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新“师”声 出彩新平桥】明港镇段湾小学余军:心系教育 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9年06月04日09:3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六月风吹麦浪香,书声琅琅满课堂。近日,记者一行上高速、下土路,几经辗转终于到达平桥区明港镇段湾村段湾小学大门口,还未进校园,耳朵就被响亮的读书声吸引。

"孩子在段湾上学我们放心,我们信得过他。"谈起段湾小学,村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据村民介绍,段湾小学的学生来自段湾村、三官庙村、城阳城苏楼村。其中,苏楼村与段湾小学隔着一条河,但是该村的学生家长舍近求远的送孩子到段湾学校上学,这是为何?

  余军在给学生们讲数学课

揭开谜底之前,先认识下群众信得过的这个"他"。余军,38岁,中共党员,平桥区明港镇段湾小学校长,至今已扎根在段湾小学14年有余。

缘起:一夜之间的决定

2000年,余军踏上了从教之路,先是在平桥区明港镇三官庙小学教数学,2004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余军跟段湾小学结下不解之缘。

"9月3号那天校长给我说段湾小学需要一名教务主任,让我去尝试下,我没咋考虑4号就来段湾小学了。"余军笑着说,没想到这一尝试就快满15个年头了。

2006年,段湾小学校长因工作调动,校长一职需要"接棒人"。由于余军教学成绩突出,2006年9月被教育主管部门任命为段湾小学校长,担任校长后,余军深深体会到了重担和压力,失眠对于一个24岁小伙成了常态。

"刚任校长时,同事们多少有些偏见,认为一个毛头小伙能干出啥名堂。"余军坦言道。

在这种情况下,余军暗下决心,一定把段湾学校办好,办成一所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有办学特色的学校。

为了更好地工作,余军把学校当成家,把同事当成父母、当兄弟姐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他常给老师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庭和谐了,事就好做了。

余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6年10月,余军带着刚满月的女儿和刚出月子的妻子张娟把家搬到了学校,并动员岳母到学校帮忙带孩子,让信阳师范学院毕业的妻子挑起代课老师的担子,张娟没想到这个代课老师的担子她一挑就是6年。

说的少做的多是余军这些年对自己的要求,他深知把学校管理好、学生教育好、教师团结好是对段湾小学、对父老乡亲和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求变:一心只为取真经

"当我听说一个200多人的学校突然倒闭时,感觉到深深的危机感,不能让段湾小学步其后尘,一定要做出改变。"余军讲道。

开着自己的面包车拉着6名校长去扬州参加培训;对接上海沪江互加计划,利用学校仅有的一台电脑和投影仪为学生讲授英语、科学、二十四节气等课程;在教学设备不足又缺资金情况下,自掏腰包淘来两部二手投影仪和相关购配件硬是又配齐了两个班级……余军想尽一切办法让段湾小学旧貌换新颜。

"在网上做题,不仅节约纸和笔,还能重复练,我数学一直都在90分以上。"学生陆梦成津津乐道地说。

在余军和同事的努力下,学生们通过网络课堂知道了平衡和空气流通等科学知识;建立了农业实践基地,学生们种植芸豆、向日葵、百合等作物,在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的同时,也丰富了作文内容;积极举办"科技文化节",培养了学生们动手动脑能力,这一切都是对余军来说是他最想要的,也是愿意看到的。


  充满乐趣的科学课

余军认为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搞教育创新,只有家长满意,孩子学到知识,才能守住农村小学生存的生命线,留住学生。

为规范校园管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余军从营造良好的教师团队上下功夫。由于学校偏远,交通不便,新招聘教师没人愿意来上班,余军只能靠聘请代课教师维持学校运转。

"随着老教师陆续退休,又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每年8月份他就开始物色代课教师,好几次都因为找不到代课老师而急的哭。"余军的妻子张娟说,为了提升段湾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余军对工作态度差、能力弱的代课教师选择不讲情面的辞退了,为此还得罪了人。

但是对于新招聘的教师,余军可是如获至宝,为了能让新教师招进来、留得住、发展好,余军可是没少动脑子、费心思。为了缓解新来女教师的心理落差,余军从校长摇身变成了"暖男"。他把幼儿园的三间房子进行改造,内部加隔断、安装太阳能、建水厕,连教师做饭用的锅碗瓢盆和油盐酱醋他都一概配齐,竭力为新教师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

"余校长很细心,想得很周到,处处为我们着想,这里的工作氛围很好,到九月份我在这就满三年了,对这地方也有感情了。"青年教师胡巍巍说。

坚守:舍小家顾大家

2012年,段湾小学生源开始出现大面积流失,余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留住生源?怎样让家长安心把孩子交给段湾小学?这成了余军的一块心病。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余军接触到学校午托,就寻思着在学校提供午餐来解决留守儿童接送难的问题。但是想着容易做着难。给学校老师做思想工作,暑期带领老教师跑招生,改造厨房,配置餐具等一系列问题把余军忙的是焦头烂额。眼看万事俱备了,谁来做饭又成了问题,无奈之下,余军就把正在广州打工挣钱的父母苦口婆心地劝回来,专职给孩子们做午餐。

