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这班学生55年后再聚首 铭记师恩感念厚德载物

2019年06月12日10:1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1964年,他们还只是孩子。如今55年过去了,他们已年过花甲。横跨半个世纪,老人们心心念要聚在一起,只为见一个人。这个人叫鲍承照,是他们在新郑市新村镇水泉小学六年级的老师。

2019年6月10日,相隔半个多世纪再次聚首,大家有说不完的话,围绕的中心就是鲍老师。一件件尘封的往事掀开,一幕幕激荡的画面铺叙……当时的小学六年级,也有早晚自习。农村条件艰苦,能拿煤油灯上夜自习的都是条件较好的,更多的学生则是拿着火把去学校。在教室里火把不能用,就只能借着旁边同学昏暗的煤油灯学习。

“基础不论,只要努力!”这是学生秦美琴记忆中鲍承照老师说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留在她记忆深处永不可磨灭的画面,就是老师拿着手电筒为学生写作业照明的那个时刻。手电筒是鲍老师省吃俭用买的,为的是方便照看学生。这个手电筒,为孩子照亮的不仅是笔下流淌的知识,下夜自习回家的路,更是大家内心追求未来的路。秦美琴眼中的鲍老师,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诲人不倦”:“鲍老师真的是不厌其烦,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五遍,只要你问他就答,很有耐心,从不厌烦,也从不说你笨,直到你学会为止。”


王恨,一个听起来让人感觉压抑的名字。鲍承照在家访的时候告诉他的父母,不应该让这没有温度的字眼陪伴孩子一生。从此以后,老师帮他改名叫“王智慧”。如今儿孙满堂的王智慧就是一个“智慧”的老者,话不多,但精辟。他眼中的鲍承照是“严师慈父”,在学业中,鲍老师是严格的,但在生活中,他又是慈祥的,看到王智慧挨饿,他会偷偷塞点饭票给他。王智慧至今仍记得自己中考时交的五毛钱报名费,就是鲍老师给的。

学生鲁金凤和鲍承照是一个村的,上学时她学习成绩极好,但家里的条件却极差。鲁金凤兄妹7人,似乎她也知道上完了六年级,就是自己学业的终点,于是她格外珍惜难得的学习时光。然而,命运的转折就发生在鲍老师的“三顾茅庐”。一张通知书,鲍老师送了三次,苦口婆心地给鲁金凤家长做工作,终于,鲁金凤走进二初中的大门,并顺利地一直完成了大学学业。

一张通知书送三次的,还有学生黄喜莲。黄喜莲小时候父亲过世早,母亲独自拉扯兄妹4人。在母亲看来,女孩子能上个小学,认个字,能识钱,就够了。黄喜莲填报初中时,抱的是破釜沉舟的信念:我就报一个全市最好的重点初中,如果考上了,就算去不了,但至少证明了自己。

后来鲍承照到家里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黄喜莲的母亲就说了一句话:“鲍老师,俺知道您是好人,您走吧……”第一次、第二次,鲍承照怀着遗憾而归;第三次,鲍老师带着 9元学费而来。黄喜莲的母亲没有接钱,但是却东拼西凑了学费,把孩子送到学校。“您伴我成长,我陪您老去。”后来黄喜莲学业有成,在县人民医院工作,就把母亲接到了身边服侍,结婚后也让母亲跟着自己,直到母亲1996年病故。鲍老师的出现,改变了黄喜莲的一生,同时也何尝不是给予了两代人美满幸福的希望!


学生秦国建回忆起往事,也是久久难以平复心情。他一直在开封医疗系统工作,听说同学们召集和鲍承照老师聚会,就立即赶了回来。他眼中的鲍老师是“无微不至”。秦国建说,鲍老师既是语文老师,也是数学老师,还是体育老师、心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记得当时家里穷,上夜自习用的煤油灯,都是一个墨水瓶里倒点煤油,用根绳子当灯芯。记忆深处,是老师轻轻地站在自己身旁,帮忙调高灯芯,并小声嘱咐别趴太低、累坏了眼睛……说到动情处,老人落下了泪水。

学生眼中的鲍老师,是能付出的,是有大爱的,是宽厚包容的。樊海波作为此次聚会的发起人,他眼中的鲍老师更加的鲜明和深刻:“德艺双馨”!至今,樊海波还记得鲍老师演唱《红灯记》和《花木兰》选段的唱词。

虽然每个人形容鲍老师的用词不一样,但都是那样美好。如果这些词汇变成一个的话,学生们选择了四个字“厚德载物”。此次聚会,大家把这四个字做成了牌匾,送给恩师。

当已是85岁高龄、腿脚有些不灵便的鲍承照老师来到聚会地点时,按捺不住的学生们已经早早地在门口迎候。簇拥着鲍老师在椅子上坐下,已过花甲之年的学生们一个个像献宝一样来到老师面前,问老师是否知道自己是谁。50 多年的岁月确实改变了大家的模样,老师不能准确地喊对每一个人。但当老师一眼认出来某个人时,大家还是惊讶于老师惊人的记忆力;剩下的虽然不能一眼认出,但是稍稍地提示,哪怕一个词语、一件事儿,鲍老师就能马上准确地喊出名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鲍承照,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八字箴言。他的学生是幸运的,而他也是欣慰的。(王君杰 陈杨)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