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杞县:脱贫攻坚让农民生活更幸福

2018年12月26日16:39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脱贫路上,一个人都不能少。”这是承诺、责任担当和使命。近日,记者在河南杞县邢口镇杨屯村、阳堌镇小岗村、傅集镇吕寨村三个乡村实地走访中,记录了当地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及乡村干部对标党建、政策、产业,精准发力,用一腔热血倾注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使广大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扶贫政策的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切实增强了他们努力脱贫的内生动力和共建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心。


2018年11月16日,杞县县委书记韩治群到邢口镇马庄村脱贫户家中调研

  河南杞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全省14个一类革命老区之一。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83个,23257户61211人。2014年至2018年,全县累计65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14204户43050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前,尚有8880户18740人未脱贫。

  今年以来,杞县全面聚焦提高脱贫质量,把产业扶贫作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主攻方向,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创新多种模式,扩大特色产业扶贫覆盖面,为全县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12月2日,杞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柳波到阳堌镇陆庄村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及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并到该村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

  村民:心里敞亮了 田园乡情更浓了

  “过去各顾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家有病人如天塌。现在守住了家,留住了妈,看住了娃,乐开了花!”这是记者近日在杞县乡村采访之间,听的最多的一句“顺口溜”,也是通过采访领略到了新农村从乡村乡貌到乡土人情所散发出的新气息、新气象、新希望。


阳堌镇小岗村举办首届“敬老孝老”饺子宴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在邢口镇杨屯村服装加工厂,40多岁的李大姐正在忙活着手里五颜六色的布料。她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扶贫冷库和服装加工厂,村里像自己这样在扶贫企业做工的妇女很多,一边可以接送孩子上学、负责老人一日三餐,一边可以到厂里加工服装,在外打工还要操心家里的老人、孩子,每月在家门口挣两三千块,心里知足!”李大姐边利索地干活,边与记者笑呵呵地唠嗑。

  据李大姐介绍,自从国家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市里和县里派来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净给俺村办好事了,开始老百姓对他们到来还持怀疑态度,现在俺村变化太大了:新修的水泥路和美如画的文化广场和人工湖,路两边花草掩映。生活在这么美的村里,还能在厂里打工,甭提多幸福了。现在,谁再邋邋遢遢的出门,自己都不好意思。


傅集镇吕寨村新建的生活广场,成了村民闲暇娱乐的好去处

  在阳固镇小岗村李肖成美丽别致的庭院中,其爱人对记者说,60多岁的老李患脑梗塞卧床已10多年,眼看生活没了着落,全家人逐渐陷入绝望。而就在扶贫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入村后,帮俺建起了新房美化了庭院,给我们家生活燃起了希望。现在,心里过不去,也想为大家做点事,我每天都会早起,偷偷把村里的卫生扫扫,算是一种安慰。村里自觉参加义务劳动的人越来越多,家门口就业有门路、集体有分红,看到村里的变化,大家都喜在心里。


傅集镇吕寨村双孢菇种植基地

  傅集镇吕寨村村民李海清告诉记者:“俺过去也是村里的贫困户,村里让俺以社员身份加入合作社种植双孢菇。虽然辛苦点,收入还是客观的,今年我这几棚收入10来万吧。”据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振龙介绍,吕寨村过去像李海清这样缺技术、缺资金的贫困户不在少数,实施精准扶贫后,村里除老弱病残纳入政策兜底外,合作社、大棚种植、集体分红为脱贫注入了内生动力。

  村里的“路平了,灯亮了、环境改善了,产业雏形清晰了,村民与驻村干部心更近了,村民与干部的田园乡情更浓了、干劲更足了,想法和行动都悄然发生了变化。昔日里贫瘠的“一亩三分田”,因为遇上了精准扶贫这场“好雨知时节”的“甘霖”,如今却变成了能“生金生银”的聚宝盆。

  干部:选准产业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有支撑

  杨屯村、小岗村、吕寨村的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告诉记者,脱贫攻坚工作是硬骨头,要想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必须吃透政策、落实好政策,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同时还须下一番真功夫为贫困群众选准好的产业,才能使脱贫工作形成长效支撑。

