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五养模式”破解特困人员养老难题

2019年04月12日16:4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农村特困人员如何养老?“五养模式”提供了“太康样本”!为实现2018年脱贫摘帽,太康县大胆创新,通过建立组织,完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责任机制,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原则,实施集中供养、亲情赡养、社会托养、居村联养、邻里助养“五养模式”,结合特困人员实际,选择适合的供养方式,破解了农村特困人员的脱贫和养老难题。

集中供养。县财政投资2600万元对16个乡镇敬老院进行提升改造,将3个乡镇闲置学校改建成敬老院,配齐基本供养设施,进行美化、亮化、绿化,扩大接纳容量;明确乡镇民政所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亲情赡养。对危房户、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选举村内德高望重的人为会员,村村成立新风协会,采取入户座谈等形式,与特困人员的直系亲属谈心,将老人主动接回家中“合锅同住”。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村民代表大会公认,签订亲情赡养协议,村新风协会跟踪监督。

社会托养。失能半失能人员既需要日常照护又需要康复治疗,乡镇敬老院医疗能力不足 ,无法接纳;公办医疗机构受体制影响可以进行康复治疗,但无法日常照护。太康县组织规模大、条件好的民营医院成立医养结合养老院集中托养。

居村联养。针对难舍故土又无亲人赡养的特困人员,太康县把村中闲置庭院等改建为村级敬老院,配齐生活娱乐设施,从居住村贫困户中选聘供养责任人,照顾老人生活。

邻里助养。针对无亲属赡养人又不愿接受集中供养的独居特困人员,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引领作用,弘扬农村新风,提倡邻里助养,采取政府补贴、志愿服务、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对特困人员进行邻里照护服务。

“五养模式”是太康对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创新,旨在破解农村特困人员的脱贫和养老难题,同时以此为载体,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推动乡风文明的提升,为国人养老提供一个可持续、可复制的“太康样本”。(苗海波 沈长营)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