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西坪镇:搬出穷窝奔小康

2019年03月25日09:28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初春的牧牛岭,绿意勃发,生机盎然。一大早,家住牧牛岭易地搬迁安置区的陈建军夫妇正在忙着采摘香菇,在牧牛岭袋料香菇基地中间的水泥路上,成堆商贩正在收购刚刚采摘的香菇,吆喝声,还价声,交织成一副动人的画卷。

  “从来没想过,也不敢想有一天俺也能够搬出山沟沟,住进这宽敞的新房子,真的像梦一样”说起党的政策好,已经搬进来快一年的陈建军仍然激动万分,“以前在山沟里交通不便,摘的香菇得自己拉到10里以外的镇上卖,现在搬到安置区了,政府给俺们免费建香菇基地,现在俺家的香菇搬出大棚就能卖掉,再也不用发愁了。”陈建军妻子告诉记者。

  像陈建军这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山窝窝,住进新房子的家庭在西坪还有很多。西坪镇分别在牧牛岭和西岗建成两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其中牧牛岭易地搬迁安置区主要安置有自主发展能力的贫困搬迁群众,共安置搬迁群众112户,398人,西岗安置区主要安置过渡性五保贫困户63户64人。

  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的目标,西坪镇党委政府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创新思维、广辟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易地扶贫搬迁道路。

  完善配套、创新管理“稳得住”

  “咱们中国人都有安土重迁的传统,如何让贫困群众在搬离故土后能平稳过渡、稳定扎根?这就需要我们党委政府用饱满的热情和贴心的服务来“焐热”安置区。”西坪镇党委书记郑光一告诉记者。

  西坪镇通过完善的配到设施,来保障搬迁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按照公共服务“五个有”要求,配套了社区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室、超市、文化休闲广场等设施,切实解决好就医就学、社保医保、文化娱乐、政务服务等民生问题。通过健全服务管理来引领群众扎根落地,对搬迁群众实行“三重管理和三重服务”,实现“管理无死角,服务无空挡”,即社区管委会管理服务、原所属村委会管理服务、牧牛岭社区“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管理服务。通过贴近实际,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服务,来引领搬迁群众落地生根,适应新生活,“红白理事会”则统筹管理群众的红白事,引导群众喜事新办、丧事俭办,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

  产业扶持、项目托管“能致富”

  “在确保了搬迁户如期高高兴兴住进新房子后,我们还要千方百计确保搬迁户有活干、有事做、有钱挣,从而让他们鼓起钱袋子”!西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会成说道。

  西坪镇通过对有劳动能力、有经营能力的搬迁户,依据“扶持资金+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嵌入创业”模式,实现产业增收。2018年有66户259人搬迁户自主创业,其中,44户181人在基地种植袋料香菇43.5万袋,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扶持资金:贫困户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种植香菇、猕猴桃,或者养殖牛羊等,政府根据搬迁户投资规模,给以一定比例的财政扶持资金。基地:利用36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建成占地80亩、可容纳100万袋的香菇基地,让搬迁户无偿使用。合作社:以村为单位建立合作社,实现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全覆盖。同时政府无偿在项目实施、技术服务、产品收购等方面提供便利,降低贫困户创业风险,提高贫困户创业收益。

  对有启动资金,但无劳力、无经营能力、无技术的搬迁户,依托龙头企业实施“公司+扶持资金+项目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保底收益”模式,实现增收。企业托管39户123人,年人均增收3750元。对无劳力、无技术、无资金搬迁户,依托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小额贷款+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保底分红”的模式,实现增收。通过“五+” 扶贫模式,使28户社会兜底搬迁户每户每年增收3300元。对有劳动力、但经营能力较差的搬迁户,通过就业技能培训、举办贫困劳动力就业招聘会,实现外出务工44人;通过在牧牛岭附近的赛迪斯硅业科技有限公司、珍镕食品有限公司、玉泉春茶叶合作社、嵘鑫食品有限公司、和润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带贫车间,实现49人就业;另外,由政府为搬迁户提供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31人。

  智志双扶、文明新风“生活好”

  该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扶贫政策知识编排成西坪民歌,组织民间艺术团进社区进行表演;组织书法爱好者为贫困户写春联、送窗花,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爱民之心,引导搬迁群众感党恩、谢党情。邀请县电视台协助制作“西坪镇脱贫故事汇”,共拍摄制作脱贫户、帮扶人典型事例宣传片30个,在县电视台新闻时段进行播出,并组织所有贫困户观看,用身边人和身边事感动搬迁户,引领搬迁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2018年,该镇举办了“最美西坪人”表彰颁奖大会,将脱贫致富能手从幕后请到台前,大力表彰宣扬脱贫致富典型案例,将扶志和扶智有机结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动员搬迁群众自力更生、奋发有为。

  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的重要抓手,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18年西坪镇通过措施到户、项目叠加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扶,实现95户341名搬迁群众顺利脱贫摘帽。 (生俊东 王晓宾)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