  邢口镇杨屯村驻村第一书记党政帅告诉记者,2014年杨屯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0户,998人,2017年底已经成功脱贫。目前村里不仅拥有1000平方米的服装扶贫车间,每月直接带动9户贫困户家庭收入合计达22500元,新投资103万元的服装扶贫项目将启动使用。

  同时,该村投资550余万元3000吨扶贫冷库项目成功落,将有18户贫困户每年享受3500元企业带贫资金,既解决了群众卖蒜难、运输难、存储难的诸多问题,又给村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在阳堌镇小岗村,驻村第一书记赵予振告诉记者,2014年小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436人,目前现有贫困户33户105人。村里利用第一书记扶贫资金45万,深度贫困村项目资金25万,建设蔬菜大棚30座。其中,每座大棚由3户贫困群众自愿结合承包,75户贫困群众承包了25座大棚。在阳堌镇小岗村,驻村第一书记赵予振告诉记者,2014年小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436人,目前现有贫困户33户105人。村里利用第一书记扶贫资金45万,深度贫困村项目资金25万,建设蔬菜大棚30座。其中,每座大棚由3户贫困群众自愿结合承包,75户贫困群众承包了25座大棚。村种植合作社合作投资60万元筹建了1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1座、果蔬分拣车间一座。下一步小岗村正商量建一座1000平方的服装加工扶贫生产车间,可安装120台缝纫机生产加工,解决200人就业。

  “南菜、北荷、西桃林、东养鸡鸭生态林、中间果蔬保鲜库、村内建设服装园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起步。”小岗村驻村副镇长司利强在“作战指挥中心”介绍小岗村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司利强表示,“既要充分发挥村里现有的资源,把坑塘、荒芜宅基地深耕利于,打造绿色庭院,也要拿出项目,号召村里外出的能人、贤人回村共同打造美丽小岗。”

  据小岗村2018-2020三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方案显示,该村把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强力计划和四面红旗争创的基础工程,目标是立足于村内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以蔬菜大棚、百亩荷塘、保鲜库、蔬菜分拣车间、服装加工车间等为基本立足点,着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起步。

  82岁的老党员贾学运告诉记者,现在村里除了扶贫大棚、保鲜库、蔬菜分拣车间已让村民得到实惠,我们打心眼里高兴。“重阳节那天,全村300多60岁以上一起吃饺子,村里的小媳妇、老媳妇、孩娃们的自觉孝行让我感动的流泪。”。

  “活了80多年,没想俺村能有这么巨大的变化,感觉自己越来越变年轻了、精神了!现在非常愿意参加点力所能及的事,扫扫地、倒倒垃圾,生活有乐呵。”

  在傅集镇吕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振龙告诉记者,他是吕寨村驻村“新兵”。2014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0户440人,2017年实现贫困户低于2%目标。

  “目前,村里正围绕既定目标,不断规范‘一红一白一绿一香’产业发展管理模式。”张振龙表示:打造吕寨村红色旅游名片、双孢菇特色种植业、无公害高效农业、古寨酿酒,在实践中资源对标、交通对标、产业对标战略,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消除贫困根源,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助力脱贫户增产增收的阳堌镇小岗村种植基地

  采访中,吕寨村存平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建设告诉记者,目前全村的双孢菇年产量600多吨,村里的贫困户就地就业、入股的不少,“有的贫困户今年收入十几万都没问题!”

  杨屯村、小岗村、吕寨村是杞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精准扶贫、整合资源开发、选准产业发展的缩影,既体现了基层干部求真务实、开放包容的思想境界,也展现了基层干部的脱贫攻坚智慧。

  杞县县委书记韩治群说:“杞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以政策为依托、强化惠民保障,以产业为支撑、强化经济保障。精准“对标”,精准发力,让贫困户从政策中受益、从资金项目获利,从村集体产业发展中摆脱“穷根”,从而有效解决了脱贫攻坚之困。”(董伦峰)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