盆地中心,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新野县充分利用肉牛产业化集群、蔬菜产业化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花生产业集群、小麦产业集群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打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该县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衔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协调推进农村全面发展。

  近年来,新野县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和高产创建。至2017年底,全县整合土地、发改、财政、水利、农综开发等部门项目,已完成58.7851万亩的建设任务,在全县高标准粮田建设范围内,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技术培训,实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无偿发放补助农资600余万元,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2000人次,发放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明白卡16万余份。大力推广吨粮田集成技术,加快科技长入步伐。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依托新农主体率先落实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配套设施完善建设和后期田间工程管护。

  坚持以工促农、工农互动,接二连三、延链补链,三产贯通、融合发展,形成了肉牛产业化集群、蔬菜产业化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花生产业集群、小麦产业集群。2007年,内蒙古科尔沁牛业公司落户新野,成立科尔沁牛业南阳公司,带动相关加工企业12家,形成了肉牛产业化集群。联通农、牧、工、商四大业态,形成了“1+3”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集良种繁育、饲草饲料、肉牛育肥、电子拍卖交易、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产品销售、科尔沁合作社为一体上下游贯通的产业增值链,集流转土地、规模种植甜玉米、秸秆养牛、牛粪制肥、生产食用菌、肥料还田、沼气发电、沼液还田为一体左右回旋的生态循环链。

  新野蔬菜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在国内享有盛名,素有“北有寿光、南有新野”之称。2005年,以2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新野蔬菜批发市场为依托,引进带动绿健脱水蔬菜公司、绿健工厂化育苗车间、宛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惠万家供港蔬菜公司等龙头组织,健全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集蔬菜生产、市场营销、脱水加工、冷链物流、质量检测、科技服务、生态旅游、农民合作为一体辐射带动30平方公里的蔬菜产业化集群。

  将富有农业特色休闲项目引入农庄企业。加快推进玫瑰湾庄园、津湾生态桃园、溧河铺镇林果基地观光农业、歪子棉花庄美丽乡村等示范项目建设,推进汪堤村、白滩村、周湾村、东元村等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开发个性化的休闲旅游产品,举办2016-2018年三届津湾桃花文化艺术节、玫瑰湾各类绿色生态主题活动等农业特色休闲活动。近两年,全县休闲农业从业人员130人以上,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年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2018年,津湾生态桃园和玫瑰湾生态农业庄园被市农业局评为“南阳市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肉牛、蔬菜、花生、小麦、休闲农业五条产业链融汇成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打造活力新野、美丽新野、幸福新野,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生俊东 王冬安 乔彬 梁浩杰)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