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拐峪村:用绣花功夫扶贫 山沟里飞来“雅美琳”

2018年12月29日11:58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53岁的三门峡市卢氏县木桐乡拐峪村村民刘光,今年6月份到村里服装厂当裁剪工人,一个月有1500多元的收入,他觉得很满意:“往年冬天只能在家烤火、剥玉米,今年在厂里上班,空调暖和还能挣钱。”

  冬雪初降,路面湿滑。从卢氏县城到拐峪村的雅美琳服装有限公司,60多公里距离,汽车整整走了两个小时。山高沟深,交通不便,服装厂为啥建到这里?

  “扶贫是目标,资源是村民,条件是政府支持,结果是多方共赢。”三门峡雅美琳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跃辉说。

  参与能共赢,扶贫才持久

  群众赢了啥?村民刘改枝老公得了类风湿,常年浑身疼,不能外出干活挣钱,俩孩子上学欠了不少外债,日子过得紧巴巴,“前几年我还去北京、上海打工,省吃俭用存钱不多,还担心家里。现在在村里工厂上班,家里也能照顾了还有收入,等娃们结婚,我还能资助点。”

  公司赢了啥?刘跃辉扳着指头算,“之前在江苏办厂,工资给得高,人还不好招。这边虽然是深山,政府提供厂房出租,还帮忙组织工人,请村里党员在管理上帮忙,支出、工资都降了下来,利润也就升高了。”

  乡里赢了啥?一个服装厂,工人六百多名,地方解决了就业问题,家庭缓解了燃眉之急。

  “大部分工人技术还不熟练,工资还没有涨上来,未来估计每人在三、四千元。但扶贫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了,年低于3400多元的贫困线,只要来做工,工资一项就能跨过去。”

  更多“共赢”在逐渐显现。

  早上七点半,中午一点半,下午四点,厂里组织做广播体操,大家嘻嘻哈哈热闹,感情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规律,身体越来越健康。谈论工作挣钱的人多了,谈论是非的人少了,天寒地冻小山村,越来越有温暖氛围,越来越生和谐气息。

  共赢,来自“众人拾柴火焰高”

  “山沟这么偏,肯定有顾虑,是木桐乡党委张建忠书记的诚恳感动了我,是大家的承诺打动了我。”刘跃辉坦诚,张建忠曾一周找他谈了六次,他坚定不移拒绝了五次,直到第六次才答应“考虑考虑”。后来看到村民们的热切期盼,他最终决定“为扶贫办点事”。

  “拒绝五次不算多,关键得有诚心。”张建忠告诉记者,他当了两年多的乡党委书记,被拒绝超过百次。“俺乡虽然条件差,但绝不能认命,破罐子摔破罐子。要有诚心,要总想着党的事业、企业发展和群众脱贫,机遇就能垂青。”

  垂青的不是机遇,是扶贫队、投资商,以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群众力量。

  作为拐峪村的定点扶贫单位,三门峡市水资源管理处扶贫工作队主动靠前站位,帮助解决引进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以及周边环境整治,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等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驻村扶贫干部也充分调动村里50名党员的积极性,利用今年7月成功创建“五星级党支部”的契机,主动引导群众过来帮忙。

  支部有力量,村民参与就强。建厂要用电,县电业局政策支持,党支部发动村民帮忙,两个月服装厂就实现变压器和电路改装,“服装厂开始担心下雪运货受阻,我说村民们抬也要把货抬出去,村里人都热烈响应。我受感动,服装厂也从此吃下了定心丸。”张建忠回忆。

  同下“绣花功夫”,扶贫就有“锦绣文章”

  “50条生产线全面投产后,年出口金额预计为1000万美元,将吸纳500名附近村民就业。”刘跃辉说,除了看到公司前景越来越好,更看到地方政府在脱贫攻坚中“工作越来越细”,群众生活“越来越好”,自己的成就感也越来越强。

  企业让群众有“活钱”,三门峡市水资源管理处扶贫工作队则努力提升扶贫“基础”。

  在工作队积极争取下,村里争取来项目资金30万元,水资源管理处又筹集资金3万元,建设了拐峪村文化大舞台及村委办公楼等基础设施。了解到梨岔沟居民组有14户村民住在山顶没有水源,该处再拿出资5.6万元,为村民修建了14座水窖,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问题。

  积极发挥行业扶贫优势。工作队根据政策又争取资金30万元,修建了长390米、高4.5米、坝基宽1.5米的拐峪村庙上组河道护堤大坝;争取资金50万元,修建了长540米,高4.5米,坝基宽1.5米的李家村组河道护堤大坝。这些河坝的修建,既保护了农田,又起到了防汛的作用。为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工作队又争取资金80.7万元,修建拐峪村梨岔沟全长3.227公里的乡村道路,目前路基拓宽工程全部结束。

  多方合力,下足“绣花功夫”,拐峪村脱贫眼见“迎来拐点”。

  “山沟沟飞来雅美琳这样的好企业,扶贫队和企业又为村集体争取资金50多万元,新建3个鱼塘养殖鲤鱼、甲鱼和鲟鱼,购买卢氏鸡苗1万只,无偿发放给贫困户饲养。未来,拐峪村一定会摆脱贫困,拐向富裕,变成雅、美、琳寓意的一样,成为新时代如花似玉的小山村。”木桐乡党委书记张建忠说。(王玉兴 时岩)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