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时代 出彩新建安 ——建安正崛起 美丽初绽放 “以水润城”

2019年01月24日16:33

来源:大河网

  时值隆冬,行走北海公园内,湖光山色,灵气袭人,宛如画中游。徜徉建安,碧水蓝天,路阔林密,心旷神怡……

  作为许昌市区内的“大块头”,近年来,建安区在生态建设上,累计投入20亿元,完成了占许昌市42%以上的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任务,建设了四大生态林海,“四河一海三湿地”的水生态景。

  谁不说咱家乡好 绿树碧水总环绕

  每天早上6.30,家住建安区的梁江添都会约上老友来到北海公园内打上一套太极。自入冬以来,家住北京的儿子总是提醒他戴上口罩。老梁告诉孩子,这里可没有雾霾,比你们北海公园空气质量强多了。

  梁江添说的北海公园位于建安区中心,占地1600亩,其中水域面积380亩,河道2.7公里。由北海、中海、南海、东海四部分组成,从北到南、延伸至东,蜿蜒柔洄。

  近年来,建区区以高站位把握、高起点统筹、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坚持遵循依法、绿色、全民、智慧、和谐、科学、开放、文化、质量建园的理念,逐步形成了北海公园规划、政策、制度、标准、生态保护、机构运行、人力资源、多元投入、科技支撑等体系,取得了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成效和突破性进展。

  按照“亲水、环湖、分段、塑心、显轴”的空间发展理念规划布局,公园内设计了跨湖亲水折桥和带状亲水平台,沿岸栽植了银杏、海棠、樱花、桂花等各类花木100多种150多万株。每到夏夜,大型音乐喷泉从湖面喷洒涌出,景观照明璀璨夺目,与副中心的周边环境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如今,当人们漫步在小道上,站在桥上凭栏望去,绿树掩映,绿波荡漾。在外工作多年的张宏亮,去年回到许昌,“家乡的变化太大了,如今的建安区真美!空气好,不限行,水景好,公园更好。大城市不去了,从今往后就在家乡发展了。”

  源头治理保水质 清水绕城润许昌

  为了打造生态水系景观,做好“水”文章,提升水生态文明城市内涵。建安区从源头入手,不遗余力的抓好清潩河水系的治理措施。

  早在2014年,作为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之一的清潩河三达水务人工湿地项目开工建设,一年后投入使用。湿地总占地面积5.15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为3万吨。

  据基地的负责人介绍,人工湿地上种植着芦苇、黄花鸢尾、美人蕉、水葱、藨草、千屈菜、宽叶香蒲,睡莲等植物,不仅美观好看,还能去除掉大部分污水中的氨氮、磷、硝酸盐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经污水厂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到人工湿地后,通过砾石、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改善净化水质,净化后可达到地表水的四类标准,满足清潩河景观用水需求。

  进入冬季,湿地上的部分植物开始发黄枯萎,为了避免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管护工人正将植物根系以上部分裁剪掉。裁剪掉的植物编制成草席送给大棚蔬菜,不仅健康环保,还能变废为宝。

  建安区区长马浩表示,建安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和部署,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放大生态环境优势。2018年,在污染防治、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方面,全区环境优良天数、PM10、PM2.5等环境指标持续好转,水环境达标率100%。

  在“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战略目标引领下,建安悄然嬗变,经济总量由小变大,产业结构由低变高,城市功能由弱变强,生态环境由灰变绿。

  着眼于“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的建安区,立新并不弃旧,而是让老城市焕发青春,使新区引领时代,两者相得益彰。做足山水文章,奏响文化乐章,优先民生保障等系列举措,使建安区面貌焕然一新,更让建安百姓徜徉于幸福家园。(李海峰 刘伟 王杨 李水安)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