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农信担当”绿了山乡又富民

2018年12月29日11:4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日,地处大山深处的淅川县西簧乡桃花村贫困户胡学林一大早起床,从自家大棚采了满满一袋香菇,赶到村委会去“送礼”。原来,今天是淅川农信联社要为该村整村授信的日子。

  桃花村是淅川农信联社确定的扶贫小额信贷示范点,胡学林正是首批授信客户之一。“今年2月份,信贷经理根据我的情况,帮我申请了3万元贷款用于发展香菇种植,现在已经开始挣钱了。”胡学林告诉记者,在淅川农信联社西簧信用社任国宏的帮助下,自己购买了12000袋香菇,他算了笔账:一年能收四茬,每袋能赚3元以上,“当年就能还清贷款,明年就能致富。”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淅川县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主线,当地农信社紧紧围绕生态产业发展,创新信贷产品、优化信贷流程,做出了生态富民的“农信担当”。

  自2016年以来,淅川农信联社创造性探索实践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受到人民银行郑州中支、河南银监局肯定,被誉为金融精准扶贫的“淅川做法”。

  “保水源是重大责任,谋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个过程中淅川农信人要勇于担当。”淅川农信联社理事长李华有表示,该联社以“绿色信贷”为发展主旨,积极投身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和金融扶贫主战场,全县农信社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贷款7.96亿元,支持、带动了贫困户13719户50596人增收。

  找准产业扶贫“牛鼻子”

  在淅川县金河镇彪池村的扶贫车间里,40台织机前,工人正在忙碌地赶制羊毛衫。42岁的王建荣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车间拿计件工资,平均每月能有2600多元收入。

  这是淅川农信联社“贷”动企业帮助贫困户致富的一个缩影。该联社实施“龙头企业+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扶贫模式,创新推出产业扶贫助力贷产品,扶持对象为带贫作用明显的小微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针对不同规模的主体,设定了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最低人数,且规定用工期限要在3个月以上。截至2018年7月底,该联社已累计发放金燕扶贫贷2132笔7630万元,支持贫困户2132户9885人实现增收。

  近年来,淅川农信联社紧紧抓住扶持特色产业这个牛鼻子,在加大信贷支农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大力支持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特色加工。该县农信社投放“金燕扶贫+”产业助力贷款300万元,支持淅川县厚坡镇陈营村芦笋产业种植,目前已形成3000亩的芦笋种植规模,纯收入1000余万元。芦笋种植已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仅此一项就让该村户均增收万余元。目前,该县农信社已累计投放特色种植产业贷款8795万元,支持特色种植产业项目73个。

  针对渠首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偏远山区金融服务相对缺失的实际,淅川农信联社启动“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工程,通过在乡村、社区小超市、小商店设置金融服务便民点,专门成立了“流动信贷服务车”队伍,把银行服务延伸到农村,缓解农村偏远地区金融机构设置不足、金融服务薄弱的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共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3个、自助银行95台、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123个、惠农支付服务点314个,实现了全县499个行政村(社区)金融服务全覆盖。

  瞄准县域经济发展“龙头”

  今年7月11日,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作为淅川县重点龙头企业,福森药业成功上市的背后,离不开淅川农信联社的鼎力支持。

  李华有告诉记者,针对福森药业在上市过程中所需的金融服务,该联社向企业提供表内融资与结构化融资产品方案,在信贷、结算、担保方式上给予优惠。为扶持福森集团原料基地建设,扩展产业链条,淅川农信联社向福森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发放“生态产业贷”1.5亿元,建成3.8万亩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基地,从源头上控制药品质量,助力企业发展。

  福森药业和淅川农信社的强强合作,是当地银企合作的一个典范。目前,该联社已向全县先进制造业、高效农业产业化企业、旅游业、绿色产业发放贷款20.8亿元,全县新发展生态产业20余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玫瑰连片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石榴种质基因库、全国最大的竹柳种植基地,为丹江口库区建设了一道生态屏障。

  “淅川以生态立县谋发展,农信社的经营发展也要绿色打底。”李华有说,“我们先后投放4个多亿信贷资金,支持建设了丹江湖百里绿色长廊生态公益林、3.9万亩的环库茶叶带、7.5万亩丹江沿岸药用种植基地和环丹江生态旅游景区,为后代留下的是一座生态富民的金山银山。”该联社围绕生态产业做文章,力求为全县人民打造一个能致富、可持续的“绿色银行”。(生俊东 张军印 曾照宇)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