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石龙区发展绿色经济 昔日“煤乡”变“菇乡”

2019年05月24日13:3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期是平菇大量上市的季节,大庄矿种的平菇圆润肥厚,香甜可口,送到超市和火锅店供不应求,这段时间我每天都来拉600公斤。”来自鲁山县的蔬菜商刘向前说。5月23日上午8点,平顶山石龙区大庄实业公司职工宿舍楼前一片繁忙的景象,16名职工将清晨刚采摘好的1800公斤的平菇、香菇忙着装箱过称,来自附近的蔬菜商贩们络绎不绝,有序的将运输车一字排列等待装车。

大庄实业3年前还是煤矿主采区,按照国家和集团去产能政策关井闭坑后,顺利完成职工转岗分流工作,200名留守人员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将闲置的3栋150间宿舍楼改造成了3000平方米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盘活了现有闲置资产,在发展中坚持“腾笼换鸟”的思路,盘活了闲置资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开展生产自救,完成了保稳定、促转型任务,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

来到宿舍楼前,放眼望去,150间的种植房喷雾弥漫,一颗颗菌种层层叠叠,温度湿度控制器上的红色数字一目了然,几十名工人在已采摘过的种植房里清扫、整理……真的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曾经是盛产“黑金”的煤炭主产区,“这将是我省首个室内绿色食用菌种植项目,我们每天的产量在1800公斤以上,最多时能达到2000公斤。按照夏季平菇、香菇菌种生长周期分别为3天、9天来估算,今年夏季的产量将在35万公斤以上,收入近200万元。”该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郭百堂说,“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培训,更重视产品质量,坚持绿色有机无公害种植,努力以国企的良好信誉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为确保售价合理,提高附加值,该公司又购进了成套烘干设备。现在,该公司已为自己的食用菌注册了商标,准备开展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煤矿区的绿色转型,让周边群众得到了实惠。“煤矿关闭后,空气越来越好,也换来了水清山绿。”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大庄实业52岁的困难职工丁玉良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矿井下面作业的他,常年高强度的劳作让他患上类风湿等病痛,公司转型后,他从煤矿下井工人转而成为种植工人,月工资3000多元,工资跟以前大体相同,换来的却是轻松的管理活。如今,在丁玉良他们看来:从煤矿工人变为种植工人,收入不减;更重要的是环境好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而更让他们高兴的是,煤矿变成菌类种植园后,收益不断增加,不少迁走的村民陆续回迁,跟着学习种植菌菇致富,更多的群众都愿意加入到绿色发展的行列中来。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年初公司党政提出的转型发展目标任务和计划,大力推进绿色种植二期工程,利用剩余的闲置职工宿舍楼,建成种植面积约2万平方米、年产量超75万公斤的绿色食用菌室内种植基地,力争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万元。”郭百堂说,“我们还要探索木耳、灵芝等种植项目,走上以生态为主导,向绿色要效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的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努力为企业为石龙区绿色经济贡献更多力量。”(蔡长伟 李林果)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