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产业扶贫“五问五答” 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2018年12月07日11:0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成片的金银花迎风摇曳,翠绿丛中金银相间、美不胜收;鳞次栉比的池塘波光粼粼,小龙虾、大闸蟹“矫健”的身影若隐若现;错落有致的光伏大棚蔚成景观,棚顶发电,棚内顶着“小伞”的茶树菇长势喜人……行走在广袤的淅川乡村,扶贫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发,承载着渠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时代向往。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是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根本之策。当下,提升产业扶贫水平,助力精准脱贫势在必行,那么作为省、市脱贫攻坚先进县的淅川,在具体实践中,产业特色怎么提升?龙头作用怎么发挥?贫困户增收怎么实现?扶贫效应怎么持续?干部责任怎么落实?

  带着疑问和思考,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基地车间,同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促膝交谈,看到的是淅川县委、县政府用有解思维高质量书写出这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一问:产业特色怎么培育?

  “去年秋冬季挖塘、投苗花了8000多元。今年已卖两茬虾,收入5000多元,年底前还能再卖3茬,收回成本不说,还能挣4000多元。”在厚坡镇唐湾村小龙虾产业扶贫基地,贫困户张家伟笑得合不拢嘴,5亩小龙虾让他对好日子有了盼头。该基地因地制宜,在水浸地上规划建设5000亩虾塘,带动周边1566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同样的特色产业,马蹬镇寇楼村也在加快发展。发挥水丰、水好优势,该村农民寇元钦带头发展了1000亩蟹塘,养出的大闸蟹体大膘肥,参与户户均年增收1.6万元。荆紫关镇庙岭村则巧打“丘陵山地”牌,420户群众发展大樱桃800亩、薄壳核桃2200亩,套种何首乌、花生等,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还有,软籽石榴、白玉蜗牛、黄粉虫等特色产业已在淅川大地成百花齐放之势。

  产业特色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京津人民的“大水缸”,淅川有山不能养畜、有水不能养鱼、有矿不能开采,面对困难,该县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逐乡镇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并远赴浙江、陕西等地考察取经。之后,九重、老城等有产业基础的乡镇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绿色引领、突出特色,短、中、长三线产业相结合的全县产业扶贫思路愈加清晰:短线重点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短平快产业;中线大力推广软籽石榴、薄壳核桃等生态林果,套种林下作物;长线用大交通带动大旅游,用大旅游带动大发展。

  “绿色是产业扶贫的底色。”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告诉记者:“按照快见效、可持续的要求,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短、中、长产业合奏,抓短线吹糠见米、抓中线保证持续、抓长线打造恒业,让贫困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二问:龙头作用怎么发挥?

  九重镇唐王桥村万亩金银花基地满目青翠,点缀其中的金花、银花散发出淡淡幽香。“不要小看这一朵花,福森生产的双黄连、凉茶每年需要它上万吨。”福森药业集团副总裁周书平介绍,我们发挥产业优势,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全县种植金银花3.5万亩,每年5月至7月采收期日均6000人前来务工。“每人一天能采10公斤左右,每公斤8元,每人每天可收入80多元,手快点每天能挣100多元,再加上锄地、剪枝等零碎农活,周边群众平均每人每年收入能达两万余元。”该村老支书高敬森指着不远处一排排小洋楼自豪地说,金银花已成“致富花”。

  马蹬镇寇楼村寇元钦在养殖大闸蟹取得成功后,成立了淅川县平发农业开发公司,高标准建起20个香菇大棚,贫困群众利用到户增收资金5000元购买香菇,公司全程代管并承担全部风险,确保群众旱涝保收。目前,带动676名贫困群众发展香菇。

  一路走来,龙头企业依托林、果、药等特色资源助力扶贫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这得益于淅川县大力支持有实力的涉农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形成产业扶贫辐射效应。比如,该县出台《扶贫车间奖补办法》,引进了金帝服装等一批企业,使108个扶贫车间建到田间村头,带动3500名贫困人口月均增收1500元,带贫率达50%。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利于放大扶贫投资效益,也有利于防范贫困户单打独斗的风险。”淅川县长杨红忠说:“我们把龙头企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给予政策支持,扩大规模、拉长链条,让其真正成为扶贫的主力军。”

  三问:贫困户增收怎么实现?

