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退伍军人张德山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被称“香菇王”

2018年12月13日15:3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俺打心眼里感谢德山,要不是他的帮助,教俺技术,俺这日子不知道该咋过里!”一提起脱贫这件事,舞阳县文峰乡李斌庄村贫困户张禄军就泣不成声。

  张禄军介绍,自己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为了摆脱贫困,几年前,他家里开始小规模的种香菇,但是,由于技术跟不上,一连好几年连本钱都赔光了。了解到他家里的情况后,张德山主动赊给张禄军1.2万个菌棒,手把手教他种香菇,经常到棚里面给他义务技术指导。有了张德山的帮助,张禄军的香菇种植很快见了效益,2015年,他家的香菇卖了5万多块钱,一家人摘帽脱了贫。如今,张禄军年种植香菇近7万袋,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不仅自己致了富,每年还能给村里提供十几个就业岗位。

  在李斌庄村乃至舞阳周边地区,说起张德山,大家都称赞不已。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坚守军人本色,用自己的吃苦耐劳、热心助人的品质,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被群众称为:带领大伙奔小康的“香菇王”。

  据了解,张德山1968年出生在文峰乡李斌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6年11月入伍,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12月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光荣退伍。作为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党员、退伍军人,回到家乡,他放弃了外出高薪就业的大好机会,发挥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选准产业,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和执着的追求,开始了发展香菇种植的创业路。

  李斌庄村在9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香菇,由于技术和市场原因,村民对种植香菇是既恨又爱,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想哭,种香菇;要想哭得痛,明年接着种。村里大部分村民放弃了香菇种。

  经过市场调研,不怕吃苦的他坚信:种香菇是个不错的致富项目,虽然种植香菇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掌握,之前没种好,关键是种植技术还没有很好的掌握。他就凭着不服输、敢拼搏的军人经历,决心重振当地香菇市场,他先后自费到香菇之乡福建省三明市和河南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地专门学习香菇种植知识,逐步熟练地掌握了香菇的种植、制种、制菌基等相关技术。

  经过多次探索实践后,他率先把室外香菇棚搭起来,从此再也不用自家屋里屋外折腾搬香菇,对香菇菌袋杀菌和出菇方式也进行了改进,感染变质的菌袋明显变少了,人工成本也下降了,他自己的香菇种植规模也越做越大,最多时,他在周边发展一二十个香菇种植基地,年种植香菇达200多万棒,都由他负责提供菌种、辅助材料和技术指导。

  “和张总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为人沉稳,踏实,和他做生意啊,就是靠谱!”一位曾经和张德山有过生意上合作的客户说道。

  张德山尝到了甜头,在香菇种植上他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决心让香菇种植在家乡变得越来越强大,通过几年的拼搏,李斌庄成为远近有名的香菇基地,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他被乡亲们誉为“香菇大王”。2012年,他被村里党员推荐,并以高票当选为村支部副书记,打那起,他没有忘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主动将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无偿提供并推广给周围的人,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村民张富顺,家庭困难老母亲常年有病,两个孩子上学,家底子薄,种香菇没有资金、没有帮手、没有经验、没有技术。张德山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先是精神上鼓励,树立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在此基础上赊销给他种料、提供技术,手把手帮扶张富顺的香菇种植,现已达年11万棒种植规模,靠香菇种植,每年都有可观的收入,早已甩掉贫困帽子,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截止目前,张德山先后帮扶了20余户贫困户,年赊销给贫困户的棒袋等物资达20多万元。成绩面前不骄不躁,在张德山心中,“军人”这一称谓永远让他引以为豪。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事迹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客户端《砥砺奋进的五年》、央视网、《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及河南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报道。他总说,自己能有今天,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自己致富了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能为乡邻做些实事,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

  张德山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优秀党员的先进性和退伍军人的英雄本色,得到了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张德山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香菇产业做大做强,要带领更多的乡亲靠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让更多的群众依靠香菇种植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燃烧青春,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田明杰 李凯军 赵明奇)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