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上港乡扶贫专干梁爱云的“工作密码”

2019年07月02日16:29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一提起河南省新野县上港乡赵岗村扶贫专干梁爱云,上港乡很多人都说:“那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她今年52岁,中专毕业文化程度,中共党员。她对待扶贫事业,体现出了细心、爱心和责任心。

细心——贫困户装心中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由村文书走马上任扶贫专干,以一个文书的精细特点来对待扶贫工作。档卡资料是为了解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首要工作,必须细之又细。她走村入户,准确采集每户信息,建立信息采集档案。她对所采集的信息分类管理,及时更新,并妥善保管各类文件。在信息资料、佐证的收集中,她能做到细致用心,不错输,不漏输,确保信息准确。对待相关的帐、表、卡、册、图片等基础资料,像宝贝一样精心收藏,把新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实行规范化、常态化管理,确保随时需要随时提供。

她的细心还体现在对相关行业政策的了解把握上。哪位贫困户能评为低保户,五保户应具备的几个条件,五保转低保10个不符合等政策她都清楚,随时为贫困户解答,随时接受群众的提问。她将常用的行业政策写在笔记本上,反复熟记,牢记在心。不仅如此,档卡资料缺少什么,她也清楚,为完善这些资料,她多次上门,或拍照或收集,保证行业政策执行的完整性。

她的细心还体现在经常与贫困户的见面上。每户的人口、住址、子女上学、办理低保、学生的教育补贴等都能户户对应,让贫困政策应享尽享。8组贫困户刘焕云说,我今年70多岁了,很少有人来我家问寒问暖,很少有人过问我的生活,是梁爱云常到我家,给我讲政策讲道理,比我子女还要关心我。在梁爱云看来,到贫困户家坐一坐,问一问是基本工作方法,贫困户能尽享国家政策是职责所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贫困户脱贫是最大的心愿。在她的手机上,存有全村贫困户的电话号码,即便贫困户没有电话,她也要存上其亲属的号码,便于经常联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爱心——做贫困户的亲人

梁爱云常说,能为贫困户服务,是我最大的快乐。贫困户袁建新,今年55岁,因患小儿麻痹,肢体残疾,和10多岁的女儿相依为命。在这次四级升二级的鉴定中,得到了她的帮助。在中医院,在县残联,她和驻村工作队员们一次次地抬上楼抬下楼,帮其鉴定。袁建新自始至终含着热泪,不知说什么好。她还有一项建议,想让袁建新到岗南托管所养老,让其女儿腾出手来就业,全家即可脱贫摘帽了。

7组贫困户赵爱荣,今年70岁,疑似残疾,需到医院鉴定。她搀着赵爱荣,背着一起慢慢走,慢慢上下楼。当赵爱荣饿了时,她自费为其购买食物充饥。在鉴定完之后,又将赵爱荣送回家,安置好后才离开。贫困户徐丙臣,视力残疾可升一级,但其行走困难,鉴定时,还是她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搀扶行走,抬上抬下,最终鉴定成功。

5个精神病人的鉴定,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她一个一个劝说,一个一个动员,有说去看戏的,有说去进学习班的,连哄带劝,让全部精神病患者都来到新野精神病医院,接受鉴定。看着他们一个个办理了证明,她才松了口气。

对待残疾人,她有耐心,对待五保户的安置,同样体现了她的爱心。赵小珍,患有肠炎,经常拉肚子。她多次劝说让其去敬老院。但赵小珍怕疾病麻烦人,始终不愿进敬老院。她在为其办理慢性病卡的同时,又对其住房进行了改造,让其安心入住。又为其申请公益岗,让其增加收入。4组五保户徐胜泽,同样患有老年慢性病,为让其入住敬老院,她三番五次去做工作,又带其到敬老院参观,看居住设施和生活情况,最终使其同意入住敬老院。

责任心——公而忘私的专干

为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克服其“等、靠、要”思想,乡村开展了各种活动,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激发贫困户热情。在开展“精神扶贫,德润上港”活动时,她组织贫困户和群众积极参加,让他们融入其中,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贫困户闫开川的妻子赵焕敏,因生活小事和公公闹意见。公公也想得到孩子的照顾,不能尽做义务劳动,照看孙子也想要报酬。梁爱云得知后,组织他们参加传统文化教育课,开阔心胸,又到家讲道理、讲伦理、讲天伦之乐。最终双方思想通了,儿媳孝敬公公,公公疼爱孙子,一家和睦。她以此为典型,教育贫困户家庭要争做“好婆婆好媳妇”、“孝子”、“守法模范户”和“十佳贫困户”,与群众融为一体,争做精神文明的表率。

赵岗村办有扶贫车间,她动员11户贫困户入厂劳动,增加收入。还邀请县乡农业技术员,为贫困户培训花生种植、洋葱种植、钢葱栽培技术,使大家多一条脱贫门路。该村收废品较多,其中也有贫困户参与,她主动与贫困户联系,为他们提供信息,提高收入。

日常工作如此,即使家庭再忙,她也以工作为重。她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均在幼儿园上学,接送孩子、看家做饭等家务活,自然也落在丈夫头上。时间一长,意见出来了,而每次争论都是她占居主动。丈夫经常牢骚,说:“再这样没黑没明地干,没法过日子了。”她总是道歉、陪笑脸,而事情一来,她又是扑在工作上,不顾家务。丈夫生气了,于2019年2月,外出打工,一去不回。她只好和幼儿园商量,推迟接送孩子的时间,照常奔波在工作第一线。2018年6月她的母亲因肺感染先后5次住院治疗,她理所当然要照顾。在轮留陪护时,她选择了晚上,并将档卡带到病房,抽空更新。母亲多次说:“为工作,连妈也不要了”,她只好陪上一会,但天一亮,她又回村投入到工作中。2019年5月,其母病逝,她内心愧疚,但很快释怀了,因为,很多工作在等着她。

她说:“让全村最后13户18人脱贫,是我最大的心愿”。(生俊东 崔国安)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