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文集村党支部书记潘世佑:30年甘做村民致富“领头雁”

2019年07月10日11:28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7月8日,走进叶县常村镇文集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两侧是灰色的仿古栅栏,栅栏里的格桑花开得正艳,墙体上书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廉文化、村规民约等内容,村南的“古寨风情园”似乎在述说着文集村悠久的历史……

“俺村能有这么好的环境,全靠老书记潘世佑。他是俺村的大功臣,村里人都敬重他。”在家门口乘凉的村民黄士炳说。

“我们村是省级生态文明村,前两天的村规三字经还入选了‘全市十佳村规民约’。”潘世佑骄傲地说。今年76岁的潘世佑是文集村党支部书记。

村支书,爱“花钱”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潘世佑就开始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他开过窑厂、办过磨坊、跑过运输,挣到了第一桶金。1989年他当选村委会主任,2010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进入村两委会30年,他把一颗心都交给了村里。

1998年,村学校跑风漏雨,潘世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时塌了三间房,现在想想都后怕,万一伤着孩子们咋办?”潘世佑说。他先是自己拿出2000元为学校整修房顶,随后外出募捐,几个月下来,终于筹到了两万多元,有了建新教学楼的启动资金。

在驻村第一书记梁福来眼中,潘世佑是个心怀大爱、不计得失的人。潘世佑常说:“自己富了,就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村里修建全长7.92公里的“村村通”道路,潘世佑无偿提供了价值5万元的沙砾石;老党员、五保户、贫困户生病,他经常自己垫钱为他们看病买药;每次到外地出差办公事,他也是自己掏钱,不在村里报销……

他总说,村集体还很穷,要办的事还很多,能省一分是一分。30年来,他先后为村里垫资30多万元。

老村庄,新环境

文集村紧邻澧河,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文集遗址。但过去,村里垃圾成堆、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为整治人居环境,潘世佑以村里留守妇女为主力,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他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带领大家修路、挖沟、栽树、清理垃圾。

2017年7月,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文集村人居环境整治也如火如荼。一天上午,气温已经升到37摄氏度,由于过度劳累,潘世佑突然晕倒,村委会主任许志军赶紧将他送往常村镇卫生院。原来他患有缺铁性贫血和高血糖,在医生强烈建议下潘世佑住了院。住院期间,他也没闲着,时刻从微信群中关注着村里的动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打电话协调处理。

“我们村是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重。潘书记经常忙得忘了吃饭,那段时间又黑又瘦,我们看着都心疼。”许志军说,有好几次他身体顶不住了,就在村室里挂着吊瓶工作。

如今,文集村不仅路通了、沟畅了、树绿了,还改造了老街,利用老民居、老物件打造“古寨”文化。目前,该村新建的“古寨风情园”成了村中一景,“仰韶文化遗址公园”项目已报省文物局审批。

脱贫村,新打算

2017年夏,一场大雨让村里六组的几十亩玉米地被雨水淹没,被淹地的十几名群众来到村委会,不由分说地指责起潘世佑。

潘世佑心里委屈。当晚大雨仍在持续,他顾不上吃晚饭,来到农田里查看灾情。

“记得当时雨太大,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赶紧叫来挖掘机连夜挖沟排水。”潘世佑说,他当时只想着如果不及时排水,乡亲们这季的收成可能就不保了。事后,潘世佑自己掏了租用挖掘机的3700元钱,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报销”。

潘世佑的两儿两女都十分孝顺,看着父亲这么大年纪还在为村里的事务操劳,常常劝他不要干了。72岁的老伴孙武琴也常劝他:“咱都这把年纪了,也该享几年福了。”潘世佑总是嘿嘿一笑:“现在村民相信咱,咱不能辜负了大家的信任,身体还允许的情况下为啥不多作点贡献呢。”

文集村有520户1987人,耕地面积只有1786亩。潘世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鼓励村民外出务工、发展光伏集体经济等帮助村民鼓起“钱袋子”。2018年,该村整体脱贫,由于成绩显著,潘世佑被评为“平顶山市劳动模范”,连续多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县“五好党支部”。

看着越来越好的文集村,潘世佑又有了新愿望——重建文集古寨,把历史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进而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蔡长伟 乔培珠)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