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承精神不能丢失 专家呼吁:让张衡回归初中历史教材

2018年12月20日08:4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张衡所取得的卓越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理应被我们继承、宣传和发扬。怎么说删去就删去了呢?”12月18日,纪念张衡诞辰1940周年学术论坛在张衡故里南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与会相关专家学者发出倡议:让张衡回归初中历史教材,恢复应有历史地位。

张衡是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他在天文、地震、文学、机械制造等诸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成就,在我国古代科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人们尊为“科圣”。据了解,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将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有关张衡的内容完全删除;2018年也仅仅出现在课后活动,正文则只字未提。今年10月,人教社曾就此回应,张衡及地动仪内容并未从统编版教材中消失,只是教材编排上做了调整,将关于张衡和地动仪的内容,调整到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一课中。


论坛现场

“这可能与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个别打着学术争议的旗号来否定地动仪,甚至质疑张衡历史成就的声音有关。我们应该明辨是非,引起全社会重视。”张衡研究会相关人士说。

国家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天文学会理事罗宝琪表示,既然我们做不出张衡的地动仪卡来,就将其删除,貌似科学,实际上是不科学的;貌似作为,实际上是做而不作。我们的教材应该秉承严肃科学的态度,怎么能改来改去。提起张衡被删除历史教材,这位老天文学专家气愤难平。他说,这种态度不严谨,方法不科学,说删就删,也不通报,等到发现删了,已经继承事实了。这种行为触碰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底线了,这绝对不行。

屏幕快照 2018-12-19 下午11

未删前教材中关于张衡发明地动仪的课文。

著名文史作家秦俊认为,科学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如果认为张衡地震仪现在不够科学,可以在历史教材介绍中标注“有不同说法”,这样更有利于青少年去探究科学、仰望星空。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郑先兴也表示,不能因为有人质疑了,就一删了之,这让我想到对历史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张衡是我国科学界的珠穆朗玛,50年代就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我们的历史详细记述了西方古代的科学家,而将自己的祖宗拿下神坛,这是‘数典忘祖’之举。”民间文化学者齐英杰认为,后人没有把先人的成果继承好,应该有愧于先人,怀疑和回避先人,这是最缺乏担当的处世行为。而人教社说小学课本已有张衡简介的理由过于牵强。

“在国际上承认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寥寥无几,国际小行星中心还命名一位小行星为张衡星,这是中国科学和人文自信的宝贵遗产。偏偏这种正能量,被从历史课本上删除,实在欠思考。”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王军校认为,张衡身上所具有的中华民族优秀的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浓缩。他刻苦钻研、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虽时隔近2000年,但在今天仍然具有榜样作用。

102935793054

2017年秋季投入使用的《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关于张衡的内容被删除。

“张衡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具有科学思维的名人圣贤,而这一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薄弱的方面。”南阳市教育局基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尹正驰在发言时表示。当得知张衡和地动仪被从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删去了,这位基层历史教育研究人员非常震惊。“抛却南阳人的老乡立场,站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理念,强烈呼吁历史课本对张衡和地动仪的记载。”

“让张衡回归初中历史教材,以正视听。”当天,全体与会代表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时代需要英雄楷模,张衡精神需要我们子孙后代的学习和传颂。因此,我们共同倡议,让张衡回归初中历史教材,丰富张衡知识内容,恢复一代伟人应有的历史地位。使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了解一个全面的张衡,使张衡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质能够一代代传承发扬,让张衡精神激励青年一代去奋力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论坛现场。

论坛组织方和张衡研究会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张衡的相关学术研究,挖掘张衡的历史资源,丰富张衡的文化内涵。积极宣传张衡科学成就,弘扬张衡科研精神,充分发挥张衡精神具有的积极的现实意义。正确引导社会各界对张衡科技创造的学术争论。理性参与学术上的争论,从专家的角度引导这些争论朝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向社会大众讲述一个真实伟大的张衡。(陶陶然 贺志泉 生俊东)



编辑:史海山  审核 :新闻总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