  站在九重镇仁和康源万亩软籽石榴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石榴树果实累累。“我们栽种软籽石榴3.5万亩,带动贫困群众1500多户”。仁和康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念锋如数家珍地介绍,通过“三权分置”模式,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归企业,农户拿土地入资,在获得地租收益基础上,产业见效后,村集体、企业和农户按1∶4∶5的比例约定各方权益。这种模式,贫困户零风险、企业低成本发展、村集体有了收入,各方积极性高涨。

  老城镇的杏李产业采取的是“保底分红”模式。该镇引入中线水源杏李林果公司,并为企业协调土地流转,企业负责提供苗木、技术培训和产品销售,农户负责种植、管护,协议约定3年后亩净效益保底3000元,不足部分由企业补齐,超出部分由村集体、企业、农户分别按5∶10∶85的比例分享净收益,实现了三方共赢。

  在金河镇,农户以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种植、管理,公司负责苗木、销售,群众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增加务工收入,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资产收益”式转换。产业见效后,农户、公司和合作社按5∶4∶1分享净收益。

  滔河、毛堂等乡镇,企业租赁贫困户土地建设大棚,贫困户通过小额贷款或到户增收资金向企业购买菌棒发展产业,企业在产业发展中负责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目前,通过这种“返租倒包”模式,发展香菇3000万袋以上,带动4000余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通过三权分置、保底分红、资产收益、返租倒包等四种模式,将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中,使其获得地租、务工、分红和经营收入,收益一元变多元,实现了最大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玉振如是说。

  四问:扶贫效应怎么持续?

  风光秀美的丹江、景观奇特的八仙洞,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接待游客的余飞乐此不疲,他家住马蹬镇余沟村丹江边,离八仙洞景区很近,除了经营游船,还开了农家乐,生意红火。“以前守着绿水青山受穷。近些年,丹江小三峡架起了桥,狭窄坎坷的土路修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游客越来越多,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余飞笑着告诉我们。

  依靠好风景、直奔好光景的还有上集镇竹元村皇冠蓝孔雀合作社的吕志波,他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附近群众养殖了1万只孔雀,除卖种苗和标本外,新上了生态观光项目,对孔雀进行表演培训,春节期间一天就接待游客万余名。“目前,镇政府着力改善周边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我们加紧建设七彩孔雀谷,届时将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奔小康。”吕志波对未来信心满满。

  走进厚坡镇农光互补茶树菇孵化园,棚顶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棚内一排排菌棒在架子上整齐摆放。“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结合食用菌种植等短期项目,确保贫困群众持续收益、稳定脱贫。”孵化园负责人张玉军说,我们带动了1538户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不能为扶贫而扶贫,要把扶贫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载体,整合资源,统筹谋划,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杨红忠说:“产业扶贫规划之初,我们就确立了坚持贫困户脱贫与奔小康一体部署、扶贫产业与生态主导产业一体规划、扶贫工作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一体考核、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一体考虑‘四位一体’的发展之路,确保了扶贫效果的可持续。”

  该县林业局局长武建宏说:“淅川是林区县,但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我们将持之以恒加强生态保护,走林、旅、康养等产业一体化发展之路,打造富民强县的恒业。”

  五问:干部责任怎么落实?

  采访中记者看到,淅川各级扶贫干部谈发展、思路清晰,谈产业、充满自信,一言一行展现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不仅把扶贫当成政治任务,而且把这项工作当成民生事业,用领导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卢捍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谋划产业时,他逐个乡镇调研,在村部一住就是三天。领导方式的转变有效带动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该县还通过完善制度促进干部落实责任:逐级述职制度,通过“逐级听、现场查、快交办、督促改、严追责”五个程序,层层传递压力,环环相扣倒逼工作落实;“三率”考评制度,把“项目资金发放率、小额信贷使用率、企业带贫率”作为一把硬尺子进行考核,在这一指挥棒的引领下,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6.71亿元,惠及6万余贫困群众,扶贫车间带贫率达30%、产业基地带贫率达40%以上;政策激励制度,对短线产业实现全覆盖、当年收益好的贫困村,经考核,村支书任期内享受副科级工资待遇,驻村第一书记破格提拔,对贫困村中线产业实现全覆盖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分管扶贫副职优先提拔重用。

  如今,淅川已经锻炼出了一支精神佳、状态好、作风硬、敢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一批脱贫攻坚“领头雁”。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打好脱贫攻坚战、兑现庄严承诺是一场“大考”。淅川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道正坚定信心、齐心协力,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生俊东 王鸿昌)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