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大棚
大河网讯(记者 刘晓明)小小的木耳,带动乡村产业振兴。7月10日,濮阳市“聚焦三农工作 实现乡村振兴”网络媒体采访活动一行人参观了六塔乡食用菌基地。该基地自产自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食用菌产业链。
在基地大棚,大河网记者看到了满地晾晒好的白背黑木耳,在基地种植的各类品种中,数白背黑木耳的种植规模最大,稳居全市第一。“洋葱拌木耳这道菜火了以后,吃木耳的人就多了,一下就带动了木耳种植产业的发展。”木耳的收益可观,种植户十分高兴,种植积极性很高。
六塔乡党委书记冯志龙告诉记者,每年的十一开始制作菌棒,养菌过程持续到春节前后,接着就开始给菌棒分棚,采用的是层架式管理。“一个菌棒净利润是一块钱,这一个棚有14万菌棒,净利润就是14万块钱!”
“我们发展食用菌产业,今年新成立了8个菌棒企业,未来我们不仅要自用菌棒,也要把菌棒作为商品对外销售。”清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善荣说。据介绍,清丰县有10200座大棚,17个标准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再加上这8个菌棒企业,便形成了一个全链条的食用菌产业。“从最开始的秸秆、锯末等废弃物转化成菌棒,到最后废菌棒可做有机肥使用,每个环节都充分利用,发挥最大价值,实现了食用菌产业的全循环。”李善荣说。
白背黑木耳
2017年以来,六塔乡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精心打造助贫增收的产业发展新引擎。探索“党建为保障、政府为引导、公司为龙头、基地为示范、贫困户为股东、种植户为产业”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多方参与、惠及全乡贫困群众的产业扶贫新路子。通过食用菌基地进农村,群众身边有了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为该乡的脱贫致富、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据了解,该基地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白背黑木耳、大球盖菇、羊肚菌、双孢菇、鸡腿菇等五个优质食用菌品种,年产鲜菇10000吨,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
今年,六塔乡又引进菌棒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菌棒1000万棒,其中白背黑木耳600万棒;改造现有食用菌大棚,实行层架式生产,将食用菌大棚空间提高10倍,种植面积达31万平方米,旨在打造全省最大的白背黑木耳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