关于做午餐这事还有个"小插曲",余军父母看他整天累得不行,就跟他商议把午餐停了,并同意他俩出去打工,还撂下话说每年给他寄三万块钱回来。余军并没有动摇,在学生和父母之间,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余军的父母和余军几次"谈判"未果,就不再提了,就一心投入到给孩子们搞服务上。

"家对我来说更像一个旅馆,每次回家心里都是酸酸的,对妻子和孩子亏欠的太多了。"余军说,大女儿从一年级到七年级家长会只参加过一次。尤其是2017年的3月,更是一生无法忘却的。

据余军透露,当时怀孕的妻子因前置胎盘导致大出血,3月7日凌晨在家里第一次大出血开始,到3月28日晚上9点多孩子出生,余军的妻子先后经历了6次出血。但是就在这样的关头,余军还是心念着学生,尽量不落下一堂课。

"明天我回学校去上一天课好吗?""是你的学校重要还是你的老婆孩子重要?""我回去给孩子们上课,下午早点过来。""我再出血了怎么办?"……余军清晰地记得当时与妻子的对话,其中的滋味,也许只有余军夫妻最明白。

"由于出血次数频繁,医生建议提前手术,推进手术室后,又突发一次大出血,直接休克了,手术室里其他手术都停了,去抢救她一个人,医生让我签字,现在想想都不知道当时怎么把字签完的,幸好最后母子平安。"余军红着眼说。

如今,余军已在段湾小学工作了15年,常年的奔波劳累,余军身体也逐渐吃不消了,风湿病、高血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左小腿骨釉瘤等疾病一个个向他袭来。

"人身最悲伤的莫过于人未老病先至,但是看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的笑脸,一切都不是事了。"余军眼神中透着有一种苦中作乐的无奈,但很快就云开雾散了。

筑梦: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段湾村小学之所以越办学生越多,余军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们心往一处想、眼往一处看、劲往一处使。老教师返聘授课积极发光发热,新老师不仅爱岗敬业,而且敢于挑战、勇于创新。

"余校长是个敢想、敢做、敢当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学校这几年变化很大,返乡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我对学校未来发展充满信心。"62岁返聘教师段永进说。


  学生们做的脸谱

"教学模式创新不足,教学活动融入不够,新思路推广不大等问题是段湾小学需要面对、必须面对的。"谈及学校当前发展难题,余军直言不讳地说,要想留住孩子,就得赢得家长的信任,教学不能只是教教课,要有创新,要让学生们出成绩、开眼界、活思路,要"家""校"结合,让家长融入学校的管理,参与学校的活动。

"给你们提供平台,尽可能地去接触新的教育模式,掌握更多的育人新技能,这样即使以后不在段湾也能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教师王丽说这是余军校长经常勉励她们的话。

三年来,余军放弃节假日时间,去乡里、县里跑项目、拉资金,积极对接公益组织、寻找公益项目,用蚂蚁搬家的精神为段湾小学增砖添瓦。

通过对接公益资源,段湾小学开设了美术、科学、英语、心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网络课程,开展了日有所诵阅读、iPad编程课、iPad小导演计划、中国娃创意文化节、PBL项目式学习等课程活动,不仅有力的弥补了乡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和专业性不强的缺憾,还为学生织密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立体网络。


  余军亲手为学生做PVC种植模具


  学生们动手填土、种植

一名企业法人代表捐赠课桌100套;网秦少年派助学项目送来平板电脑20台;驻村第一书记张琦及曹运强联系农机局下属企业捐课桌69套;平桥区教体局分两批为我校配备了三套电子白板……社会各界更是用爱心为段湾小学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努力开出智慧花。2017暑期期末全区六年级调研考试英语获得全平桥区前十;2018年暑期期末全区六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获得全平桥区前十;2019年寒假全镇六年级期末考试英语名列全镇第三名……更是创造了近十余年来学校大小事故零发生的奇迹,这是全体段湾小学师生上下一心,共同求索的结果。

如今,段湾小学有9个教学班,学生283人,其中幼儿园大、中、小3个班100人,小学1~6年级6个班183人。现有在职教师8人,本期聘任代课教师6人。


  老、中、青三代教师

2019年段湾小学迎来了更大的发展,12套教师周转宿舍动工开建,平桥区农村小学寄宿制项目建设也已获批,目前正在规划中。

今天我终于可以大声地说:"我15年为段湾小学默默的付出终于开花结果了,我为我是段湾小学的一员而感到幸福。"余军的眼中闪烁着骄傲。

离开段湾小学时,空气中弥漫着麦香,校园里学生们种植的向日葵、芸豆长势正旺,迎风招展的国旗下,余军校长的背影更加挺拔,段湾小学年轻的教师们英姿昂扬。(薛小磊 卢涛 叶琴 黄建辉)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