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日记:自立自强志气高,脱贫致富小康早

2019年04月17日10:2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我叫曾敏,1990年出生,现年29岁,是孟津县常袋镇马岭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201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家里有4口人,婆婆、老公、年幼的儿子和我。公公在十几年前就去世了,那个时候为了给他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点钱,老公才十几岁,婆婆腿部重残,没有劳动能力,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不在了,这让本来就贫困的家更是雪上加霜,老公因此辍学,就近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即便如此,挣来的钱也是入不敷出。再加上后来儿子上学,婆婆身体不太好,常年吃药,而我为了照顾重残的婆婆和年幼的儿子不能外出打工挣钱,家里担子更重了,全压在了老公身上,家庭收入仅依靠老公一人打工收入,生活非常困难!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经过入户走访、摸底排查......,2016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我家因此被纳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中。

  自从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农商行的帮扶责任人不止一次的来到我家,跟我们交心谈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甚至比亲人付出的更多,我能感觉到他们是真心实意的为我们着想,为我出谋划策,寻找脱贫致富道路,把党和政府的良好政策带给我。

  2016年10月紧随村调整农业产业产业结构的步划伐,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发展产业种植项目,种植花椒2亩;还有前些年就已经种植的3亩大粒樱桃,因为不会管理,没有相关技术,效益一直不好。后来通过雨露计划实用技术培训,在林果种植技术的启发下,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使大粒樱桃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每亩地的收益也达到了3000-4000元左右,这使我快速的找到了农业、产业带来的致富途径;相信花椒和大粒樱桃的种植,在将来一定会给我带来更大的收益。

  2017年6月,扶贫政策到户增收项目给我家引进了2头牛,增加了收入;2017年8月,县人社局要在村里开发公益性岗位,就是为了照顾那些不能外出务工的人员,每个月800元,当时支书和村主任推荐了我,我很感谢村干部对我的信任和关怀,让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份收入。来到这个环境工作以后,村里的干部们都对我很照顾,给予我帮助,让我在这里体会到了温暖。

  2017年底,我们村是脱贫村,当时有很多符合脱贫条件的贫困户都不愿意脱贫,因为大家都害怕脱贫以后就不能再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了,想依靠扶贫政策,不劳动而获得钱财、物质的补助。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心里的声音告诉我:我不能一直待在这个队伍里,我要摆脱贫穷,走出这个队伍,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我觉得我们有手有脚,为什么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美好的未来呢?然后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婆婆和老公,当时他们很不理解,也很反对,在我的一番说服下,他们最终他们也同意了我的做法:退出贫困户的行列!

  脱贫以后,虽然贫困户的帽子摘掉了,但是对我家的帮扶措施没有变,为了能使我家稳定脱贫,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人推荐多家企业让我就业,最后考虑到我家的特殊情况,我选择了一家时间比较自由的企业工作,这样一来,既不耽误人社局发放的任务,也不耽误接送孩子上下学,同时还能照顾家里和下地干农活,每个月能够额外多收入1000元左右的工资,虽然一年干不了几个月的活儿,但却也减轻了我家不少的经济负担;再加上老公在麻屯一家厂里上班,一个月能有4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我家的经济状况从以前的入不敷出,到现在的小有余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我心里明白,我能有今天,这些都离不开县、镇领导、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人的帮扶,感谢各级领导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怀和鼓励,让我家从困境中走了出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永怀感恩之心,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家庭,我都要努力加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身边的人,把这份正能量传播下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下一步我还要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买车、买房、还想要进修一下学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为自己的人生方向打下坚实基础,不为国家拉后腿,步入小康生活,实现稳定脱贫目标。(张扬 曾敏)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