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生态产业开新篇

2019年08月27日13:3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早秋时节,内乡县大桥乡,漫山遍野,火红的石榴、莹润的杏梨、泛黄的柑橘在一片绿波海茫茫里闪烁枝头,招引着自驾游的车队迤逦而来。

地处南水北调汇水区和涵养区,该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风格迥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茶叶,油桃、薄壳核桃、软籽石榴、无虫板栗等特色产业你方唱罢我登场,让内乡农民的钱袋子日渐充盈起来。年初河南省脱贫攻坚考核排名,内乡再次蝉联第一名。带着好奇,记者走访内乡,去探究生态产业发展的奥妙所在。

完善与实施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流的库区环境,开拓绿色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必须以发展生态产业为载体。大桥乡党委书记陈良甫说,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事情。规划是对生态产业发展的预期与统筹,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是各项具体措施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也是考核生态产业发展效果的标准。

该县结合山区实际,推出以茶叶、核桃、油桃和其他杂果为主的四个十万亩发展规划,循序渐进,让养殖业、产能低下的工业退出主导地位,对家庭农场、产业合作社等代表农业先进水平的实体单位进行扶持,鼓励农民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做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对乡镇政府和涉农部门落实责任制,把生态建设当成第一政治和第一民生。

赤眉油桃和樱桃的面积截至目前已经突破十万亩,除了大力开拓外地市场之外,内乡县还积极对接工业企业,开发出保健黄酒、优质饮料等特产,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农产品副价值。

构建独具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促进生态产业的创新发展,从小农经济过渡到规模化集约化经济,需要解放思想,大力流转土地,让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

桃溪镇的无虫板栗质量上乘,营养丰富,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当地村民在反复“走出去,长见识”的基础上,大胆与专业实体合作,将土地和板栗树出让给后者,利用其专业的嫁接技术,改良果树品质,利用其卓越的宣传营销技术,让板栗产品远销日本和韩国。

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山和丘陵,相对原始的耕作技术,如何适应南水北调要求的既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失又要建设秀美山川?退耕还林,以经济林渐次取代效能低下的自然林和靠天收的农业种植。十万亩茶叶基地建设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瞄准市场需求发展新的生态产业,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新优势。杨沟柑橘产业辐射下,久藏深闺的牛心柿子、粗皮红薯、龙须草等杨沟三宝受到热捧,乘高铁、坐专运,远销外省市。内乡县的绿色革命,成功了。

夯实生态产业发展的保障基础生态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保障措施。政策支撑是重中之重。为此,在生态农业发展上采取生态补偿、绿色补贴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减免税、贴息和政府补助等多种经济政策支撑手段;在服务业发展方面不断出台符合绿色规制的政策措施,以推动生态型服务业的发展。

除了对确立的生态产业进行扶持之外,还积极对接国家政策,挂靠大中专院校,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七里坪确立了以食用菌为主要特色的支柱产业,当地政府对农民的每个大棚、一定规模的香菇场地曾经给于3000元的直接补贴;大桥乡大周村建立了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县对接国家扶贫项目,让农民享受到80万元的专项补助,从而让猕猴桃产业基地快速达成目标。

该县农业局副局长张洪泽说,县农业局专门设置了生态产业发展办公室,对农产品分类建设专门推介网站,对于稻米、蔬菜、无籽西瓜等特色农业实行订单生产,对杨沟柑橘、赤眉油桃等农产品实行网上交易,同时加大对农民诚信经营的教育,让内乡特色农产品得到更大的开拓空间,仅大周猕猴桃的亩产效益已经达到1.2万元。

为了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生态产业发展得起来,走得出去,能够壮大,该县对内实行农企对接,保证农产品直接供应本地超市;对外实行电商营销,配套建立了服务功能完善的电商孵化园和寅兴物流园,经过现代科技培训起来的农民足不出户玩起了订单生产、电商营运、微信支付。

大桥乡乡长王书欣说,软籽石榴和杨沟柑橘已经渐次进入采摘期,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生态游热潮,大桥乡已经对进出山口的道路进行扩宽、整修,对交易广场进行硬化亮化,对具备农家特色的餐饮业进行检查验收,可以这样说,全县上下一盘棋的保障机制让生态产业“风景这边独好”。(生俊东 付建军)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